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人与佛教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名人与佛教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23343.jpg)
- 慧禅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09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佛教-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名人与佛教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康有为:三上庐山1
孙中山:一切有情,众生平等4
孙中山在六榕寺7
王一亭:海派画家 菩萨情结8
林森:佛在心头 大智若愚11
初一、十五向佛像烧香13
蔡元培:佛学是佛教哲学14
蔡元培为家乡石佛寺化缘17
章太炎:促使佛学中国化18
国学同学口诵阿弥陀佛21
熊希龄:皈依佛门 以出世间22
欧阳竟无:创办支那内学院25
欧阳竟无挽陈三立27
蒋维乔:由儒而道 由道而释29
谛闲和尚拒绝袁世凯劝进31
梁启超:世界上最美好的是佛教人生观32
康有为棒喝35
丁福保:编纂第一部《佛学大辞典》36
显荫为《佛学大辞典》作序39
杨度:十年潜心,学佛说佛40
黄炎培:服膺佛教 普济众生42
李根源:从将军到居士45
卧佛寺“三光”和尚送地图47
陈独秀:与苏曼殊交往48
陈独秀诗祝《梵文典》51
陈独秀以诗代柬51
于右任:为寺院写匾题联52
于右任《竹林寺》诗54
于右任《游龙门观造像》诗54
陈垣:佛学四部 传诸百代55
陈垣收藏《大藏经》59
鲁迅:刻印《百喻经》60
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64
张宗祥:读经写经 校经刻经65
张宗祥仿唐白居易《忆江南》,做有《西湖四时曲》67
叶恭绰:凡有佛事 无不热心6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佛教图书馆简表71
徐森玉:与《赵城金藏》72
冯玉祥:留书大峨寺:“如此人生”75
李烈钧:提倡佛教,改造人心77
马一浮:治学寺院 研读佛学80
吕碧城:护首探花亦可哀82
严复说吕碧城86
吴承仕:佛家因果印证87
吴承仕说“人造神”89
熊十力:贯通百家,融合儒佛91
熊十力拒收蒋介石赠款94
朱德:与四川寺庙因缘95
朱德说了尘97
胡怀琛:译佛经寓言98
唐生智:佛教治军102
毛泽东说唐生智“和尚兵”103
湖南佛教徒支持北伐104
陈铭枢:职业军人 多知佛理105
佛教将军主张佛法高明107
郭沫若为陈铭枢续联107
黎锦熙:说佛教十宗108
黎锦熙晚年写《心经》111
陈寅恪:喜读内典,应用自如112
刘半农: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116
刘半农诗赠钱云鹤画师119
胡适:禅宗史研究,出类拔萃120
胡适认为佛教东渐始自海道123
郭沫若:普陀寺留诗124
郭沫若当阳玉泉寺题联127
梁漱溟:佛教有理性精神128
蔡元培请多人讲佛典130
许地山:要编出一部《梵文字典》131
泰戈尔建议许地山编《梵文字典》134
顾颉刚:抢救保圣寺唐塑罗汉135
汤用彤:半部佛教史,百年受其益139
汤用彤《大林书评序》142
范文澜:唐朝佛教得失谈143
范文澜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146
毛泽东:说释迦牟尼147
毛泽东折扇题联150
毛泽东介绍看宝光寺联150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有因缘151
钱穆:深入研究佛学,弘扬中华文化155
徐悲鸿:人有禅心,画有禅意158
泰戈尔点明色即是空161
贺龙:长征时向喇嘛寺赠“兴盛番族”锦幛162
郁达夫:日光岩谒弘一165
杭州白云庵求签168
吕澂:分清中印佛学的根本不同169
宗白华:在拈花微笑里领悟禅境172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175
朱光潜:出世精神,入世事业176
徐志摩:新诗佛意,一泓深泉179
《天目山笔记》佛趣183
叶剑英:普救众生,要向现实敲门184
补缀毁弃的五台山佛画186
朱德、董必武和《过五台山》诗186
宋美龄:在美国演说禅宗的磨镜故事187
顾随:以禅说古韵文 相得益彰190
顾随勉叶嘉莹做南岳马祖193
顾随谈诗如谈禅193
林散之:远游名山大川,书画大进194
园霖法师为林散之写生197
周恩来:南岳题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199
审定灵隐寺释迦牟尼法相202
周恩来说石经无价202
田汉:苏州司徒庙行203
田汉、郭沫若缙云寺酬和205
丰子恺:作《护生画》始末206
张大千:做和尚一百天209
张大千为家虎受戒212
李苦禅:画中有禅 禅中有画213
老舍:少年时代的精神导师——宗月大师216
瞿秋白:佛经有哲学,哲学有佛经219
瞿秋白狱中诗词222
朱谦之:日本净土宗研究224
周叔迦:中国佛教史梳理、著作227
聂荣臻:敌后挺进五台山230
邓拓说佛如可作即成仁232
陈立夫:为王映霞书写充满禅意的长轴233
俞平伯:自幼读佛,长大谈佛238
俞平伯家藏隋代日本残卷241
俞平伯晚年斋名242
张学良:囚中读佛 心灵解脱243
梁思成:考察佛教建筑246
沈从文:作品美在和谐,美在禅意250
梁实秋:读佛典 解佛偈253
“竹林”源自内典256
王重民:敦煌佛卷目录大家257
王重民诗谢胡适259
程砚秋:蓄须明志,诵经拜佛260
常书鸿:佛教因壁画生光,壁画由佛教传世263
丁玲:作品涉及佛和寺庙266
赵章成:祷告于发炮前269
谢冰莹:女兵说部有佛意272
叶浅予:佛像写生 栩栩如生274
赵朴初:识得信心不二,千花满载而归277
与苏加诺谈因果律280
向达:佛典制造俗文学282
张中行:自嘲是不穿袈裟的苦行僧286
朱自清为《世间解》写稿289
蒋经国:佛教艺术石窟 稀世国宝之地290
蒋经国参观青海塔尔寺292
钱锺书:从佛经说《西游记》294
黄永玉请教钱锺书“凤凰涅槃”297
金克木:重走法显、玄奘之路298
启功:雍和宫得悟 传灯录寻禅301
皮定均:少林寺读碑304
吴祖光:两上峨眉山307
周绍良:佛学渊源,博采各家之长310
周绍良谈佛教宗旨312
张爱玲:蕴含禅味,多生因缘313
汪曾祺:童年佛缘,老年禅诗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