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德育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德育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13800.jpg)
- 陈谷嘉,朱汉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82885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83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8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德育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先秦时期德育思想概论1
第一章 孔子的德育思想17
第一节 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建立18
第二节 德育理想人格的目标28
第三节 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34
第二章 墨子的德育思想43
第一节 “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人格目标44
第二节 人性“所染”说与道德实践精神53
第三章 老庄的德育思想65
第一节 老庄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及价值目标65
第二节 老庄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和要求75
第三节 道德教育方法与修养之道83
第四章 孟子的德育思想92
第一节 道德人格理想的目标系统93
第二节 道德人格理想实施系统109
第五章 荀子的德育思想128
第一节 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28
第二节 道德教化的形式与方法136
第三节 “积善成德”的修养论142
第六章 韩非子的德育思想152
第一节 “道”与“德”相结合的理想人格目标153
第二节 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系统163
第二编 汉至魏晋时期的德育思想概论175
第七章 陆贾和贾谊的德育思想199
第一节 道德缘起论199
第二节 道德教化论206
第八章 《礼记》的德育思想(附《孝经》)213
第一节 礼乐道德合于天地自然214
第二节 天理、人欲与“修身为本”219
第三节 寓教化以礼乐225
第九章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234
第一节 德教治国论234
第二节 “三纲五常”的德育内容240
第十章 刘向、扬雄的德育思想250
第一节 刘向的德育思想250
第二节 扬雄的德育思想259
第十一章 《白虎通义》的德育思想279
第一节 谶讳思潮的兴起及其道德批判作用279
第二节 经学德育思想统一的标志——白虎会议288
第三节 以纲常为核心的德育法典295
第十二章 王充的德育思想306
第一节 “疾虚妄”的德育思想307
第二节 “禀气成性”的人性论314
第三节 德力双养和经末子本的德化论321
第十三章 王符、仲长统的德育思想331
第一节 王符的德育思想331
第二节 仲长统的德育思想345
第十四章 何晏、王弼的德育思想352
第一节 “名教出于自然”的德育观353
第二节 “无情”与“性其情”的人性论361
第三节 玄谈慎行的修养论364
第十五章 向秀、郭象《庄子注》的德育思想370
第一节 “名教即自然”的德育论371
第二节 “足性”、“坐忘”的修养论382
第三编 唐中叶至明初的德育思想概论391
第十六章 韩愈的德育思想402
第一节 “明先王之道”的德育内容402
第二节 “既善己而必以兼济天下”的圣贤追求——德育目标论405
第三节 “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的德育作用论410
第四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德育中的教与学413
第五节 “责于己者重以周,待于人者轻以约”——德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和态度415
第十七章 刘禹锡的德育思想419
第一节 “俟自直之箭则百代无一矢”的重德育思想419
第二节 人格构成的至、敏、孝“三德”要素427
第三节 “身修者官未尝乱”的道德修养论436
第十八章 柳宗元的德育思想447
第一节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的道德缘起论448
第二节 仁义是“立天下”的道德原则451
第三节 “中庸”——修养之道456
第十九章 张载的德育思想464
第一节 “学以变化气质”的德育思想理论基础464
第二节 以立礼为本的德育内容469
第三节 志、知、诚、行的德育过程475
第四节 主体的自我认识和修养——“虚心”489
第二十章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499
第一节 性情相须、善恶由习的德育作用论500
第二节 “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的道德起源论506
第三节 教养结合,德、察、刑兼用的道德教化原则和方法512
第二十一章 程颢、程颐的德育思想523
第一节 理学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524
第二节 性理合一的教化思想532
第三节 正心诚意的修养工夫545
第二十二章 胡宏、张栻及湖湘学派的德育思想561
第一节 湖湘学派的思想授受561
第二节 胡宏的德育思想566
第三节 张栻的德育思想575
第二十三章 朱熹的德育思想590
第一节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的天理论590
第二节 “性即天理,未有不善”的心性论594
第三节 “明人伦为本”的德育目标598
第四节 “小学”、“大学”的德育阶段与内容600
第五节 “立志”、“居敬”、“穷理”的德育方法603
第二十四章 陆九渊的德育思想611
第一节 “明心”、“立心”的德育目标612
第二节 “义利之辨”的德育内容615
第三节 “自存本心”的德育方法619
第四节 朱陆德育思想的分歧624
第二十五章 明初理学德育思想630
第一节 薛瑄的德育思想631
第二节 吴与弼的德育思想643
第三节 明初理学德育思想的特点655
第四编 明中叶至清代的德育思想概论667
第二十六章 陈献章的德育思想678
第一节 “以自然为宗”的德育宗旨679
第二节 “以静求心”的德育方法686
第二十七章 湛若水的德育思想691
第一节 “知行并进、心事合一”的心学特征692
第二节 “心”、“事”、“理”相合的道德观699
第三节 “随处体认天理”的德育方法705
第二十八章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711
第一节 “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712
第二节 “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718
第三节 “致良知”的德育方法726
第四节 “四句教”及其德育观734
第二十九章 黄宗羲、顾炎武的德育思想740
第一节 黄宗羲的德育思想741
第二节 顾炎武的德育思想749
第三十章 王夫之的德育思想761
第一节 “日生日成”的人性理论762
第二节 “性教一贯”的德育观766
第三节 “知行并进”的德育过程771
第四节 “正志为本”的德育方法779
第三十一章 颜李学派的德育思想784
第一节 功利主义的德育观785
第二节 “习与性成”的人性理论793
第三节 实事实物的德育内容论801
第四节 “主动”、“习行”的道德修养论806
第三十二章 戴震的德育思想813
第一节 “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人性理论814
第二节 “智、仁、勇”的德育目标820
第三节 “强恕”与“学”的品德修养方法827
第四节 通经明理的道德认识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