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戏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当代戏曲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257794.jpg)
- 余从、王安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8006039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6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戏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新中国建立初期戏曲艺术的恢复、革新和发展(1949年——1957年)3
第一章 综述3
第一节 戏曲改革机构的设立与方针、政策的制定9
第二节 戏曲改革的丰收21
第三节 剧目贫乏与打破“清规戒律”26
第四节 舞台艺术的革新及其存在的问题32
第二章 作家作品(上)——传统戏的整理改编39
第一节 整理改编传统戏曲剧目的作法40
第二节 改编传统剧目的辉煌成果45
第三节 改编传统剧目的新发展67
第四节 《十五贯》的新突破79
第三章 作家作品(下)——新编古代戏与现代戏创作87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新编古代戏作品87
第二节 五十年代初现代戏作品95
第四章 戏曲表演106
第一节 全面净化表演中的丑恶舞台形象106
第二节 与剧目审定相应的表演改革109
第三节 从戏曲会演剧目看表演革新成就111
第四节 戏曲创演新水平119
第五章 戏曲导演126
第一节 戏曲导演制的建立130
第二节 戏曲导演的艺术实践133
第三节 当代导演理论的奠基147
第六章 戏曲音乐156
第一节 传统戏曲音乐的记录整理及地方戏音乐的发展157
第二节 现代戏音乐的实践及有关发展方向的争论164
第三节 对戏曲音乐的初步研究及戏曲音乐资料的出版171
第七章 戏曲舞台美术174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争论174
第二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戏曲舞台美术创作178
第八章 少数民族戏曲182
第一节 少数民族戏曲事业182
第二节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上)187
第三节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下)201
第九章 戏曲教育211
第一节 创立中等戏曲专业教育212
第二节 成人教育224
第三节 筹建中国戏曲学院228
第十章 戏曲理论与批评231
第一节 对戏曲改革和戏曲政策的研究231
第二节 开展积极的戏曲批评241
第三节 对古典名剧和戏曲史的研究246
第四节 资料积累和人才培养250
第十一章 戏曲的对外交流255
第一节 戏曲艺术走向世界的历程256
第二节 京剧艺术率先走向世界舞台267
第三节 地方戏艺术的对外交流275
第二编 “大跃进”以来戏曲艺术的曲折发展(1958年——1965年)283
第十二章 综述283
第一节 “大跃进”与“以现代戏为纲”284
第二节 “两条腿走路”的贯彻与“三者并举”的提出290
第三节 否定“三者并举”导致“一花独放”293
第十三章 作家作品(上)——现代戏创作297
第一节 1958年至60年代初期的现代戏297
第二节 60年代中期的现代戏308
第三节 现代戏创作的启示318
第十四章 作家作品(下)——历史剧创作与传统戏整理改编323
第一节 1958年至60年代中期的历史剧323
第二节 新编历史剧创作提供的经验336
第三节 1958年至60年代中期改编传统戏339
第四节 改编传统剧目的基本经验361
第十五章 戏曲表演364
第一节 现代戏演出的第二次热潮364
第二节 “两条腿走路”和“三者并举”指导下的舞台新貌370
第三节 60年代前期的戏曲舞台379
第十六章 戏曲导演391
第一节 导演职能的完善391
第二节 继承与革新401
第三节 成功的开拓411
第十七章 戏曲音乐414
第一节 50年代末的现代戏音乐创新414
第二节 60年代前期的戏曲音乐421
第三节 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实践与发展424
第十八章 戏曲舞台美术433
第一节 理论探讨433
第二节 创作实践437
第三节 越剧舞台美术特色441
第十九章 少数民族戏曲447
第一节 少数民族戏曲事业447
第二节 少数民族剧种454
第三节 少数民族戏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469
第二十章 戏曲教育478
第一节 戏曲学院的创立与停办478
第二节 中等戏曲教育在调整中前进485
第二十一章 戏曲理论与批评494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研究495
第二节 理论创见和理论建设505
第三节 从学术讨论到政治批判514
第二十二章 戏曲的对外交流523
第一节 扩展京剧艺术交流的地域523
第二节 更多的戏曲剧种走出国门526
第三节 多种形式的交流530
第三编 “文革”十年的戏曲(1966年——1976年)537
第二十三章 “样板戏”的艺术评价与理论谬误537
第一节 “样板戏”与“一花独放”538
第二节 “样板戏”创作与“样板戏”评价554
第三节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与缺憾失误558
第二十四章 舞台艺术的发展与局限576
第一节 表演艺术576
第二节 导演艺术594
第三节 音乐创作597
第四节 舞台美术622
余论 新时期戏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1976年10月——1998年12月)631
创作思想的解放和加强党的领导631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635
戏曲剧目的繁荣639
舞台艺术的发展646
戏曲理论建设649
人才的培养653
展望新世纪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