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帝国的政治体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帝国的政治体系](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180242.jpg)
- (美)艾森斯塔得(Eisenstadt,S.N.)著;阎步克译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2609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帝国的政治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分历史官僚帝国的政治体系的演生条件3
第一章 历史上的官僚政权背景与问题3
一 引言3
二 政治体系的某些基本特征5
三 政治体系与社会中其它制度的关系7
四 政治体系的比较分析的主要标准9
五 政治体系的主要类型历史官僚帝国的主要例证12
一 中央集权政权的演生模式15
第二章 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演生的社会条件基本的假说15
二 统治者用以保障中央集权政权演生的政治活动17
三 行政机构的发展和结构18
四 政治斗争机构的结构的发展19
五 政治体系的主要特征自主性目标的发展20
六 政治角色的有限分化22
七 中央集权政权的演生23
八 政治斗争机构和官僚行政机构的发展23
九 历史官僚帝国的政治体系与家产制的封建制的和现代的政治体系的区别24
十 帝国政治体系演生的社会条件问题27
十一 帝国政治体系演生的内部 和外部 条件确立自主性政治目标的意图和社会结构的有限分化的发展29
十二 内部 条件的不充分性两例未能成功的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尝试31
十三 内部 条件的不充分性“外部 ”条件问题作为主要外部 条件的社会结构有限分化的发展可资分析与阐述的历史资料32
第三章 历史官僚社会的经济结构35
一 经济组织的发展35
二 农业部 门的基本特征36
三 农业部 门的结构37
四 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的基本特征41
五 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的结构43
六 主要类型的交换机制47
七 市场与货币机制的范围和运作48
八 帝国的经济体系之间的差异51
第四章 宗教与文化的组织和取向52
一 引言52
二 宗教组织53
三 唐朝形成的中国宗教组织的主要特征60
四 伊斯兰国家、西属美洲帝国和欧洲的宗教组织62
五 宗教体系的自主性的发展63
六 宗教价值取向的特征64
七 宗教体系中自主的意识形态取向的发展66
八 教育体系的结构68
九 小结70
第五章 社会组织与社会分层71
一 引言71
二 社会组织与社会分层71
三 社团与共同体的结构80
四 分层体系的基本特征84
五 分层体系的灵活性的范围86
六 城市阶级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88
七 分层体系中的普遍主义和成就标准的范围与局限90
八 分层和社会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的小结93
九 “外部 ”条件的总结和中央集权帝国的政治体系的存续问题95
第六章 社会条件和政治体系的制度化97
一 假说的简要重述97
二 假说的解释由政治领域的自主性和社会结构的分化而产生的调节问题98
三 自主调节机制的发展100
四 法律组织的发展101
五 传意模式的发展102
六 从调节问题看自主机制的不充分性103
七 调节问题的发展和官僚行政机构的制度化的关系104
八 调节问题的发展与政治斗争机构的发展的关系105
九 解释的小结107
十 假说的验证108
十 一 某些进一步的解释问题112
十 二 历史官僚帝国的演生条件它们的存续条件113
第二部 分历史官僚帝国的政治体系的存续条件113
一 政治体系的存续问题117
第七章 统治者的政策117
二 统治者的主要目标118
三 统治者贯彻目标的社会环境122
四 统治者在经济领域中的政策123
五 统治者在军事领域中的政策133
六 统治者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层领域中的政策134
七 统治者的法律政策140
八 统治者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政策143
九 统治者在政治领域中的政策146
十 统治者的政策的主要类型划分149
十一 统治者的政策中的主要矛盾152
十二 小结156
第八章 主要群体和阶层的政治取向和政治活动159
一 涉八政治斗争的主要群体159
二 官僚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160
三 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175
四 贵族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178
五 宗教和文化群体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186
六 职业精英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197
七 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群体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201
八 绅士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207
九 农民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210
十 基本群体与阶层的政治取向的主要类型及其与政治体系的基本前提的关系214
十一 政治斗争课题的主要类型划分215
十二 政治组织的主要类型划分218
十三 政治斗争手段的主要类型划分223
十四 与政治体系的基本前提有关的政治斗争课题和政治组织类型224
第九章 政治过程的社会决定因素一个比较分析227
一 引言。影响政治过程的主要变量227
二 统治者目标的主要类型228
三 统治者的“文化性的”取向和目标230
四 中华帝国的文化取向与目标的影响232
五 文化取向与目标对政治过程的影响的小结240
六 文化取向的政权中出现的事变的主要类型241
七 集体-行政目标的主要类型242
八 集体-行政目标对统治者的合法性类型的影响245
九 集体-行政目标对统治者的政策和主要阶层的政治取向的影响246
十 不同类型的集体-行政目标对统治者政策的影响248
十一 不同类型的集体-行政目标对主要群体的政治活动的影响251
十二 取向于普遍主义的宗教或文化目标的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模式252
十三 致力于集体-行政目标的政权中出现的事变的性质254
十四 自我维护目标的发展条件及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255
十五 不同社会分化程度对政治过程的一般影响258
十六 不同分化程度对各个群体的政治活动的影响260
十七 不同分化程度对统治者的政策的影响268
十八 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统治者的不同类型目标的发展271
十九 统治者与主要阶层的政治目标之间的不协合性对政治过程的影响273
二十 小结275
一 官僚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其政治取向的影响278
第十章 官僚在政治过程中的地位278
二 官僚的政治取向的主要类型及其活动模式280
三 服务取向的官僚282
四 统治者对官僚的压制283
五 官僚对服务目标的取代 官僚的自主倾向和自利取向284
六 官僚的自利取向和为政权服务的取向的结合285
七 官僚在身分体系中的社会构成和地位的标准286
八 社会条件与官僚的构成287
九 统治者的目标及其与主要阶层的关系对于官僚不同类型的政治取向的发展的影响291
十 官僚的政治取向的变迁改革官僚体制的企图295
十一 官僚的服务取向对其活动模式的影响297
十二 官僚服务于统治者的取向和自我扩张的取向对其活动模式的影响300
十三 官僚的活动对政治体系的基本社会条件的影响302
第十一章 政治过程在中央集权帝国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304
一 政治过程中传统的政治活动和已分化的政治活动的相互联系304
二 主要群体和阶层的政治活动的纳入通道306
三 政治斗争规范和政治共识的制度化307
四 各个群体和阶层与政治体系的基本前提及其存续条件的关系310
一 群体结构和政治组织的变迁过程313
第十二章 政治体系的变迁过程313
二 由政治活动和政治领袖造成的变迁过程的精致化315
三 主要的变迁类型316
四 中央集权帝国的政治体系的基本前提318
五 政治体系存续的基本条件统治者的政策和主要群体的政治活动在这些存续条件中的地位320
六 政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焦点321
七 调适性变迁过程的基本条件和特征325
八 中国的调适性变迁328
九 边缘性变迁和整体性变迁过程发展的主要条件337
十 影响边缘性变迁和整体性变迁的发展的政治过程340
十一 边缘性变迁和整体性变迁过程中的外部 条件和内部 条件的关系342
十二 边缘类型的变迁的分析344
十三 历史官僚社会的政治体系向前官僚制政权转型的一般条件347
十四 历史官僚社会的政治体系向前官僚制政权转型的政治过程355
十五 由历史官僚社会转型而来的前官僚制政权的主要类型357
十六 历史官僚政权的政治体系向更为分化的政治体系的转型359
十七 历史官僚帝国向更为分化的政治体系转型的主要类型362
十八 小结365
第十三章 结论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