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卫生学 案例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卫生学 案例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236740.jpg)
- 詹平,陈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16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91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环境卫生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卫生学 案例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一、环境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2
二、我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2
三、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面临的挑战和当前的任务3
第2章 环境与健康7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7
一、环境的概念7
二、环境的分类8
三、人类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8
四、人类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9
第二节 人与环境的关系11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一般特征12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13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13
二、环境污染与致癌14
三、环境污染与致畸17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18
第四节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20
一、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0
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23
第3章 大气卫生29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29
一、大气的结构29
二、大气的组成30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31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32
一、人为污染的来源32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34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35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37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8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38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41
第四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5
一、二氧化硫45
二、颗粒物46
三、氮氧化物48
四、一氧化碳49
五、臭氧50
六、铅51
七、多环芳烃53
八、二噁英53
第五节 大气质量标准54
一、基本概念54
二、大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55
三、大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55
四、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57
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58
一、调查和监测的目的58
二、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58
第七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63
一、规划措施63
二、工艺措施63
第八节 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64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64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64
第4章 水体卫生66
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66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66
二、水资源的种类68
三、水资源的卫生学特征68
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69
一、物理性状指标69
二、化学性状指标70
三、微生物学性状指标72
四、放射性指标73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73
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73
二、水体污染物74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76
一、天然水体污染的特点76
二、水体污染的自净78
三、水体污染物的转归80
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80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80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82
三、物理性污染的危害86
第六节 水环境标准87
一、水环境标准体系87
二、水环境质量标准87
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0
第七节 水体卫生防护及其污染的调查、监测与监督92
一、水体卫生防护92
二、水体污染的调查94
三、水体污染的监测95
四、水体的卫生监督与管理96
第5章 饮用水卫生98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98
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99
一、饮用水污染与疾病99
二、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102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103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概况103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103
三、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103
四、生活用水量标准111
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112
一、水源选择的原则112
二、水源卫生防护112
三、取水点和取水设备113
四、水的净化和消毒113
五、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119
六、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119
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119
一、水井卫生119
二、泉水卫生120
三、地表水卫生120
四、新型饮用水卫生120
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121
一、涉水产品存在的卫生问题122
二、涉水产品的卫生监测和评价122
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124
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125
一、集中式供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125
二、农村饮水水质及水性疾病的监测126
第6章 土壤卫生129
第一节 土壤的卫生学意义及特征129
一、土壤的卫生学意义129
二、土壤的特征129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132
一、土壤的污染132
二、土壤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132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134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34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136
三、生物性污染的危害137
第四节 土壤质量标准和固体废物控制标准137
一、土壤卫生标准137
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38
三、固体废物控制标准139
第五节 土壤卫生防护与卫生监督监测139
一、土壤卫生防护139
二、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144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47
第一节 概述147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147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47
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防制原则148
第二节 碘缺乏病148
一、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49
二、影响碘缺乏病流行的因素149
三、碘缺乏病的发病机制150
四、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150
五、碘缺乏病的诊断151
六、碘缺乏病的预防与治疗152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152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153
二、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154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155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156
五、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与治疗157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158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158
二、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159
三、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160
四、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161
五、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161
第五节 克山病161
一、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61
二、克山病的病因162
三、克山病的临床表现162
四、克山病的预防与治疗163
第六节 大骨节病163
一、大骨节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63
二、大骨节病的病因164
三、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164
四、大骨节病的预防与治疗165
第8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166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基本卫生要求166
一、住宅的卫生学意义166
二、住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66
三、创造健康住宅环境的基本原则166
四、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167
五、住宅卫生研究的主要任务167
第二节 住宅选址和设计的卫生学要求167
一、住宅的选址167
二、住宅的平面配置168
三、住宅的卫生规模169
四、居室的日照、采光和照明170
五、卫生防护设施171
六、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172
第三节 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172
一、住宅小气候与机体温热平衡173
二、评价小气候的指标174
三、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175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176
一、室内空气的污染因素176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177
三、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178
四、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184
五、居室空气清洁度的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卫生措施184
六、保证居室空气质量的卫生措施186
第五节 住宅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187
一、住宅卫生防护措施187
二、住宅的卫生监督和管理188
第六节 办公场所卫生189
一、办公场所的概念和分类189
二、办公场所的卫生学特点189
三、办公场所主要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健康危害190
四、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190
第七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191
一、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目的191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内容191
第9章 公共场所卫生195
第一节 公共场所的概念和分类195
一、公共场所的概念195
二、公共场所的分类195
第二节 主要公共场所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96
一、住宿与交际场所196
二、洗浴与美容场所197
三、文化娱乐场所197
四、体育与游乐场所197
五、文化交流场所197
六、购物场所197
七、就诊与交通场所197
第三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198
一、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198
二、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198
第四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200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201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202
第10章 城乡规划卫生204
第一节 概述204
一、人居环境204
二、城乡规划卫生204
第二节 城市规划卫生205
一、城市规划卫生的任务和目的205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基础资料205
三、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206
四、城市人口规模207
五、城市规划卫生要求207
六、城市规划的其他卫生问题210
七、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215
第三节 村镇规划卫生216
一、村镇规划的原则216
二、村镇的总体规划216
三、村镇规划卫生217
第四节 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218
一、城乡规划法218
二、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219
第11章 环境质量评价220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220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220
二、世界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220
三、我国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221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与特点221
一、按时间顺序划分的环境质量评价221
二、按照层次与性质划分的环境质量评价222
第三节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223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223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224
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环境评价指数的应用228
第四节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229
一、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229
二、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30
三、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实用方法231
四、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项目类型231
五、环境健康评价需要注意的事项231
六、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特点232
七、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232
第12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234
第一节 家用化学品与健康234
一、化妆品234
二、洗涤剂239
三、消毒剂241
四、黏合剂243
五、涂料244
六、家用杀(驱)虫剂245
七、其他家用化学品246
第二节 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248
一、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248
二、其他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252
第13章 环境因素与生殖发育健康255
第一节 环境因素与生殖发育健康概述255
一、环境因素255
二、生殖、发育和生殖健康255
三、环境因素影响生殖发育健康的特点256
四、环境致生殖发育毒性因子、致生殖发育危害的表现及条件256
第二节 生殖器官的发生、发育及调控256
一、男性生殖器官与精子的发生、发育及调控256
二、女性生殖器官与卵子的发生、发育及调控257
第三节 环境中生殖发育毒性因子致生殖发育障碍作用机制257
一、生殖发育毒性因子对生殖的影响257
二、生殖发育毒性因子对发育的影响257
第四节 几种主要环境因素对生殖发育健康的影响259
一、物理因素260
二、化学因素261
三、生物因素265
四、行为因素266
五、药物因素267
第五节 预防生殖发育障碍发生的措施270
一、一级预防(孕前干预)271
二、第二级预防(产前干预)272
三、第三级预防(出生后干预)272
第14章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73
第一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述273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273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274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特征274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275
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276
一、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根本原则277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277
三、应急保障277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278
五、应急终止280
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防制281
环境卫生学实习指导282
实习一大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282
实习二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284
实习三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286
实习四水样采集及水中“三氮”的测定290
实习五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296
实习六生化需氧量的测定299
实习七水中砷的测定303
实习八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量及需氯量的测定305
实习九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检验308
实习十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310
实习十一住宅设计卫生审查313
实习十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315
实习十三环境质量评价318
实习十四化妆品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318
参考文献321
英汉环境卫生学词汇322
附录325
附录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摘录)325
附录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摘录)326
附录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摘录)329
附录四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摘录)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