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一战线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统一战线基础教程
  • 穆常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0434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一战线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实践1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11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统战实践活动11

二、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学说的确立14

三、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统一战线实践及其统一战线学说的进一步发展16

第二节 列宁的统一战线实践及其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18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的统一战线实践与理论19

二、十月革命后列宁的统一战线实践与理论21

第三节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实践与理论24

一、国共首次合作方针的确立和大革命的实践24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实践27

三、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8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建立新中国的实践32

五、新中国成立后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34

六、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37

第二章 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40

第一节 统一战线对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积极作用41

一、维护国家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41

二、统一战线对维护国家稳定的积极作用42

第二节 统一战线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44

一、统一战线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44

二、统一战线在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作用46

第三节 统一战线有利于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49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长期任务49

二、坚持统一战线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1

第四节 统一战线在祖国统一事业中大有可为52

一、统一祖国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职责52

二、统一战线在祖国统一事业中的特殊作用54

一、统一战线的特性决定了统一战线必须有共同的政治主张57

第一节 共同的政治主张是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基础57

第三章 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57

二、统一战线的历史证明了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共同的政治主张58

第二节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60

一、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60

二、社会主义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主导地位62

三、两面旗帜的相互关系62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64

一、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64

二、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65

三、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66

四、两个联盟的相互关系68

第四节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69

一、大陆范围内的联盟69

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70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制定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和方针的理论依据72

第四章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方针和优良传统72

第一节 制定统一战线基本原则方针的依据72

二、中国的国情是制定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和方针的客观依据74

三、制定新时期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和方针的依据75

第二节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77

一、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与领导权77

二、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79

三、又联合又斗争80

四、求同存异83

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85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87

一、政治协商87

二、民主监督88

三、合作共事90

四、广交朋友91

五、自我教育92

第五章 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选择93

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理论最坚定的拥护者和实践者93

二、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强的领导者95

三、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宗旨决定她能够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97

第二节 坚持共产党领导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的核心问题99

一、领导权始终是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核心问题99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保持正确方向、蓬勃生机和光明前途的根本保证101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人士的共同愿望102

第三节 实现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主要条件103

一、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前提103

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106

三、正确处理党与党外人士的关系108

第六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10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历史发展110

一、人民政协是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必然产物110

二、人民政协为创建新中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112

三、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13

四、新时期的人民政协任重而道远115

第二节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16

一、新时期的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16

二、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119

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121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124

一、全国政协组织结构124

二、地方政协组织结构125

三、人民政协的组成125

五、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126

四、经常性工作机构126

第四节 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128

一、加强人民政协建设的原则128

二、人民政协建设的几个问题131

第七章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道路135

第一节 中国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135

一、中国民主党派的孕育和组建135

二、中国民主党派开始正式形成,坚持抗战、团结、民主的政治主张138

三、中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壮大,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139

四、各民主党派的重新集结,参加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142

第二节 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43

一、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性质143

二、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任务145

三、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作用148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基本方针的历史演变15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50

二、十六字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151

三、十六字方针的意义154

第四节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156

一、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156

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内容157

第八章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60

第一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160

一、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60

二、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163

三、中国不能实行多党制165

第二节 执政的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167

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167

二、民主党派是参政党170

一、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17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和协商174

二、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176

三、在各级人民政府中,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179

四、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合作与协商181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183

第一节 坚持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政策183

一、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由我国国情和国体所决定的183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革命实践186

第二节 新时期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189

一、新时期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特点189

二、新时期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重要意义191

第三节 新时期举荐、选拔党外代表人物的方针政策194

一、妥善安排各方面党外人士194

二、加强对各方面党外新的代表人物的物色和培养196

第四节 切实搞好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保障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有责198

一、什么是知识分子203

第十章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203

第一节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03

二、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认识过程205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根据207

第二节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209

一、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09

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11

三、知识分子力量的源泉在于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213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214

一、我国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214

二、党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政策217

第四节 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21

一、非党知识分子既是依靠力量,又是统战对象221

二、怎样做好知识分子工作223

第一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226

第十一章 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政策226

一、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227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229

第二节 在特定条件下,无产阶级可以同大资产阶级某些集团建立统一战线231

一、与大资产阶级某些集团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31

二、与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231

第三节 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是统一战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33

一、无产阶级必须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233

二、坚持又联合又斗争是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策235

第四节 党在过渡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改造的政策237

一、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和平改造和赎买的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37

二、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改造和赎买政策的具体内容239

第五节 工商联的性质、任务和作用241

一、工商联的成立和发展241

二、工商联的性质243

三、新时期工商联的任务和作用244

第十二章 党的民族政策24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247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247

二、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248

三、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的关系250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252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252

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和内容254

三、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56

第三节 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259

一、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59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征262

一、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65

第四节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统一战线工作265

二、统一战线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的作用267

三、继续做好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68

第十三章 党的宗教政策2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269

一、宗教的内涵269

二、宗教的产生、发展与消亡270

第二节 我国宗教的概况及其特点273

一、我国宗教概况273

二、宗教的特点277

第三节 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279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党的一贯政策279

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点280

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体现281

五、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284

四、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284

第十四章 党的侨务政策287

第一节 华侨概况287

一、华侨出国简情287

二、海外侨情的变化289

第二节 华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292

一、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贡献292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侨的贡献294

三、社会主义时期华侨的贡献296

第三节 贯彻落实侨务政策扩大爱国统一战线299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侨务工作299

二、“文化大革命”后的侨务工作300

三、进一步扩大爱国统一战线302

一、侨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针303

第四节 新时期侨务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303

二、主要工作任务305

第十五章 党的基层统战工作308

第一节 基层统战工作的发展及其作用308

一、基层统战工作的发展308

二、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的作用310

第二节 基层统战工作的对象和任务312

一、基层统战工作对象312

二、基层统战工作任务313

第三节 基层统战工作的特点和方法317

一、基层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317

二、基层统战工作的主要做法318

第四节 切实加强党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320

一、必须明确基层统战工作是基层整个工作的组成部分321

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322

二、切实履行基层党政各自的统战工作职责322

第十六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324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324

一、“一国两制”的形成及其发展324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326

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依据327

第二节 香港、澳门问题和“一国两制”的实践330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330

二、用“一国两制”圆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332

第三节 台湾问题和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335

一、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335

二、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的调整339

三、顺应历史潮流,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342

后记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