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读《资本论》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重读《资本论》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172167.jpg)
- (德)马克思原著;王珏领读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739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838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259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读《资本论》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读]1
前言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序言1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1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序言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1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版跋4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9
第一章 商品9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9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1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跋12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三版序言13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14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版序言1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版序言16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四版序言18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18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9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19
(2)相对价值形式20
(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20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22
(3)等价形式24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28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9
(2)特殊等价形式30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30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31
C.一般价值形式32
(1)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32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34
D.货币形式35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35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36
[导读]46
第二章 交换过程86
[导读]93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102
1.价值尺度102
2.流通手段109
(a)商品的形态变化109
(b)货币的流通116
(c)铸币。价值符号123
3.货币127
(a)货币贮藏127
(b)支付手段130
(c)世界货币136
[导读]139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163
1.资本的总公式163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163
2.总公式的矛盾169
3.劳动力的买和卖177
[导读]185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99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199
1.劳动过程199
2.价值增值过程205
[导读]215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24
[导读]233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237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37
2.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243
3.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246
4.剩余产品251
[导读]252
1.工作日的界限258
第八章 工作日258
2.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261
3.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268
4.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278
5.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284
6.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293
7.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309
[导读]313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317
[导读]324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331
[导读]339
第十一章 协作345
[导读]356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工业362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362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364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366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372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378
[导读]385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394
1.机器的发展394
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404
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410
(a)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410
(b)工作日的延长416
(c)劳动的强化421
4.工厂429
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434
6.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442
7.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449
(a)以手工业和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的消灭458
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458
(b)工厂制度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反作用459
(c)现代工场手工业460
(d)现代家庭劳动463
(e)现代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向大工业的过渡。这一革命由于工厂法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中的实行而加速466
9.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474
10.大工业和农业491
[导读]494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21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521
[导读]529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535
Ⅰ.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535
Ⅱ.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538
Ⅲ.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540
Ⅳ.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541
[导读]544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549
[导读]552
第六篇 工资557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557
[导读]563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568
[导读]574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577
[导读]583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586
[导读]590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598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598
[导读]608
1.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618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618
2.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625
3.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627
4.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633
5.所谓劳动基金640
[导读]643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658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658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664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669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678
5.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684
(a)1846—1866年的英格兰684
(b)不列颠工业工人阶级中报酬微薄的阶层689
(c)流动人口697
(d)危机对工人阶级中报酬最优厚的部分的影响700
(e)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704
(f)爱尔兰723
[导读]736
1.原始积累的秘密752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752
2.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754
3.15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766
4.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771
5.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773
6.工业资本家的产生776
7.资本王义积累的历史趋势784
[导读]787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学说797
[导读]805
注释811
[导读]839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849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849
Ⅰ.第一阶段 G—W850
Ⅱ.第二阶段 生产资本的职能856
Ⅲ.第三阶段 W′—G′859
Ⅳ.总循环867
[导读]877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900
Ⅰ.简单再生产901
Ⅱ.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910
Ⅲ.货币积累914
Ⅳ.准备金915
[导读]917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928
[导读]938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945
[导读]961
第五章 流通时间971
[导读]977
第六章 流通费用982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982
1.买卖时间982
2.簿记985
3.货币986
Ⅱ.保管费用987
1.一般储备的形成988
2.真正的商品储备992
Ⅲ.运输费用996
[导读]999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011
第二篇 资本周转1011
[导读]1014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019
Ⅰ.形式区别1019
Ⅱ.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1027
[导读]1038
第十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1058
[导读]1078
第十一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1086
[导读]1096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1101
[导读]1108
第十三章 生产时间1112
[导读]1119
第十四章 流通时间1122
[导读]1128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131
Ⅰ.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1138
Ⅱ.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1142
Ⅲ.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1146
Ⅳ.结论1149
Ⅴ.价格变动的影响1154
[导读]1161
Ⅰ.年剩余价值率1167
第十六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1167
Ⅱ.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1178
Ⅲ.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1182
[导读]1187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1198
Ⅰ.简单再生产1202
Ⅱ.积累和扩大再生产1216
[导读]1222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237
Ⅰ.研究的对象1237
第十八章 导言1237
Ⅱ.货币资本的作用1239
[导读]1243
第十九章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1250
Ⅰ.重农学派1250
Ⅱ.亚当·斯密1253
1.斯密的一般观点1253
2.斯密把交换价值分解为v+m1259
3.不变资本部分1261
4.亚·斯密所说的资本和收入1265
5.总结1270
Ⅲ.以后的经济学家1273
[导读]1276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1290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1290
Ⅰ.问题的提出1290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的交换1295
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1298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1306
Ⅵ.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1314
Ⅶ.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1317
Ⅷ.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1320
Ⅸ.对于亚·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1324
Ⅹ.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1327
Ⅺ.固定资本的补偿1336
1.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1339
2.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1343
3.结论1351
Ⅻ.货币材料的再生产1353
■.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1362
[导读]1370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1405
Ⅰ.第Ⅰ部类的积累1407
1.货币贮藏1407
2.追加的不变资本1410
3.追加的可变资本1414
Ⅱ.第Ⅱ部类的积累1415
Ⅲ.用公式来说明积累1418
1.第一例1422
2.第二例1425
3.积累时Ⅱc的交换1431
Ⅳ.补充说明1433
[导读]1434
注释1449
[导读]1459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465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1465
[导读]1476
第二章 利润率1482
[导读]1488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1492
[导读]1511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1517
[导读]1523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1527
Ⅰ.概论1527
Ⅱ.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1534
Ⅲ.劳动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1541
Ⅳ.生产排泄物的利用1544
Ⅴ.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1547
[导读]1548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1555
Ⅰ.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1555
Ⅱ.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1559
Ⅲ.一般的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1569
[导读]1581
第七章 补充说明1588
[导读]1591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595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1595
[导读]1604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611
[导读]1625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1634
[导读]1654
第十一章 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1664
[导读]1668
第十二章 补充说明1671
Ⅰ.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1671
Ⅱ.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1672
Ⅲ.资本家的补偿理由1673
[导读]1676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1683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1683
[导读]1699
Ⅰ.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1709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1709
Ⅱ.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1711
Ⅲ.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1711
Ⅳ.相对过剩人口1712
Ⅴ.对外贸易1713
Ⅵ.股份资本的增加1715
[导读]1716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1721
Ⅰ.概论1721
Ⅱ.生产扩大和价格增值之间的冲突1725
Ⅲ.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1728
Ⅳ.补充说明1734
[导读]1740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1755
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1755
[导读]1765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1773
[导读]1790
第十八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1801
[导读]1810
第十九章 货币经营资本1816
[导读]1822
第二十章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1826
[导读]1837
第二十一章 生息资本1845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1845
[导读]1861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1874
[导读]1884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1890
[导读]1907
第二十四章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1916
[导读]1923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1927
[导读]1941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1948
[导读]1966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1974
[导读]1980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1985
[导读]2000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2007
[导读]2016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2023
[导读]2037
第三十一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Ⅱ(续)2045
[导读]2053
第三十二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Ⅲ(续完)2058
[导读]2070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2076
[导读]2098
第三十四章 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2103
[导读]2119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2124
Ⅰ.金贮藏的变动2124
Ⅱ.汇兑率2131
[导读]2146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2153
[导读]2169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2179
第三十七章 导论2179
[导读]2198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2210
[导读]2217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Ⅰ)2223
[导读]2243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Ⅱ)2251
[导读]2261
第四十一章 级差地租Ⅱ——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2267
第四十二章 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2274
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2274
Ⅱ.追加资本的生产率降低2281
Ⅲ.追加资本的生产率提高2283
第四十三章 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2289
第四十四章 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2316
[导读] 第四十一章到四十四章 级差地租Ⅱ的各种组合2324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2332
[导读]2351
第四十六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2360
[导读]2367
第四十七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2372
Ⅰ.导论2372
Ⅱ.劳动地租2377
Ⅲ.产品地租2381
Ⅳ.货币地租2383
Ⅴ.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2387
[导读]2396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2407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2407
Ⅰ.2407
Ⅱ.2408
Ⅲ.2409
[导读]2421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2434
[导读]2449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2459
[导读]2478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2487
[导读]2493
第五十二章 阶级2499
费·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增补2501
Ⅰ.价值规律和利润率2504
Ⅱ.交易所2517
[导读]2519
注释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