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单霁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41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吴良镛1
绪论1
0.1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面临危机2
0.2相关方面的探索历程及发展动态3
0.2.1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发展4
0.2.2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进步5
0.3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文献综述7
0.4基本理论与方法10
0.4.1“广义建筑学”与“融贯的综合研究”10
0.4.2历史性城市保护中的“有机更新”理论11
0.4.3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指导下的战略研究12
0.4.4“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12
0.4.5研究的基本方法13
0.5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4
上篇 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19
第1章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形势与问题19
1.1文化遗产保护遭遇“危险期”20
1.2文化遗产面临诸多生存危机23
1.2.1文化遗产本体屡遭损毁与亵渎23
1.2.2盲目的开发建设割断历史文脉24
1.2.3“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盛行24
1.2.4“保护性破坏”案件逐年增多25
1.2.5以单体保护取代整体环境保护26
1.2.6商业化开发造成持久负面影响27
1.2.7超负荷旅游破坏历史文化空间27
1.2.8不合理定位改变历史地段环境28
1.3历史性城市保护状况持续恶化29
1.3.1“以旧城为中心发展”破坏历史性城市环境29
1.3.2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改变历史城区格局36
1.3.3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摧毁历史街区肌理43
第2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现状57
2.1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58
2.1.1早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58
2.1.2《世界遗产公约》的共识61
2.1.3近年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63
2.2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73
2.2.1早期文物保护理念的形成73
2.2.2多层次文物保护体系的建立76
2.2.3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79
第3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与发展趋势95
3.1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96
3.1.1文化遗产见证城市生命历程96
3.1.2文化遗产保障城市文化延续97
3.1.3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健康发展99
3.2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101
3.2.1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深化101
3.2.2文化遗产保护外延的扩展104
中篇 城市文化建设的探索与追求121
第4章 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121
4.1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122
4.1.1信息化加快现代信息传播122
4.1.2城市化引发城市建设高峰124
4.1.3全球化伴随文化霸权主义125
4.2城市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127
4.2.1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现实困境127
4.2.2地域文化保护面临严峻挑战128
4.2.3文化多样性面临生态危机130
4.3城市文化特色存在的问题131
4.3.1“无地方性”城市空间大量增加131
4.3.2“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132
4.3.3城市规划缺少对文化特色维护133
4.3.4建筑设计缺乏对文化内涵理解134
4.3.5城市建设忽视对文化肌理的尊重134
4.3.6注重使用功能而忽视精神追求135
4.4城市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136
4.4.1城市建筑文化的粗鄙化倾向136
4.4.2城市景观设计的浅薄化倾向137
4.4.3城市历史传统的虚拟化倾向137
4.4.4城市消费观念的奢华化倾向138
4.4.5城市休闲方式的低俗化倾向139
4.4.6城市娱乐活动的商品化倾向140
第5章 国际社会关于城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147
5.1共同的理想追求与不同的探索道路148
5.1.1古代理想城市模式的追求与探索148
5.1.2近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实践150
5.1.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争论152
5.2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154
5.2.1“功能城市”的宣言:《雅典宪章》154
5.2.2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挑战与反思156
5.2.3城市人文生态理念的构建与发展158
5.2.4《马丘比丘宪章》对功能城市的反思159
5.3国际社会新的共识与新的行动纲领160
5.3.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认知与共识161
5.3.2人类基本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新追求163
5.3.3“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坚守与维护164
5.3.4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更新166
5.3.5《北京宪章》与《北京宣言》的诞生168
第6章 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发展要求181
6.1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182
6.1.1城市文化建设保存城市记忆182
6.1.2城市文化建设决定城市品质183
6.1.3城市文化建设展示城市风貌184
6.1.4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精神185
6.1.5城市文化建设支撑城市发展186
6.2城市文化特色与文化城市建设187
6.2.1城市文化特色的发掘与认知187
6.2.2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持与维护190
6.2.3城市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弘扬194
6.2.4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与营造196
6.3城市文化环境与文化城市建设200
6.3.1城市要关注“文化生态保护”200
6.3.2城市要讲述“自己的故事”202
6.3.3城市要培育“健康市民文化”205
6.3.4城市要改善“公共文化服务”207
下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转型221
第7章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221
7.1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转变与进步222
7.1.1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为宽广222
7.1.2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为综合224
7.1.3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为深刻225
7.1.4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226
7.2建立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228
7.2.1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整体的观念”228
7.2.2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价值231
7.2.3变“少数的抗争”为“共同的努力”233
7.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建设237
7.3.1加大摸清文化遗产资源力度237
7.3.2加快文化遗产法制和规划进程240
7.3.3加强文化遗产科技和人才建设242
第8章 从“大规模改造”走向“有机更新”255
8.1“以旧城为中心发展”到“发展新区,保护旧城”256
8.1.1“发展新区,保护旧城”的不懈探索256
8.1.2破解“摊大饼”与“中心聚焦”困境259
8.1.3核心“有机疏散”与区域“重新集中”261
8.2“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264
8.2.1历史城区保护的反思与探索264
8.2.2“整体保护”突出历史城区特色266
8.2.3增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活力268
8.3“危旧房改造”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270
8.3.1对小规模渐进式整治方式的探索271
8.3.2“有机更新”理论的确立与实践272
8.3.3实现“有机更新”的各项措施274
第9章 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93
9.1新的世纪,城市文化从幕后走向前台294
9.1.1“文化之都”活动注入城市活力294
9.1.2“城市复兴”彰显城市文化的贡献296
9.1.3澳门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城市名片298
9.1.4“中华文化枢纽工程”创意的启示299
9.2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301
9.2.1科学发展观指引城市文化建设301
9.2.2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304
9.2.3城市文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方向307
9.2.4“文化规划”实现城市长远目标309
9.3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312
9.3.1“城市定位”与城市文化关注焦点312
9.3.2“城市黄金时代”与城市发展方向转型314
9.3.3“城市世纪”与“文化城市”的提出316
9.3.4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318
第10章 结论325
10.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综述326
10.2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与辩证思考328
10.2.1关于遗产大国与遗产强国的思考328
10.2.2关于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的思考329
10.2.3关于政府保护与全民保护的思考330
10.2.4关于有效保护与积极保护的思考331
10.2.5关于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思考332
10.2.6关于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的思考333
10.2.7关于文化定位与文化复兴的思考334
10.2.8关于城市时代与文化时代的思考335
10.3文化遗产保护有价值与创新的研究工作336
10.3.1对在我国诞生的国际文件的归纳336
10.3.2对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的研究337
10.3.3对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特征的阐释338
10.3.4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的建议338
10.3.5对相关学科的“融贯的综合研究”339
10.3.6对“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探索340
附录343
附录A 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344
附录B 从原生东方到兼容并蓄——中华文明发展初探358
参考文献366
后记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