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关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关系史
  • 王绳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0768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外交/国际关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秩序的冲击1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1

1929—1933年大萧条及其对国际经济的破坏1

金本位金融体系的瓦解6

第二节 战债遗留问题和洛桑会议12

债务问题和胡佛《延债宣言》12

赖伐尔访美18

洛桑会议和欧美战债危机19

伦敦经济会议的宗旨21

第三节 世界经济会议21

赫尔的全面降低关税方案28

罗斯福的“爆炸电报”与会议的失败31

第四节 各国对外政策的调整36

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36

苏联对外经济政策40

美苏建交45

德奥关税同盟的建议47

英法政策的调整和《四国公约》的建议48

田中奏折53

第一节 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政策53

第二章 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3

经济危机与军部法西斯的蠢动57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与国际反应59

“九一八”事变及日中两国的处理方针59

英法的态度和国际联盟的措施64

美国的“不承认主义”68

苏联的中立政策75

第三节 上海事变与伪满洲国的建立77

上海事变及其解决77

伪满洲国的建立80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81

第四节 日本侵略华北和英美的援华姿态83

《塘沽协定》和“天羽声明”83

华北“自治运动”和广田“对华三原则”85

日本同英美矛盾的发展和海军裁军条约的废弃87

第三章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90

第一节 纳粹政权称霸世界的计划90

希特勒上台与国际反响90

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95

德国的扩军备战活动98

第二节 德国的扩军备战与西方国家的反应98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01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05

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尝试107

萨尔区公民投票及其重归德国111

德国宣布重建空军和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112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16

第三节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119

30年代初国际局势变化和苏联关于欧洲集体安全的构想119

苏联同周围有关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122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124

《东方公约》问题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128

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132

第四章 德意公开武装侵略和德、意、日轴心的形成136

第一节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的战争136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136

赖伐尔—墨索里尼协定139

艾登重访罗马和英法联合调解方案144

武器禁运和《中立法》147

国联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148

霍尔—赖伐尔计划151

战争结束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53

第二节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56

西班牙内战156

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159

西方国家的“不干涉”政策162

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支援167

第三节 德意日轴心的形成171

柏林—罗马轴心171

德意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75

广田内阁的“国策基准”179

第五章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和远东国际关系179

第一节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79

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184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87

第二节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外关系191

布鲁塞尔会议191

苏联支援中国抗战198

英、美、法、德对华政策202

张鼓峰事件213

第三节 日本反苏武装挑衅与苏日关系213

诺门坎事件217

第六章 30年代西亚、北非国际关系222

第一节 帝国主义国家在西亚、北非的争夺222

德意的扩张意图与活动222

英法的对策与困境226

英、法、美对中东石油的争夺229

蒙德勒会议231

区域内部联合趋势的出现234

第二节 西亚、北非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34

《萨达巴德公约》236

土耳其与英、法、德、苏等国的关系239

第三节 巴勒斯坦问题与伦敦圆桌会议244

英、阿、犹矛盾的激化244

伦敦圆桌会议245

第四节 英埃关系与英埃同盟条约247

英埃关系的发展247

英埃同盟条约的签订248

第一节 新政经济外交251

美国对华白银政策251

第七章 罗斯福新政外交、美欧关系及美洲国家关系的发展251

赫尔的互惠贸易政策259

第二节 美国孤立主义与《中立法》263

美国与国际联盟和国际法院263

30年代中期美国孤立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266

围绕《中立法》问题的美国对外政策大辩论269

第三节 30年代美国的战略防务态势281

扩建海军计划281

战略方针和防务286

罗斯福的睦邻政策289

第四节 睦邻政策与美洲国家关系的发展289

法西斯国家对拉美的渗透和泛美外交292

蒙得维的亚会议294

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296

利马会议298

第八章 英联邦及其外交301

第一节 英联邦的形成301

英帝国的困境与帝国政策的调整301

从英帝国到英联邦307

英联邦内部的经济合作与冲突313

第二节 英联邦经济关系313

渥太华会议与帝国特惠制315

英镑集团的建立和帝国经济一体化的尝试319

第三节 英联邦外交323

英国对各自治领外交的控制——联邦协商制323

30年代争取和平与重整军备的努力325

各自治领对英国外交的影响330

第一节 对德绥靖的缘起333

绥靖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333

第九章 西方大国的对德绥靖政策和慕尼黑勾结333

绥靖政策的先导行动338

第二节 英法绥靖政策349

张伯伦的绥靖战略349

哈里法克斯访德352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英法的反应355

第三节 慕尼黑勾结359

捷克斯洛伐克“五月危机”359

伯希特斯加登和哥德斯堡会谈364

《慕尼黑协定》371

慕尼黑勾结的实质与恶果374

第十章 大战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377

第一节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欧洲局势的恶化377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377

英国对波罗等国提供安全保证380

英法互助同盟的建立384

第二节 德意军事同盟的建立386

德、意、日三国同盟谈判386

德意“钢铁条约”的签订389

英法苏关于互助公约的谈判391

第三节 英法苏三国谈判391

三国军事谈判及其失败396

第四节 英德秘密谈判400

捷克沦亡后的英德关系400

英德秘密谈判402

第五节 苏德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03

慕尼黑会议后的苏德关系403

苏德秘密谈判405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408

附录:大事年表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