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教程
  • 石世奇,郑学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29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本章总结13

思考与练习14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17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经济思想17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18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思想22

本章总结26

思考与练习27

第二章 孔子28

第一节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28

第二节 孔子经济主张的出发点:人具有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30

第三节 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道德原则——“见利思义”32

第四节 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政策主张——惠民、富民36

第五节 孔子的其他经济思想40

本章总结42

思考与练习42

第三章 墨子43

第一节 墨子、墨者和《墨子》43

第二节 墨子的义利观46

第三节 墨子的“生财”思想48

第四节 墨子的“节用”思想53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经济思想55

本章总结57

思考与练习58

第四章 商鞅和齐法家59

第一节 战国前中期法家的两个派别59

第二节 商鞅和商君学派的历史观、名利论64

第三节 商鞅和商君学派的农战论65

第四节 商鞅和商君学派的事本禁末论68

第五节 齐法家的富国富民论70

第六节 齐法家的强本论和正地论71

第七节 齐法家的工商论74

本章总结76

思考与练习76

第五章 孟子77

第一节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77

第二节 人性论和义利观78

第三节 仁政思想和恒产论、井地论81

第四节 分工和劳心、劳力84

第五节 价格与价值86

本章总结87

思考与练习88

第六章 老子89

第一节 老子和道家的代表作《老子》89

第二节 无为与无欲90

第三节 理想社会94

本章总结97

思考与练习98

第七章 商家99

第一节 研究治生之学的商家99

第二节 商家的治生之学——商业经营之学102

第三节 治生之学——商业经营之学取得如此成就和西汉中叶以后衰落的原因106

本章总结111

思考与练习111

第八章 荀子和韩非112

第一节 战国后期的形势和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112

第二节 荀子的明分论115

第三节 荀子的富国论117

第四节 韩非的历史观和社会观122

第五节 韩非的经济政策主张124

本章总结129

思考与练习130

第二编 秦至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133

第一章 秦至西汉中叶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133

第一节 秦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经济政策133

第二节 西汉初至西汉中叶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与政策136

本章总结140

思考与练习140

第二章 陆贾、曹参和贾谊141

第一节 为西汉王朝初期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的陆贾、曹参141

第二节 从无为到有为转变中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贾谊144

本章总结148

思考与练习148

第三章 《管子·轻重》和轻重论149

第一节 轻重论的产生和《管子·轻重》的写成年代149

第二节 轻重论的经济目标151

第三节 轻重论的经济理论——轻重之学153

第四节 轻重论的实施手段和方法——轻重之术156

第五节 轻重论的性质、成就和局限性159

本章总结160

思考与练习161

第四章 司马迁162

第一节 在经济思想领域中“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162

第二节 司马迁的社会经济观和“善因论”163

第三节 司马迁在“治生之学”方面的成就166

本章总结169

思考与练习169

第五章 桑弘羊170

第一节 桑弘羊与汉武帝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170

第二节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175

第三节 桑弘羊的反对派:盐铁会议中的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179

本章总结183

思考与练习183

第三编 西汉晚期至隋统一前的经济思想187

第一章 西汉晚期至隋统一前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187

第一节 西汉晚期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187

第二节 东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188

第三节 魏晋之际至隋统一前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190

本章总结192

思考与练习193

第二章 王莽194

第一节 王莽新朝的浮沉194

第二节 王田制和禁奴196

第三节 对工商业及一些其他谋生活动的“六筦”1

第四节 对货币的频繁变更200

第五节 王莽经济思想的特点202

本章总结202

思考与练习203

第三章 王符、荀悦、仲长统204

第一节 东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204

第二节 王符及其“务本”论205

第三节 王符的“遏利”论和“浮侈”论206

第四节 王符的“爱日”论208

第五节 荀悦、仲长统对土地兼并的批判210

本章总结214

思考与练习214

第四章 傅玄、鲁褒215

第一节 魏晋时期经济思想的两个主要人物215

第二节 傅玄整顿屯田制的主张216

第三节 傅玄的其他经济观点和主张217

第四节 鲁褒笔下的“钱神”220

第五节 《钱神论》产生的历史条件223

本章总结224

思考与练习225

第五章 北魏均田制及其体现的经济思想226

第一节 北魏均田制和均田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条件226

第二节 北魏均田制的主要内容228

第三节 均田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229

第四节 均田制和均田思想对后代的影响232

本章总结233

思考与练习233

第六章 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234

第一节 地主家庭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234

第二节 治生之道——经营对象及其理论说明235

第三节 治生之理——对经营管理规律的探讨237

第四节 治生之策——经营管理方法的总结239

本章总结242

思考与练习242

第四编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思想245

第一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45

第一节 隋及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45

第二节 唐中叶至五代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46

本章总结248

思考与练习248

第二章 刘晏249

第一节 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奇特的代表人物249

第二节 古代的第一流理财能手251

第三节 刘晏理财活动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255

本章总结258

思考与练习258

第三章 陆贽259

第一节 唐代中叶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259

第二节 以“养民”为核心的田制、轻重、货币等思想260

第三节 陆贽的赋税思想263

本章总结267

思考与练习268

第四章 韩愈、李翱269

第一节 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的韩愈269

第二节 相生相养论——韩愈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270

第三节 六民论——韩愈独特的人口思想272

第四节 李翱及其《平赋书》274

本章总结276

思考与练习276

第五章 白居易277

第一节 关心社会经济问题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277

第二节 白居易考察经济问题的基本观点278

第三节 白居易的农本思想279

第四节 白居易的节用思想281

第五节 白居易的轻重思想282

本章总结284

思考与练习284

第五编 宋元时期的经济思想287

第一章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87

第一节 宋代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87

第二节 元代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289

本章总结291

思考与练习291

第二章 李觏292

第一节 北宋时期经济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李觏292

第二节 利欲论293

第三节 平土论295

第四节 去冗论297

第五节 轻重论300

第六节 富国之学的又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302

本章总结303

思考与练习303

第三章 王安石和司马光304

第一节 变法主帅王安石和变法反对派首领司马光304

第二节 王安石在财政经济方面推行的新法305

第三节 关于理财问题的两种对立观点308

第四节 关于摧抑兼并问题的论战312

第五节 在赋役制度改革方面的主要分歧314

本章总结315

思考与练习315

第四章 苏洵、苏轼316

第一节 苏洵及其田制论316

第二节 苏洵的“仕则不商”论319

第三节 苏轼的历史观和经济观320

第四节 苏轼的主要经济思想321

本章总结325

思考与练习325

第五章 沈括、周行己326

第一节 沈括——北宋士大夫中的奇才异能之士326

第二节 沈括的货币思想327

第三节 周行己的货币思想331

本章总结338

思考与练习338

第六章 朱熹339

第一节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339

第二节 以“天理”为核心的义利观和欲望论340

第三节 以“恤民”为核心的“省赋”思想341

第四节 “荒政”和“社仓”思想342

本章总结343

思考与练习343

第七章 叶适344

第一节 南宋功利之学的主要代表344

第二节 叶适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345

第三节 叶适的保富理论346

第四节 叶适对重本抑末教条的批判348

第五节 叶适的理财论349

本章总结351

思考与练习351

第八章 许衡、卢世荣、马端临352

第一节 许衡352

第二节 卢世荣355

第三节 马端临358

本章总结362

思考与练习363

第九章 宋元时期的纸币思想364

第一节 传统纸币思想的繁花盛开时期364

第二节 宋人对纸币问题的理论认识366

第三节 宋人论纸币的称提371

第四节 元人关于纸币发行和管理制度的设计375

本章总结378

思考与练习378

第六编 明至清代鸦片战争前的经济思想381

第一章 明至清代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381

第一节 明代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381

第二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384

本章总结387

思考与练习388

第二章 丘浚389

第一节 丘浚及其自为论389

第二节 “听民自便”的土地思想及其方案391

第三节 “民自为市”的商业和市场思想394

第四节 与自为论相适应的财政和货币思想397

本章总结399

思考与练习400

第三章 王守仁401

第一节 王守仁和他的“心学”401

第二节 王守仁的基本经济观点403

第三节 王守仁的经济政策主张406

本章总结409

思考与练习409

第四章 李贽410

第一节 明代异端思想的突出代表人物410

第二节 李贽的崇“私”论411

第三节 李贽论义利关系412

本章总结414

思考与练习415

第五章 黄宗羲416

第一节 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416

第二节 奇特的复井田方案418

第三节 减赋论420

第四节 工商皆本论422

第五节 废金银用钱钞论424

本章总结425

思考与练习426

第六章 王夫之427

第一节 17世纪中国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427

第二节 坚决维护土地私有制的“恒畴”论428

第三节 “减赋节役”的赋役论431

第四节 抑商与安商的两种互相矛盾态度435

本章总结436

思考与练习437

第七章 唐甄438

第一节 明清之际又一位有明显启蒙主义色彩的思想家438

第二节 唐甄的“富民论”及其主要特点439

第三节 富民的两大主要障碍442

本章总结445

思考与练习445

第八章 颜元、李塨446

第一节 颜元、李塨和颜李学派446

第二节 颜元、李塨的土地制度思想448

第三节 颜元、李塨对商品、货币经济的态度452

本章总结454

思考与练习455

第九章 王源456

第一节 颜李学派中经济思想卓异的人物456

第二节 “有田者必自耕”——王源的田制思想457

第三节 公私皆利——王源的货币思想460

第四节 “本宜重,末亦不可轻”——王源的重商思想462

本章总结465

思考与练习466

第十章 蓝鼎元467

第一节 终沉下僚的“经世良材”蓝鼎元467

第二节 庶民、百工通功易事论468

第三节 开放对外贸易的思想470

第四节 开发台湾的经济主张473

本章总结475

思考与练习476

第十一章 洪亮吉477

第一节 中国封建时代人口思想的最活跃时期477

第二节 洪亮吉在人口问题上的悲观思想479

本章总结485

思考与练习485

第十二章 龚自珍、包世臣486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一批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486

第二节 龚自珍487

第三节 包世臣492

本章总结495

思考与练习495

第十三章 王瑬、许楣等496

第一节 王瑬496

第二节 许楣、许梿等对王瑬的驳斥501

本章总结506

思考与练习506

第十四章 明清时期的地主治生之学507

第一节 明代家训中的地主治生之学507

第二节 张履祥“稼穑为先”的治生之道512

第三节 张履祥的治生之理和治生之策514

第四节 张英以“保田产”为核心内容的治生之学517

第五节 地主治生之学的没落521

本章总结522

思考与练习523

后记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