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学理论
  •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75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文学是什么3

引言文学与世界3

第一部分 文学的构成13

第一章 文学的功能与机制13

一文学的再现13

二文学的功能17

三文学的机制22

第二章 作者26

一作者的个性26

二文学的想象29

三无意识33

第三章 文本38

一从作品到文本38

二互文性41

三作为话语的文本45

第四章 文类49

一什么是文类49

二文类的划分53

三文类的变迁57

第五章 叙事话语61

一叙事话语61

二故事与情节65

三叙事功能68

四叙事呈现71

五叙事声音75

第六章 抒情话语80

一抒情话语与抒情诗80

二诗歌的语言组织84

三诗意90

第七章 修辞96

一什么是修辞96

二修辞与文类99

三修辞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102

第八章 传播媒介107

一电子媒介与文化107

二文字与影像110

三电子时代的文学114

第二部分 文学与文化121

第九章 文学与意识形态121

一传统的定位121

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123

三审美产生意识形态126

四文学与意识形态批判128

第十章 文学与历史131

一文学与历史的交融131

二作为野史的小说134

三文学与历史的想象138

第十一章 文学与宗教142

一原始宗教与文学的起源142

二宗教文学与艺术宗教145

三宗教象征与文学象征148

四佛禅思维与超现实主义150

五宗教与文学价值的构成153

第十二章 文学与民族156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156

二文学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文学159

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64

四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文论167

第十三章 文学与地域171

一地域与文学风格171

二地域及其超越176

三“批判的地域主义”179

第十四章 文学与道德182

一道德的批评182

二道德与审美185

三道德与历史189

第十五章 文学与性别192

一性别的文化属性192

二文学与性别195

三女性文学或女性写作198

四性别观点的超越203

下篇如何研究文学209

引言文学性与开放的研究209

第一部分 文学史与文学理论221

第十六章 文学史与经典221

一文学史的兴起221

二经典、经典化与权力224

三压抑与反叛227

四经典、文学教育与文化认同230

第十七章 文学史与大众文学233

一经典体系与大众文学233

二大众文学的传播235

三大众文学的两种涵义237

四批判与肯定239

第十八章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243

一西方术语的引入243

二广义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245

三文学史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246

四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范式转换249

第十九章 现实主义254

一现实主义概念的缘起254

二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255

三现实主义的泛化258

四被质疑的现实主义260

第二十章 现代主义263

一现代主义的历史263

二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265

三现代主义的理论难点271

第二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273

一后现代主义概念之源273

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277

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难点280

第二部分 批评与阐释285

第二十二章 文学批评的功能285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285

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资源与“现代转换”288

三判断的意义290

四20世纪的文学批评294

第二十三章 文学批评与作家中心传统298

一作家中心的观念298

二批评的挑战300

三精神分析学与作家研究302

四对话关系304

第二十四章 文学批评与作品的研究307

一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野307

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309

三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312

四作品形式分析的层面315

第二十五章 文学批评与接受理论318

一接受理论与阐释学318

二读者的积极意义321

三问题与展望324

第二十六章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327

一文化研究的崛起327

二文化结构的描述329

三研究对象的转移331

四未来的问题334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