图书介绍
“天”与“人” 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天”与“人” 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22499.jpg)
- 冯禹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1115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与“人” 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历史最久的一对哲学范畴2
二、最大众化的哲学问题4
三、研究的必要性和现状9
第二章 前提--何谓“天”?何谓“人”?13
一、“魔物”13
二、“天”与“人”涵义的历史演变15
三、个性与共性26
四、几个基本问题或基本角度29
第三章 天人感应32
一、西周初期的神人感应论33
二、西周末至战国时期“自然化”的天人感应39
三、墨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44
四、韩愈的天人感应49
五、理学的天人感应56
六、反天人感应理论62
七、天人感应与中国的文学艺术70
八、天人感应与封建政治75
第四章 天命与人力80
一、“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的命定论81
(一) 神学的天命决定论81
(二) 道家的命定论85
(三) 王充的自然命定论93
二、儒家对于天命和人力的调和97
三、“天命”与中国的史学理论106
四、反天命决定论112
(一) 墨家的非命说113
(二) 柳宗元、刘禹锡的反命定论115
(三) 明代至近代的“造命”说117
五、感应论与命定论的关系及其对大众的影响121
六、历史的评价与现实的分析133
第五章 天道与人道141
一、“法天”论141
二、天道人道相分论157
三、“天道”观念与中国辩证思维的发展163
四、从“法天”看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特点169
第六章 天性与人为173
一、先秦对于天性与人为关系的几种典型看法173
(一) 孟子的“天爵论”174
(二) 庄子的“无以人灭天”论176
(三) 荀子的“积伪俟化”论179
二、在后代占统治地位的天性人为关系论182
三、天性人为关系论对于大众的影响186
(一) 人性的先天性187
(二) “天理(天地)良心”观189
第七章 天理与人欲192
一、程朱学派的存天理、灭人欲说192
二、“理存于欲”说197
三、李贽的人心即私心论201
四、近代哲学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204
五、天理人欲之辨的影响206
第八章 天人孰胜211
一、天胜人说211
二、天人交相胜说217
三、人胜天说221
四、对于“人定胜天”的几点思考223
第九章 结论226
一、“天人合一说”献疑227
(一) “天人合一”的确切涵义228
(二) “合一”还是“一两”229
(三) 中西比较239
二、从天人关系论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244
(一) 朴素辩证法与推理的不严格性245
(二) 尊重传统与概念的模糊性247
(三) 中国哲学对于宗教的扬弃的形式250
(四) 对于人的能动作用的重视和对于这种作用的方向性的严格规定253
三、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257
结束语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