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网技术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连网技术实用手册
  • (美)(F.J.德夫勒,Jr.)Frank J.Derfler,Jr.著;顾东俊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043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学科: 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连网技术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社会+商业=互连1

1.1 互连的优点2

1.2 互连性寿终正寝3

1.3 开放世界和个人世界3

1.4 LAN、WAN和Intranet4

1.4.1 多快才算快?5

1.5 网络需“量身定制”6

1.6 未来的发展在于性能7

第2章 实际的Internet选择9

2.1 三种Internet决策10

2.2 你需要一个网站吗?11

2.3 人人需要Intranet12

2.3.1 你为所有这一切做好准备了吗?15

2.4 Internet接入15

2.4.1 两种节省成本的方法16

第3章 连接PC以共享打印机19

3.1 简单开关20

3.2 不占扩充槽的LAN21

3.3 媒体共享局域网22

3.4 打印服务器23

3.5 打印协议24

3.6 该购买什么26

3.7 于LAN打印的最后说明26

第4章 局域网综述27

4.1 网络互连的必需硬件28

4.1.1 服务器和客户机28

4.1.2 接口卡30

4.1.3 媒体访问控制31

4.1.4 电线无处不在31

4.1.5 网络拓扑33

4.1.6 软件方面35

4.2 隐藏和模块化36

4.2.1 操作系统的特性38

4.3.1 ISO的OSI模型39

4.3 有关网络互连的缩写词及术语39

4.3.2 OSI分层蛋糕40

4.3.3 协议43

4.3.4 IEEE 802.X标准44

4.3.5 连接LAN的网段45

4.3.6 高层协议46

4.4 已经入门48

第5章 LAN适配器:局域网的硬件核心49

5.1 将适配器和PC机相连52

5.1.1 热门的驱动程序52

5.1.2 选择I/O53

5.2 PC机内部55

5.2.1 总线结构55

5.2.2 外围部件互联56

5.2.3 S总线56

5.2.4 USB:通用串行总线56

5.3 适配器选项58

5.2.5 智能I/O(I2O )58

5.3.1 在拥挤的PC机内部寻找空隙59

5.3.2 外部适配器61

5.4 PC卡适配器62

5.5 重要的连接64

第6章 电缆65

6.1 国家电气法规66

6.2 公司的规范67

6.2.1 AT&T/ Lucent Systlmax68

6.2.2 Amp和 Molex Premise Networks69

6.2.3 Anixter的电缆模型70

6.3 EIA/TIA70

6.4 安特鲁特实验室71

6.5 导航星72

6.6 用于网络连接的电缆73

6.6.1 方波的谐波74

6.6.2 同轴电缆75

6.6.3 无屏蔽双绞线77

6.6.4 屏蔽双绞线81

6.6.5 光缆83

6.7 无线数据网络87

6.7.1 无线局域网87

6.7.2 建筑物和校园连接89

6.7.3 第三种方法90

6.8 往远处延伸91

6.9 铺设电缆建议92

6.9.1 用于家庭和小办公室的连接93

6.9.2 电线联网94

6.9.3 USB网络互连94

6.9.4 无线95

6.10 小结96

第7章 以太网、令牌环网和ARCnet的历史97

7.1 标准的历史98

7.2 早期的以太网99

7.2.1 常青的以太网100

7.2.2 打包和传输数据:以太网方法102

7.2.3 IEEEI 10Base-T和100Base-T104

7.2.4 集线器105

7.2.5 可谁叠式集线器107

7.2.6 以太网交换107

7.3 千兆以太网112

7.4 IBM令牌杯网113

7.4.1 夺牌技术114

7.4.2 逻辑上环形物理上星形114

7.4.3 当环停止时116

7.4.4 令牌环网的电缆116

7.4.5 环速117

7.4.6 被环套住117

7.5 ARCnet:满足需要的好东西117

7.5.1 ARCnet拓扑结构118

7.5.2 ARCnet访问控制技术118

7.7 网络选择119

7.6 更快的数据传送119

7.5.3 速度119

7.5.4 ARCnet标准119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121

8.1 局域网软件的功能122

8.2 客户PC机中的软件123

8.2.1 重定向软件123

8.2.2 传输层软件124

8.2.3 标准应用程序126

8.2.5 多路并发访问127

8.2.4 数据共享127

8.2.6 使用传输层129

8.2.7 传输应用程序130

8.2.8 网络层131

8.3 服务器类型131

8.3.1 文件服务器的功能132

8.3.2 打印服务器的功能135

8.3.3 通信服务器的功能136

8.3.4 传真服务器137

8.4 服务器软件的结构138

8.4.1 文件管理功能138

8.4.2 磁盘高速缓存139

8.4.3 容错性文件系统139

8.4.4 群集140

8.5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141

第9章 使用网络操作系统143

9.1 业界趋势和发展144

9.1.1 性能和其他重要要素145

9.1.2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146

9.1.3 网络协议146

9.2 Netware系列151

9.2.1 产品系列152

9.2.2 基本安全性153

9.2.3 Netware特征154

9.3 微软的网络策略:处处皆网络157

9.3.1 改进Windows网络158

9.3.2 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159

9.3.3 Windows特性160

9.3.4 Windows网络特点161

9.4 UNIX网络互连163

9.4.1 喜欢Linux164

9.5 DirectoryService166

9.5.1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167

9.5.2 Novell的NDS168

9.5.3 微软的Active Directory Service169

第10章 何种价位的服务器更合适171

10.1 需要多大的快速缓存173

10.2 SCSI和IDE174

10.3 RAID系统175

10.4 网络存储结构177

10.5 插槽和功率179

10.6 CPU能力180

10.7 多处理器181

10.8 纠错码存储器181

10.8.2 老的和新的检测系统182

10.8.1 问题有多大?182

10.8.3 群集184

10.9 总结服务器185

第11章 LAN出口187

11.1 粗电缆189

11.2 网络扩展和分段189

11.2.1 中继器191

11.2.2 网桥192

11.2.3 路由器和第三层交换器196

11.2.4 网关202

11.3 小结202

第12章 高速连接广域网203

12.1 连接媒体204

12.1.1 多多益善204

12.1.2 电话线系统205

12.2 ISDN209

12.2.1 ISDN技术210

12.2.2 让计算机说话211

12.2.3 获取ISDN213

12.3 小结214

12.3.1 可选的连接方案215

12.3.2 卫星通信219

12.3.3 DirecPC221

12.3.4 MAN和FDDI223

12.3.5 其他电信商224

12.4 X.25和帧中继:通用而高效225

12.4.2 公用X.25网和专用X.25网226

12.4.1 X.25:优异而执着226

12.4.3 帧中继227

12.5 ATM228

12.5.1 有关ATM的事实和误解229

12.5.2 ATM开销230

12.5.3 ATM热230

12.5.4 问自己关于ATM技术的问题231

12.6 连接局域网:一个新领域231

第13章 Internet协议233

13.1 新Internet234

13.1.1 ISP的角色236

13.1.2 缓存Web238

13.2 深入Internet的处理过程239

13.3 IP的大堂和地狱240

13.3.1 地址的基础知识240

13.3.2 采用你自己的地址241

13.3.4 人类可以理解的名字242

13.3.3 让DHCP来帮忙242

13.4 WINS是什么?244

13.5 严重的安全问题245

13.5.1 个人安全249

13.6 Internet工具250

第14章 连接PC机和大型机系统253

14.1 大型机和小型机系统254

14.1.1 IBM和BUNCH254

14.1.2 IBM 3270255

14.1.3 一屏多用和多屏一用256

14.1.4 同轴终端连接259

14.1.5 局域网连接259

14.1.6 其他的网关连接260

14.1.7 TIC技术262

14.1.8 连接IBM的AS/400系列262

14.1.9 TCP/IP联机263

第15章 电话调制解调器265

15.2 调制解调器原理266

15.1 电话调制解调器266

15.2.1 提高调制解调器的速度268

15.2.2 56K调制解调器269

15.2.3 用数据调制解调器传话音271

15.2.4 选择有可编程ROM的调制解调器271

15.2.5 确保:错误控制与数据压缩272

15.2.6 调制解调器连接中的USB(通用串行总线)277

15.2.7 外置与内置调制解调器277

15.2.9 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调制解调器278

15.2.8 让调制解调器做好工作准备278

15.2.10 国际“街霸”279

15.2.11 分享电话线279

15.3 通信软件280

15.3.1 通用电信软件280

15.4 计算机与电话的结合282

15.4.1 CTI的主干283

15.4.2 电话中的Internet285

15.4.3 Internet 上的电话286

第16章 网络远程接入289

16.1 远程连接选择290

16.1.1 远程控制程序292

16.1.2 远程终端连接294

16.1.3 远程接入服务器295

16.2 远程启动296

16.2.1 安全与协议297

16.2.2 PPP功能297

16.3 在Internet中建立通道298

16.3.1 点到点通道协议300

16.3.2 2层转发300

16.3.3 VPN安全301

16.4 成长与发展303

第17章 网络管理与控制305

17.1 传统的网络管理306

17.2 企业管理308

17.3.1 主要网管功能309

17.3 报警和缩写词309

17.3.2 IBM的NetView312

17.3.3 下载到桌面312

17.3.4 ManageWise LANDesk和SMS313

17.4 底层管理313

17.4.1 来自集线器的报告和控制314

17.4.2 工作中的适配器315

17.5 协议分析器316

17.5.1 协议=约定317

17.5.2 安全性318

17.5.3 按需购买319

17.5.4 管理决定产品319

17.6 收集服务器统计数字319

17.7 局域网计量软件320

17.8 保持低的TCO321

17.8.1 TCO桌面策略323

17.9 网络管理带来的结果325

第18章 网络生产工具327

18.1 工作安排的窘境328

18.2 为生产服务的电子邮件程序329

18.2.1 设计电子邮件服务器329

18.2.2 Lotus Notes和Dominp331

18.2.3 Novell公司的GroupWise333

18.2.4 微软的Exchange335

18.3 Internet影响336

18.4 不要尝试自己做338

附录 专用名词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