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新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法)R.赞恩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0658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新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热力学方法1
1.引言1
2.基本关系2
2.1.两组分体系2
2.2.三组分和多组分体系5
2.3.活度和Osmotic系数7
2.4.温度和压力的依赖性8
3.实验技术10
3.1.自由能10
3.2.体积12
3.3.焓14
3.4.热容16
3.5.压缩系数18
3.6.膨胀系数19
4.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观测趋势19
5.数学模型23
5.1.一般关系25
5.2.拟相模型31
5.3.质量作用模型33
5.4.性质预测40
6.三组分和多组分体系42
7.结论43
符号说明44
参考文献45
第二章 小角散射方法50
1.引言50
1.1.相干静态散射50
1.2.干涉51
1.3.测量对象55
1.4.返回真实空间58
2.理论62
2.1.相关粒子,低分辨率62
2.2.有限粒子,高分辨率71
2.3.无限的线型聚集体81
2.4.低曲率界面:膜和泡沫84
3.实验方法92
3.1.中子散射中的对比92
3.2.X-射线散射中的对比95
3.3.强度标度:标准97
3.4.Q标度:失真和截断99
4.结果讨论102
4.1.球状胶束102
4.2.各相异性胶束113
4.3.胶束簇和临界点115
4.4.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溶液116
4.5.微乳液121
5.准弹性中子散射124
5.1.引言124
5.2.结果128
6.结论130
符号说明131
参考文献132
第三章 光散射138
1.引言138
2.光散射理论139
2.1.在Kξ/2π<<1极限下的光散射141
2.2.在Kξ/2π>>1极限下的光散射153
3.仪器和数据分析160
3.1.实验装置160
3.2.相关数据分析161
4.实验结果162
4.1.胶束体系在CMC附近的性质163
4.2.线性胶束的稀溶液167
4.3.线性胶束的半稀溶液170
4.4.远离临界点的微乳液的光散射172
4.5.胶束体系和微乳液的临界现象176
5.结论182
符号说明182
参考文献185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流变学193
1.引言193
2.流变学基础194
2.1.纯粘性流体和弹性固体194
2.2.描述线性粘弹性流体的力学模型195
2.3.流动的一般形式198
2.4.研究流变性质的技术200
3.粘度和浓度的关系200
3.1.球状胶束201
3.2.棒状胶束203
3.3.棒状胶束:理论与实验的对比206
4.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208
4.1.概述208
4.2.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粘弹性208
4.3.剪切诱导的粘弹性214
5.结论与展望216
符号说明216
参考文献218
第五章 发光探测方法221
1.引言221
2.发光简述222
2.1.电子激化后发光探针的光物理现象223
2.2.荧光光谱224
2.3.发光寿命:量子产额224
2.4.猝灭(quenching)225
2.5.激发物和激态复合物226
2.6.能量传递;电子传递226
2.7.荧光极化226
3.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发光探针特性的定性论述227
4.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发光探针特性的理论论述229
4.1.探针的粒子间的分配229
4.2.一般反应概要和假设232
4.3.发光衰减特性234
4.4.稳态发光特性239
5.实验方法241
5.1.用于发光探针研究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242
5.2.微极性和微粘度的研究242
5.3.表面活性剂聚集数的测定243
5.4.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动力学研究247
5.5.增溶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分配系数研究248
6.发光探针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评述248
6.1.反应物在粒子中的分布249
6.2.微极性研究250
6.3.微粘度研究251
6.4.有关表面活性剂聚集数的研究252
6.5.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动力学研究256
6.6.分配系数研究261
7.结论与展望261
符号说明262
参考文献263
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核磁共振研究271
1.引言271
2.理论272
2.1.概论272
2.2.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可被研究的原子核273
2.3.核磁共振参数274
2.4.各向异性相中的分子取向279
2.5.重新取向的相关函数280
3.实验281
3.1.应用NMR测量自扩散系数282
3.2.13C弛豫实验285
3.3.质子NMR实验287
3.4.13C化学屏蔽的确定288
3.5.四极回波技术290
4.应用292
4.1.分子迁移292
4.2.相图296
4.3.相结构299
4.4.表面活性剂的自缔合作用303
4.5.胶束的大小308
4.6.胶束形状311
4.7.链的排布与动力学312
4.8.反离子束缚315
4.9.水合作用320
4.10.增溶作用324
5.结论327
符号说明328
参考文献329
第七章 自旋标记335
1.引言335
2.自旋标记物336
2.1.氧氮基团336
2.2.适宜的自旋标记物的选择338
2.3.自旋标记物化学344
3.理论论述347
3.1.共振现象347
3.2.氧氮自由基ESR谱的一般特征351
3.3.由分子运动诱发的动态效应354
3.4.图谱的计算机合成357
4.结果359
4.1.层状相359
4.2.弯曲薄膜观测的特殊效应364
4.3.胶束体系366
4.4.结论369
符号说明371
参考文献371
第八章 化学弛豫法379
1.引言379
2.化学弛豫理论和胶束化动力学380
2.1.化学体系对微扰的反应380
2.2.弛豫时间384
2.3.弛豫幅度386
2.4.扩散控制的反应386
2.5.胶束化的动力学387
2.6.含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各种反应的动力学395
3.化学弛豫方法的概要综述395
3.1.温度跳变法396
3.2.压力跳变法398
3.3.激波管399
3.4.超声吸收400
3.5.停流法401
4.含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化学弛豫研究的综述402
4.1.胶束化动力学理论研究的综述402
4.2.表面活性剂交换过程的研究404
4.3.胶束形成-破坏的研究410
4.4.含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各种过程速率的研究413
5.结论416
符号说明417
参考文献417
第九章 其它方法426
1.引言426
2.瞬时电双折射法426
2.1.方法426
2.2.结果评述428
3.强制瑞利散射和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431
3.1.方法431
3.2.结果评述433
4.极谱法433
4.1.方法433
4.2.表面活性剂溶液极谱研究的评述434
5.利用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的方法435
5.1.方法435
5.2.主要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的介绍436
5.3.某些重要研究的评述439
6.化学反应性440
参考文献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