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钱理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3670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库 王瑶1

前言1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3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3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3

二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人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2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9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24

附录 本章年表31

第二章 鲁迅(一)37

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38

一 说不尽的阿Q47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50

附录 本章年表55

第三章 小说(一)58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58

二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61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72

附录 本章年表84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90

一 民国旧派小说91

二 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93

附录 本章年表100

第五章 郭沫若103

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103

二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106

三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108

四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111

附录 本章年表115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19

第六章 新诗(一)119

二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121

三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25

四 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128

五 “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35

六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39

附录 本章年表142

第七章 散文(一)146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47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49

三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152

四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156

五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157

附录 本章年表159

第八章 戏剧(一)163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163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66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69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172

附录 本章年表184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一1937年6月)191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191

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191

二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193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201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208

附录 本章年表216

第十章 茅盾222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222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224

三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234

附录 本章年表238

第十一章 老舍242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243

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249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251

附录 本章年表254

第十二章 巴金258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259

二 《家》的杰出成就261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266

附录 本章年表271

第十三章 沈从文275

一 边湘西的叙述者、歌者275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277

三 文学理想的寂寞285

附录 本章年表289

第十四章 小说(二)294

一 “左联”和左翼小说294

二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312

三 海派小说321

附录 本章年表332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337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337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339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345

附录 本章年表349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351

第十六章 新诗(二)351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357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361

附录 本章年表371

第十七章 鲁迅(二)374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374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376

三 《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386

附录 本章年表391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394

第十八章 散文(二)394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397

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400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405

附录 本章年表408

第十九章 曹禺412

一 从《雷雨》到《原野》412

二 《北京人》与《家》418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421

附录 本章年表422

第二十章 话剧(二)425

一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425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432

附录 本章年表439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45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445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445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458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462

附录 本章年表471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475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475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478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484

附录 本章年表487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491

一 暴露与讽喻492

二 体验与追忆503

三 通俗与先锋513

三 忧郁的诗绪519

四 现实与民间521

附录 本章年表533

一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540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三)540

二 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542

三 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550

附录 本章年表553

第二十五章 艾青555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555

二 独特意象与主题556

四 诗的艺术与形式560

附录 本章年表563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567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567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578

附录 本章年表578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涛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591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602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602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605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608

附录 本章年表613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617

一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617

二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625

三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640

附录 本章年表647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652

一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652

二 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655

附录 本章年表662

后记6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