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大人 2008年 总第3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地大人 2008年 总第3辑](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1251174.jpg)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工作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332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丛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大人 2008年 总第3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辉煌地大2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学校迁汉办学33周年活动2
励精图治 铸就辉煌2
自信 自律 谦和 感恩4
我们是地大人 我们自豪6
踏寻杰出校友足迹 共谱地苑学子辉煌 “难忘地大岁月”报告会举行8
潜心学习 厚积薄发9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首批(1978级)硕士研究生返校 纪念邓小平同志为我校成立研究生部两次作出亲笔批示30周年10
缅怀如歌岁月 共谋美好未来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迁汉办学33周年座谈会召开11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迁汉办学33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举行13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14
我校师生踊跃捐款献爱心14
我校举行“情系灾区、众志成城、共度难关”捐款仪式15
关注科技服务防震救灾 提高公众防震自救技能 我校开展“抗震救灾系列学术报告会”16
我校师生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集体默哀17
留学澳洲的地大学子捐款支援四川灾区17
朝鲜留学生为地震灾区捐款17
我校对受灾地区同学进行生活补助17
张志教授等4人参加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18
“我们有爱——烛光祈福文艺演出”举行18
我校全体党员交纳“特殊党费”60多万元19
我校7人应邀继续参加汶川地震重建规划地质论证19
以鲜血维护师尊 用生命铸就师魂 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20
我校赴四川灾区慰问援建志愿者20
我校援建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地大希望小学21
科技赈灾行22
我校科技赈灾专家组抵达四川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2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会见我校赴川专家组一行22
我校科技赈灾专家组前往地震灾区赈灾23
中国地质调查局致信感谢我校4名同志为抗震救灾解译遥感数据24
中国地质调查局再次写来感谢信24
中国国土资源部写来感谢信25
教育管理25
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度十大新闻25
我校召开学院合并与学科专业调整大会26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27
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在汉部属院校教育学类研究生学术交流协作组成立27
深圳市党组副书记刘应力来我校访问28
金振民院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9
浙江省地勘局局长华宣奎一行来我校访问29
屠厚泽教授80华诞庆祝会召开29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理论研讨会 暨中国体育科学技术(学校体育)研究项目结题会在我校举行30
我校杰出人才与创新学术团队考核汇报会举行31
改革招生机制 我校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31
校长张锦高率队考察咸宁32
我校启动网上迎新系统33
我校校友工作研讨会召开33
第八届“全国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论坛”在我校召开34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写来感谢信34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正式对外营业35
“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35
我校与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签订合作协议36
郝翔当选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37
我校获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金1银37
张锦高当选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38
《地球科学》(中文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同时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38
我校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取得新成就 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获准建立38
屠厚泽教授设立奖学金39
殷鸿福院士与学子面对面39
弘扬大学精神 打造校园人文景观 我校举办“四重门”文化景观设计大赛39
“喻友旺”助学金颁发仪式举行40
我校举行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40
我校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1
我校获教育部2008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41
我校新增“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42
高山入选“留学报国贡献奖十大获奖人物”42
教学成果43
我校召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43
我校10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44
我校5个专业获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44
我校召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会议44
我校15个学科获湖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5
我校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45
郑建平、董海良分别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
陈琦丽、彭涛获湖北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46
我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周口店、北戴河地质实习站挂牌47
我校两教学团队晋升“国家级”48
我校9门课程分别获批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48
我校“变质地质学”入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8
我校两专业获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48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9
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入选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9
科技成果49
两项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9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49
一项目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
“中国演化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50
我校成立人权法研究所51
我校与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签署联合共建协议51
我校与武汉万邦公司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51
三期“211工程”建设及学校学科建设项目论证部署动员会召开52
发掘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潜能 “第七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召开5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认证53
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球表层空间 “第三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召开54
吴元宝教授获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54
我校惠州产学研基地揭牌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 我校获批资助项目54项 总经费2 431万元55
我校一项目获湖北省建设厅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55
我校获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最佳组织奖和最佳设计奖56
我校举行成秋明获克伦宾奖庆祝会56
《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2008)》被湖北省“两会”采用57
我校珠宝检测研发中心正式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57
刘勇胜获首届武汉青年科技奖58
我校一仪器获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58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信息化及软件通过鉴定58
我校4名博士后获首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59
李长安教授荣获“湖北省科技传播十大杰出人物”称号59
我校15个项目获湖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资助59
我校6个项目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60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验收60
我校6个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61
我校在华中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评比中获两个一等奖61
对外交流61
莫桑比克蒙达拉内大学基金会一行4人来我校访问61
匈牙利驻华大使库绍伊·山多尔先生一行来校访问62
我校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合作办学62
我校与朝鲜地质大学互赠礼物62
非洲国家驻华大使访问团访问我校63
我校参加第三届孔子学院大会63
学术交流64
地球科学学院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文化地理论坛64
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来汉作报告65
朱日祥院士来校作报告65
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66
著名恐龙研究专家徐星来校作报告66
康玉柱院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会67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杂志主编布赖恩·霍金斯博士一行来校访问68
生物治理矿产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 地球生物学研讨会召开68
畅谈宝石学新进展 促珠宝教育持续发展 2008年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全国珠宝教育研讨会召开69
王铁冠院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70
“深部找矿理论及关键技术”专题研讨会召开70
林为人教授、石井辉秋教授来校讲学71
“三峡库区基础地质进展及问题”研讨会召开71
ISICA 2008智能计算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召开71
体育健儿72
我校男子足球队获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湖北赛区)冠军72
我校学生陈金夺得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铜牌72
我校2005级学生何汉斌获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铜牌73
我校大学生男子舞龙队获国际龙狮精英赛金奖73
我校登山队成功登顶卓奥友峰73
我校大学生攀岩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4金2银4铜74
我校中长跑队在第四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中获佳绩74
我校获湖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2金4银1铜74
我校获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1金4银9铜74
第二篇 母校情怀76
一个难忘的元宵节76
总理与恩师77
“作为他的校友,我觉得非常自豪”78
为母校讴歌80
家宝接我进大学82
实习夯实事业路84
献给母校的歌87
周宗文校友诗一首88
回忆往事 感恩母校88
第三篇 校友文萃92
《地苑赤子——中国地质大学院士传略》读后感92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92
山水之风93
北斗高悬 精神永存93
撒下一片赤子之情94
业精于勤 奋斗不息95
伟大的地苑赤子96
地苑精华98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优秀事迹集《山花烂漫》第二集读后感99
生命的执着99
读《山花烂漫》有感100
看!地大:山花烂漫101
地大人的人生坐标在地球深处102
散文 诗词104
人人都可以创新104
求真何其难106
随想:困境心中的春风107
早期地大人的工作与生活109
重游西部故地111
大漠人生113
奥运精神在我家114
满江红 光阴没虚度116
第四篇 校友活动118
奥运火炬传递118
弘扬奥运会精神 展示地大人风采118
侯启军校友——点燃奥运火炬就像发现“地下宝藏”119
校友分会活动119
地大天津校友分会校友代表聚会并完成分会换届119
地大贵州校友分会筹备成立120
海南省校友分会召开2008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121
欢聚、抒情、祝福122
奉献辽河 心系地大 团结互助 共创未来123
畅叙校友深情 共商团结合作123
走访看望校友125
校友工作办公室同志暑期参加调研和校友走访活动125
副校长邢相勤带队看望校友126
校友报告126
聆听校友教诲 正确看待得失126
畅游网络 畅谈创业128
校友义举128
地大校友周宗文邀请贫困白内障复明者分享奥运激情128
地大校友周宗文捐款50万元 在灾区捐建一所“抗震春蕾学校”129
感恩母校 情系汶川130
学生社团活动130
首期地大校友优秀事迹宣传活动顺利开展130
爱与希望131
儒商地大话成长131
第五篇 校友风采134
人生坐标在地球深部134
山高人为峰137
红烛之风采140
超越自我站潮头144
幸福源自地层深处148
不断点燃油气发现的火炬151
干一行爱一行的地质人154
圆梦高原157
永葆激情 天道酬勤161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165
我的未来不是梦167
梦想在于行动 坚持赢得成功169
第六篇 校友捐赠174
校友年度捐赠1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年度捐赠活动实施办法174
金秋十月 学校收到第一批校友年度捐赠款175
两鬓苍苍度晚年 不忘母校培育情176
言传身教 传承美德176
“地大之家”携手感恩176
2008年地大校友会青海分会举行校友茶话会177
积小善 行大义177
校友捐款光荣榜178
其他捐赠182
展示世界古生物宝藏——辽西化石 张和捐赠化石专题展览开展仪式举行182
大型标本园建成 学校又添一独特景观183
校友办收到北京蔡慈校友捐赠184
“勘建072941班奖助学金”诞生了!184
感谢原矿产系021881、021882班同学为母校捐赠184
鲲鹏展翅 助学子翱翔185
相识30年 欢聚在母校185
感谢范兴运校友为母校捐赠著作185
感动30年186
第七篇 校园之窗190
教育科技及获奖190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190
2007年国优、省优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我校29篇研究生论文榜上有名190
罗冰洁同学获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三等奖190
我校授予袁复栋、丁晨两位同学“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190
我校获华中地区首届数学建模大赛1金2银191
我校6个参赛项目全部获湖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奖191
我校学子在“艺苑杯”湖北高校音乐专业比赛中获佳绩191
我校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92
第三届“Chemistry show——身边的化学”展演活动举行192
罗显刚、左仁广获首届“高校GIS新秀奖”192
我校获ACM/ICPC亚洲赛区预选赛合肥赛区银牌192
我校2008年数学建模竞赛再创佳绩193
我校20名同学入选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93
我校4名博士后获首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93
精神风貌194
我校4个班集体获湖北省先进班集体 18名学生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标兵194
曾维康同学入选教育部《2007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194
大学生朱立新主动参与灾区抢险194
5龄童落水被大学生救起 母亲专程赶到地大谢恩人195
我校2008年度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全面展开195
我校842名本科毕业生将到西部、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196
李宁同学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196
我校学子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196
巴东县绿葱坡镇水浒中心完全小学致信感谢我校4名大学生197
服务学生197
我校免费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97
我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成立197
武汉青年创业导航走进我校198
我校启动建立“校园总机”学生短信平台198
中俄班学生赴莫斯科大学求学198
学生活动199
党委书记郝翔与“李四光计划”学生座谈199
我校全面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
我校CUG队勇夺2008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1金2银2铜200
学子喜观神七发射 掌声和欢呼庆祝发射成功200
我校2008级工商管理硕士(MBA)秋季班举行开学典礼201
“子非鱼”戏剧社举行迎新专场演出202
我校纪念“一二·九”表彰大会暨演讲与辩论总决赛举行202
第八篇 校史展示204
中国地质大学大事记(1997—2000)204
第九篇 校友之家208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新年贺词208
校友工作研讨会召开及校友工作委员会成立208
完善校友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 促进学校工作发展209
在校友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2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2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2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工作委员会章程215
校友服务216
2008年捐资纪念树牌悬挂统计216
2008年《地大校友》电子刊物发送制度217
关于在“校友之家”网页宣传校友企业、校友业务的相关规定(试行)218
关于校友返校接待工作程序及安排的暂行办法218
校友返校聚会219
热烈欢迎校友们“五一”返回母校聚会219
母校,我们为您骄傲!220
热烈欢迎校友们“十一”期间回母校聚会221
我校隆重召开“十一”校友返校欢迎大会222
母校,我们爱您!224
感恩母校225
月圆之日 母校聚会 拳拳爱心 回报地大226
回母校地大看看227
感恩的心 感激的情228
贺信专栏228
祝贺张长森校友、郭公民校友荣任贺信228
热烈祝贺徐友灵校友荣获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29
热烈祝贺黄方方校友荣任贺信229
热烈祝贺王尚彦校友荣任贵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贵州省地震局局长229
热烈祝贺刘耀林校友荣获“国家教学名师”光荣称号229
热烈祝贺刘捷校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荣任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230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230
慰问信 倡议信231
致四川地大校友的慰问信231
地大四川校友目前都安然无恙231
致美国德克萨斯州地大校友的慰问信232
关于为李四光纪念馆捐赠标本的倡议信232
服务在校生233
“南望山下 难忘地大”233
红线连母校 责任重于山234
校友工作调研23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36
第十篇 媒体地大238
人民日报238
杨遵仪:一生寻找一颗“金钉子”238
大学生发明指纹式酒后禁驾器239
光明日报23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赈灾”见成效239
继承传统 内涵发展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24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地质教育之回顾241
中国教育报243
在遴选管理培养上下功夫243
在支教中与孩子共成长245
中国国土资源报246
定量预测评价:深部找矿必由之路246
地大软件平台再为“神舟”护航249
质量和特色是地质教育的生命线250
中国矿业报253
打造西部新兴地矿人才基地253
揭开地学世界的神秘面纱255
科技日报258
我国应加强地学高温高压研究258
科学时报259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自主研发出租车智能寻呼系统259
解放军报259
武警黄金部队着力提升国防生任职能力259
湖北日报260
和煦的温情260
“我们只是作出一小点贡献”260
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开放日,珠宝设计专业咨询成“香饽饽” 地震相关专业成报考热门261
我省两学子获评全国高校“栋梁之星”262
地大150位志愿者4年坚持支教偏远村庄小学263
楚天都市报264
地大科学家沙漠中建“火星基地”264
武汉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264
汶川地震震中为何不断“漫游”264
父进灾区 子传火炬265
幽默“老杜”讲高数266
地质勘查导报26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2名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到四川省就业的毕业生履约100%26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67
追踪古老生命的印迹26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英才工程”270
产学研结合培养地学人才271
中国地质大学发表SCI论文排地学学科第一273
地大校长张锦高:培养地学创新人才273
武汉晨报274
地大学子呼吁到灾区就业274
武汉晚报274
地大学生发明“绿色吸尘器”274
地大54名学生“带薪”管理同学275
大学生“泪天使”计划反哺家乡275
楚天金报276
初冬街头上演温情救助276
百余大学生上街擦皮鞋募捐276
中国教育新闻网27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工作推行ISO质量管理标准277
教育部网站278
举办“勤助学子风采展”展现贫困大学生全方位形象278
实施“寻找感动”计划 推进道德实践教育278
7项措施为西部培养地矿紧缺人才279
中国地质大学开展“五节”运动建节约型校园28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81
特别致谢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