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价值导向的选择 先秦义利论及其现代意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民族价值导向的选择 先秦义利论及其现代意义
  • 张国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2132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先秦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价值导向的选择 先秦义利论及其现代意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罗国杰1

引论1

一、一个理论焦点3

1. 联系不同学派的“枢纽”3

2. 重大问题的深处的焦点4

二、一个历史关键7

1. 统驭民俗生活7

2. 支配制度选择10

三、时代的呼唤13

1. 优化和强化价值导向14

2. 正视传统义利论17

四、视角与方法18

1. 力求三层面统一的视角18

2. 方法20

一、文字上的本义25

第一章 义利探微25

2. 义的本义26

3. 利的本义28

二、多方面的表现28

1. 从经济层面看29

2. 从法律层面看31

3. 从社会层面看33

4. 从历史层面看34

三、价值内涵36

1. 义是道德价值37

2. 利是物质价值38

四、伦理规定42

1. 义是人之为人的应然之则44

2. 利是主体谋求的目的和结果46

第二章 主利问题三要素51

一、义利活动51

1. 统一的活动形态51

2. 义利活动的特性54

二、义利关系55

1. 广义形态55

2. 狭义形态59

三、义利论61

1. 义利论与义利观62

2. 义利论与伦理学63

第三章 先秦义利论的发生65

一、逻辑前提66

1. 劳动66

2. 语言69

3. 主客体分化72

4. 利益分化75

5. 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77

二、历史环节79

1. 潜在的义利要素80

2. 朦胧的义利追求82

3. 形象的义利感知85

4. 初步的义利观念89

第四章 先秦义利论的理论形态94

一、儒墨之争94

1. 儒墨之沉浮95

2. 何谓义利97

3. 义利关系103

4. 价值标准107

5. 根本目的112

二、儒道互补117

1. 道家义利皆抛的特征118

2. 功利与超功利122

3. 整体与个体129

三、儒表法里137

1. 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138

2. 法家全力维护君父秩序140

3. 何以会儒表法里145

第五章 先秦义利论评要155

一、四家的理论得失155

1. 儒家的得失156

2. 墨家的得失160

3. 道家的得失161

4. 法家的得失165

二、四家的历史命运169

1. 命运各异169

2. 成因浅析171

第六章 先秦义利论综论181

一、从儒家义利论看其物质181

1. 先义后利182

2. 以义为利187

3. 以义为利何以可能190

1. 儒家旨在双重公利194

二、重公利的共性194

2. 墨家追求真正的公利195

3. 法家维护统治阶级之“公利”196

4. 道家契合了天下公利197

三、理论地位199

1. 从天人论看199

2. 从人我论看202

3. 从修养论看207

四、历史影响211

1. 在思想史上的影响211

2. 在社会史上的影响220

五、几点启迪229

1. 反映并引导社会变革229

2. 力求理论、制度、民俗的统一230

3. 增强理论的开放性231

一、义利论是特殊的价值论233

1. 特殊的把握方式233

第七章 义利论·价值导向·民族精神233

2. 特殊的宗旨235

3. 特殊的问题236

二、确立民族价值导向239

1. 规范评价240

2. 指导选择242

3. 整体定向246

三、塑造民族精神250

1. 化为语言之魂250

2. 确立赏罚规则254

3. 形成稳定发展的机制257

4. 强化民族凝聚力259

第八章 现代义利论刍议263

一、顺乎历史必然与人民需要263

1. 理论的活力与生命力264

2. 时不我待267

3. “顺天应人”270

1. 时代精神的“灵魂”271

二、贯注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271

2. 民族精神的“基因”272

3. 现代义利论的文化--哲学基础274

三、坚持辩证的义利统一275

1. 义、利的对立275

2. 义、利的统一279

3. 坚持辩证的义利统一282

1. 理想与现实285

四、义利统一的现实表现285

2. 稳定与发展286

3. 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287

五、义利统一的现实起点290

1. 利益导向的主要内容290

2. 利益导向的实现机制295

3. 从利益导向到义利统一299

跋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