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 1619-17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 1619-1792](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193149.jpg)
- (俄)尼古拉·班特什-卡缅斯基(Н.Бантыш-Каменский)著;中国人民大学俄语教研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11017·570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 1619-17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班蒂什-卡缅斯基呈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皇帝陛下的奏折3
原书出版者前言5
中华帝国的名称14
中国统治者的称号15
中国统治者的名和号15
中国是由哪些民族组成的16
中国人如何称呼俄国人19
俄国人是何时知道中国的19
1619年和1649年中国致俄国的两封国书20
1653年派赴中国的第一个使团——巴伊科夫使团21
给巴伊科夫的训令23
阿勃林奉派前往北京24
1668年阿勃林第二次奉派去北京28
根忒木尔酋长出走俄国29
俄国人在蒙古 涅尔琴斯克 对阿穆尔河的意图31
米洛万诺夫使团 号召博格德汗臣服俄国33
色楞格斯克商人前往北京39
斯帕法里出使中国40
致博格德汗的国书40
斯帕法里离开莫斯科42
根忒木尔向斯帕法里倾吐实情43
斯帕法里觐见博格德汗48
博格德汗赠给大君主的礼品50
斯帕法里离开北京53
中国人对俄国采取军事行动54
中国人向阿尔巴津进军56
中国人第二次进攻阿尔巴津56
派遣维纽科夫和法沃罗夫前往中国59
戈利增公爵致中国都统的信60
给维纽科夫和法沃罗夫的训令60
中国人第三次进攻阿尔巴津61
博格德汗致大君主的两封信62
专使维纽科夫和法沃罗夫到达北京63
专使觐见博格德汗65
博格德汗与专使谈话66
接受博格德汗信函的仪式66
专使与耶稣会教士的谈话67
专使离开北京67
博格德汗致大君主的两封书信67
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戈洛文出使中国68
给戈洛文的训令69
戈洛文所带军队的数目71
戈洛文由莫斯科启程71
给戈洛文的新训令73
科罗文被派往北京74
蒙古人进攻色楞格斯克75
中国信使来见戈洛文75
蒙古人再次侵犯色楞格斯克76
给戈洛文的新训令76
中国使臣们与戈洛文互致书信77
呼图克图请求加入俄国国籍79
洛吉诺夫奉派携带几种条约方案前往北京80
北京给洛吉诺夫的答复81
中国使团名单81
戈洛文与中国使臣在涅尔琴斯克附近会谈 第一个边界条约82
中止会议和谈判83
1692年伊兹勃兰特前往中国87
大君主致博格德汗的国书88
赠送博格德汗的礼品88
给伊兹勃兰特的训令88
中国发往涅尔琴斯克的三封信89
中国人于1693年提出的新要求90
伊兹勃兰特抵达北京91
赐见伊兹勃兰特92
中国朝廷提出的要求93
对伊兹勃兰特所提条款的答复94
坚决要求惩处雅库特人94
派遣商人携带货物前往中国96
卡尔梅克汗阿玉奇自伏尔加派往中国的使团97
中国使臣自北京启程100
卡尔梅克汗接见中国人100
中国人离开卡尔梅克人的兀鲁思 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随他们前往北京101
对涅尔琴斯克居民的抱怨102
在中国的商务专员伊芬102
对频繁前往中国之俄商的愤懑102
在北京的商务专员伊斯托普尼科夫103
对俄国商务专员的不满103
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去世105
对俄国的贸易限制105
伊兹马伊洛夫使团出使中国106
给伊兹马伊洛夫的训令107
伊兹马伊洛夫离开圣彼得堡109
准许修士大司祭安东尼前往中国111
中国人替加加林公爵讲情111
伊兹马伊洛夫到达京城112
向博格德汗进献礼品115
伊兹马伊洛夫与中国大臣举行会谈116
伊兹马伊洛夫辞行觐见119
博格德汗的回书119
伊兹马伊洛夫离开北京120
中国人对商务代表兰格不友好124
派遣特列季雅科夫率领第二批商队前往中国127
俄国人在中国边境受的欺凌127
康熙皇帝晏驾128
对俄国商人的抱怨129
伊古姆诺夫奉派前往蒙古129
拒绝商队进入中国131
关于蒙古逃人事给北京的答复132
中国大臣和兰格的交涉经过133
中国人致枢密院的信函134
将彼得大帝逝世的消息通知中国人135
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使团136
给弗拉季斯拉维奇的训令137
给弗拉季斯拉维奇的密令141
商务委员会给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训令142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随员143
派遣界务官前往边境144
给界务官的训令145
派遣布霍利茨上校前往边境146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离开彼得堡146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在伊尔库次克147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自伊尔库次克出发148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报告149
最高议政会议的决定151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离开边境前往中国152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觐见153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和中国大臣举行会谈154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关于边界的要求155
中国人关于边界问题的答复155
向博格德汗进献礼品157
关于边界的争议157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提出的最后条约草案160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辞行觐见162
弗拉季斯拉维奇呈宫廷的工作报告163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结识耶稣会教士巴勒零164
双方关于边界的争议165
蒙古台吉为俄国效力166
弗拉季斯拉维奇缔结的边界条约(布连斯奇条约)167
布连斯奇条约的内容167
指派界务官168
派遣商队前往北京168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呈宫廷的报告169
结束划界事宜174
烟草种子和大黄种子的骗局178
从北京送来的新条约178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报告179
中国朝廷对大君主国书的答复180
从北京送回条约181
在边界互换条约181
边界总条约的内容182
恰克图的建立和当地的各种设置183
商队在北京受限制187
准许商务代表兰格觐见博格德汗188
指派鲍巴雷金负责色楞格斯克的建筑工程189
枢密院给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的命令190
蒙古人交出凶手190
印章图样190
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从中国返回莫斯科191
蒙古人的抢劫行为191
俄国传道团离开边界前往北京192
兰格奉召回莫斯科192
出使俄国的第一个中国使团192
中国使团出使俄国的原因195
中国给俄国的复函195
关于处理蒙古逃人的命令197
就俄国新政权的建立给理藩院的通知198
就中国使臣事给格拉祖诺夫的命令199
中国使团的到达199
在伊尔库次克省设置副省长200
中国的两封复函200
修士大司祭安东尼申请拨发教堂用具201
从俄国到中国去的第二批商队201
给伊尔库次克省副省长的指令202
中国使臣进入莫斯科202
同中国使臣议定觐见事宜203
接见中国使臣203
理藩院致枢密院的公函205
中国使团的建议及对建议的答复206
送给博格德汗的礼品210
卡尔梅克汗策楞敦多布接见中国使臣211
中国人离开卡尔梅克人的兀鲁思213
出使俄国的第二个中国使团214
新派往卡尔梅克人处的中国使团215
四封公函内容216
中国人对俄国驻北京传道团的抱怨217
中国人赠给俄国人值银十万两的礼品218
有关接待中国使臣的命令218
中国使臣与护送官员之间的秘密谈话219
中国人与准噶尔人之间的战争221
前往卡尔梅克人处的中国使团在边境受阻和中国人对若洛鲍夫的抱怨221
索洛维约夫中士奉派前往北京223
索洛维约夫带回的三封中国公函224
俄国商队在北京 商务代表兰格225
博格德汗对兰格的恩惠226
修士大司祭安东尼向最高宗务会议提出的要求227
第二个中国使团抵达圣彼得堡229
接见中国使臣230
两封中国公函的内容230
中国的礼物231
在莫斯科宴请中国使臣232
蒙古人逃往俄国232
给中国的三封复函235
蒙古人又逃入俄国236
中国第二个使团去卡尔梅克人处的原因238
枢密院致理藩院的复函239
中国人不接受俄国的公函240
中国致枢密院的两封公函241
再次派遣彼得罗夫大尉前往北京242
彼得罗夫大尉抵达北京243
理藩院致枢密院的一封公函243
耶稣会教士在中国的景况244
蒙古人越境进入俄国领土245
俄国驻北京传道团人员的秽行247
前往中国的第三批商队249
给兰格的训令249
就逃人问题和中国的指控给托博尔斯克的命令250
中国人对遣返逃人之事表示感谢251
中国人提出有关俄国人的欺凌活动和未划界的乌第地区问题251
博格德汗雍正晏驾252
乾隆即位252
伊尔库次克从托博尔斯克省省长管辖下划分出来253
给伊尔库次克省省长的训令253
枢密院致理藩院的两封公函255
商队前往北京256
兰格率领商队到达北京 沙雷金到达北京257
让沙雷金回国259
中国理藩院致俄国枢密院的两封公函259
对兰格及其商队的限制259
兰格的指控受到中国人驳斥260
兰格请求准许商队自由贸易261
中国人对俄国商队的宽厚态度262
兰格临行前觐见博格德汗262
中国人在把礼品交给兰格时的无礼行为263
中国理藩院致俄国枢密院的三封公函264
双方就边境问题互相指控266
菲尔索夫率领的前往中国的第四批商队269
外务委员会信使绍库罗夫奉派前往中国270
绍库罗夫前往北京270
中国人在边境阻挠卡尔梅克使节前往达赖喇嘛处271
俄国朝廷请求中国准许卡尔梅克使节入境272
拒绝卡尔梅克人入境的原因273
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特鲁索夫在中国的可耻行径273
菲尔索夫率领商队启程前往中国274
派绍库罗夫前往中国276
北京奇热的天气277
不能令人满意的恰克图边境会谈279
派修士大司祭格尔瓦西前往中国280
列勃拉托夫斯基率领的前往中国的第五批商队280
控告士兵乌菲姆佐夫行凶杀人281
列勃拉托夫斯基率领商队启程前往北京282
在中国的俄国商队贸易状况不佳的原因282
下令不再在中国边境执行死刑286
制止双方逃人越境和制止侵袭的措施288
中国人不愿设立新卡伦289
再次强烈要求惩办杀人凶手乌菲姆佐夫及其同伙290
弗拉迪金率领的前往中国的第六批商队290
派信使雅科比前往北京291
俄国学生在中国的成绩291
派遣修士大司祭阿姆夫罗西·尤马托夫前往中国292
派遣新学生前往中国293
弗拉迪金率领商队启程前往北京293
边卡祖鲁海图迁至他处295
蒙古人的抢劫行径296
请求允许俄国船只在阿穆尔河上航行298
准噶尔人寻求俄国庇护以免中国人侵害299
中国人对科雷万军政长官格列鲍夫的指责301
派遣信使扎莫希科夫前往北京304
扎莫希科夫在北京的无礼行为305
中国理藩院对俄国属民纳米尔人及对俄方窝藏阿睦尔撒纳提出抱怨305
1756年在恰克图举行的无结果的会议306
中国人要求交出戈尔召霍伊306
1757年派遣信使阿尔布佐夫前往中国307
诽谤俄方劝诱阿睦尔撒纳归顺俄国307
阿睦尔撒纳在托博尔斯克亡故308
勃拉季谢夫动身前往北京309
博格德汗对俄国的愤懑310
博格德汗关于阿穆尔河及其他要求的答复311
中方坚决要求交出阿睦尔撒纳及舍楞312
中国人加紧要求交付逃人舍楞及阿睦尔撒纳的尸体318
枢密院关于阿睦尔撒纳和舍楞两名逃人的答复320
中国对通古斯人的抱怨321
委派斯特列卡洛夫赴边界税关任职322
任命斯特列卡洛夫为信使前往中国322
阻止斯特列卡洛夫前往北京323
中国人因俄方扣留阿睦尔撒纳的尸体及逃人舍楞而作出的粗暴回答323
枢密院对粗暴的中国公函的答复324
中国人与俄国人在恰克图举行会议325
中国人就交还逃人和木桩事提出新的强列要求326
释放两名俘虏回俄国328
枢密院对中国人粗暴无理要求的答复331
中国捕获逃亡的俄国人332
驻北京的俄国传道团人员被禁止外出333
枢密院就俄国传道团人员受虐待事致函理藩院334
理藩院对交还逃人表示感谢342
派信使克罗波托夫前往中国342
俄国朝廷希望见到中国使团343
下达给克罗波托夫的新命令344
委派克罗波托夫监督去中国的商队344
1762年和中国人通商的告示345
俄中恰克图边界会议346
中国人对无结果会议的谴责346
俄国商人不愿参加赴中国的商队348
克罗波托夫动身前往北京349
理藩院对克罗波托夫所负使命的答复351
关闭恰克图贸易352
理藩院关于拆除木桩的通知354
就恰克图贸易给雅科比的命令,令他通知中国当局不要指望获得对其来函的答复354
中国人希望通过会议消除双方争端355
克罗波托夫第二次被派往中国358
1768年派遣修士大司祭尼古拉·茨维特前往中国359
蒙古人对俄国边境的侵犯360
1780年允许在恰克图进行贸易360
1780年派遣修士大司祭尤斯京·希什科夫斯基前往中国360
恰克图贸易的中断中国人对雅科比省长的辱骂360
枢密院的答复362
理藩院对枢密院答复的反驳362
1792年恰克图贸易开放364
附录①365
(A)7162(1654)年由贵族费奥多尔·巴伊科夫递送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致中国博格德汗的国书365
(Б)1689年戈洛文与中国人在涅尔琴斯克附近缔结的条约367
(B)1727年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与中国人缔结的关于确定边界的布连斯奇条约371
(Г)商务代表兰格与使团官员关于证明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所缔结的条约极为有利的信373
(E)界务官科雷乔夫与内大臣伯四格根据1727年布连斯奇条约商定的关于勘分恰克图?西的边界的换文383
(一)科雷乔夫所设立的界碑和卡伦清单383
(二)曾在使团办公处供职的人员关于新确定的边界对俄国有利的证词383
(Ж)关于在祖鲁海图附近为中俄贸易选一地点的换文388
(3)1728年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与中国大臣在恰克图互换的总条约389
(И)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关于同中国人开战的两点意见394
(Й)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关于在靠近中国边境处建立两个贸易圈的说明396
(K)米勒于1763年所写的关于对华作战的意见398
(JI)米勒于1764年所写的关于赴华使团的意见411
(M)俄中两国宫廷间来往的国书中所使用的称号428
A.外务委员会在近卫军大尉列夫·伊兹马伊洛夫作为特命使臣于1719年前往中国时发给他的训令439
B.商务委员会给伊兹马伊洛夫的训令444
C.外务委员会于1725年派遣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作为使臣赴华时发给他的训令445
D.上述训令的两条补充密令460
E.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就发给他的训令提出的问题和外务委员会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决定461
G.商务委员会对使臣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所提问题的批示470
H.1729年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伯爵关于训令中责成其完成的各项任务执行情况的简要报告481
No.1.使臣伊兹马伊洛夫在与中国大臣举行的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通商问题的备忘录(1719年12月18日)499
No.2.对俄国使臣伊兹马伊洛夫备忘录的答复(1719年12月21日)501
No.3.1725年商务委员会致外务委员会的咨文及其附件502
No.4.1725年商务委员会给领事劳伦茨·兰格的训令502
No.5.米哈伊尔·古夏特尼科夫的证词(关于俄国商品在中国的价格)505
瓦·马·弗洛林斯基的补注507
中华帝国的名称和中国东北边境的民族507
有关中国的早期资料508
关于巴伊科夫旅行路线的著作510
关于尼基弗尔·切尔尼戈夫斯基、波亚尔科夫、哈巴罗夫511
关于同中国通商513
关于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斯帕法里的著作《中华帝国志》514
上述著作的摘录《关于前往中国的路线》518
关于耶稣会教士维尔比斯特和热拉皮翁,关于伊兹勃兰特的旅行,关于曾经游历俄国的中国人图理琛525
关于劳伦茨·兰格和约翰·贝尔②526
关于至圣的英诺森·库利奇茨基527
关于费奥多西·斯莫尔热夫斯基528
关于俄中两国现有边界的意见528
人名索引538
主要地名对照表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