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 王兆安,张明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5571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73页
  • 文件大小:278MB
  • 文件页数:1098页
  • 主题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手册 ;电子设备-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3版出版说明7

第2版前言7

第1版前言7

电力电子工程师的历史机遇7

第1章 设计常用标准资料7

1.1 电力电子技术术语7

1.1.1 一般术语7

1.1.2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型式8

1.1.3 电力电子开关和交流电力电子控制器9

1.1.4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元件10

1.1.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路和电路单元11

1.1.6 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12

1.1.7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性能16

1.1.8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特性曲线19

1.1.9 稳定电源19

1.2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字母符号20

1.2.1 常用下角标及含义20

1.2.2 电力电子设备特性常用符号及含义21

1.2.3 电力电子器件常用符号23

1.3 标准数据23

1.3.1 优先数及优先数系23

1.3.2 标准电压25

1.3.3 标准电流26

1.3.4 标准频率26

1.4 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条件27

1.4.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27

1.4.2 正常使用电气条件28

1.4.3 非正常使用条件31

1.4.4 海拔的影响31

1.5 变流器电联结及端子的标志代号32

1.6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标准38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额定值、特性和使用导则46

2.1 概述46

2.2 普通整流二极管和普通晶闸管46

2.2.1 分立器件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46

2.2.2 模块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51

2.2.3 额定值和特性54

2.2.4 按额定值和特性的使用导则60

2.3 部分派生晶闸管62

2.3.1 快速晶闸管62

2.3.2 双向晶闸管63

2.3.3 逆导晶闸管64

2.3.4 光控晶闸管64

2.4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64

2.4.1 静态特性64

2.4.2 动态特性65

2.4.3 使用要点66

2.5 电力晶体管(GTR)66

2.5.1 结构和特点66

2.5.2 额定值和特性67

2.5.3 使用要点67

2.6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MOSFET)70

2.6.1 结构和特点70

2.6.2 额定值和特性72

2.6.3 安全工作区73

2.6.4 使用要点73

2.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74

2.7.1 结构与工作原理74

2.7.2 额定值和特性75

2.7.3 安全工作区.77

2.7.4 特性曲线80

2.7.5 栅极驱动82

2.7.6 并联运行83

2.7.7 驱动感性负载的功率电路设计84

2.8 智能功率模块(IPM)85

2.8.1 结构和特点85

2.8.2 额定值、特性和工作条件86

2.8.3 自保护功能89

2.9 快速恢复二极管91

2.9.1 额定值和特性91

2.9.2 使用要点92

2.10 电力电子器件的热设计和常用散热器93

2.10.1 结温的计算和热阻计算93

2.10.2 常用冷却方式及使用条件98

2.10.3 散热器的使用条件100

2.10.4 常用国产散热器101

参考文献110

第3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111

3.1 概述111

3.2 晶闸管的移相触发器111

3.2.1 晶闸管对移相触发器的要求及一般移相触发器的技术指标111

3.2.2 常用的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112

3.2.3 脉冲功放、隔离、整形及其典型电路119

3.2.4 多个晶闸管串联或并联应用的电子式脉冲隔离匹配器121

3.3 双向晶闸管触发器122

3.3.1 双向晶闸管移相控制的特殊性122

3.3.2 KJ006—双向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122

3.3.3 KJ008—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器集成电路124

3.4 GTO晶闸管的门极控制技术125

5.4.1 GTO晶闸管要求的门极控制信号波形125

3.4.2 影响门极控制技术的关键因素126

3.4.3 GTO晶闸管的典型门极控制电路举例127

3.4.4 HL301A—GTO晶闸管门极驱动器控制集成电路129

3.4.5 硬驱动—GTO晶闸管门极驱动技术的革命化进步130

3.5 触发器的抗干扰技术134

3.6 电力晶体管(GTR)的基极驱动135

3.6.1 GTR基极驱动电路的重要性135

3.6.2 GTR对基极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135

3.6.3 GTR的集成基极驱动电路135

3.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栅极驱动139

3.7.1 IGBT栅极驱动的特殊问题139

3.7.2 IGBT的集成栅极驱动器142

3.8 MOSFET的栅极驱动149

3.8.1 高速MOSFET驱动器设计的要求149

3.8.2 集成MOSFET栅极驱动器150

3.9 电力电子设备常用传感器及变换器161

3.9.1 霍尔集成传感器161

3.9.2 真有效值AC/DC变换器166

3.9.3 霍尔集成变送器168

3.9.4 温度传感器169

3.9.5 速度变换器171

3.9.6 电压变换器173

3.9.7 电流变换器174

3.10 通用控制器176

3.10.1 调节器的基本电路176

3.10.2 速度(电压)调节器179

3.10.3 电流调节器182

3.10.4 给定积分器188

3.10.5 电流截止器191

3.10.6 数字调节器191

参考文献192

第4章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串并联技术194

4.1 电力电子器件的串联技术194

4.1.1 串联器件的稳态均压194

4.1.2 串联器件的瞬态均压194

4.1.3 器件串联臂串联器件数的确定195

4.1.4 串联晶闸管的末级触发电路195

4.1.5 串联器件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197

4.1.6 GTO晶闸管的串联技术198

4.1.7 IGBT的串联199

4.2 电力电子器件的并联技术200

4.2.1 电力电子器件直接并联时的均流200

4.2.2 并联器件的强迫均流202

4.2.3 器件并联支路数的确定203

4.2.4 GTO晶闸管的并联技术204

4.2.5 MOSFET及IGBT的并联205

4.3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并联技术207

4.3.1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联207

4.3.2 电力电子装置的并联208

参考文献212

第5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213

5.1 常见故障类型及保护方法213

5.1.1 概述213

5.1.2 过电流保护213

5.1.3 过电压保护214

5.1.4 电压电流变化率的抑制—缓冲电路216

5.1.5 过热保护218

5.2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保护218

5.2.1 晶闸管(SCR)的保护218

5.2.2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的保护219

5.2.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保护220

5.2.4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保护221

5.2.5 器件的集成保护221

5.3 电力电子电路的保护223

5.3.1 整流电路故障223

5.3.2 整流电路短路电流计算223

5.3.3 整流电路快熔保护225

5.3.4 整流电路电子保护226

5.3.5 逆变电路故障227

5.3.6 逆变电路过电流保护228

5.3.7 逆变电路过电压保护229

5.3.8 逆变电路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的协调230

5.4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231

5.4.1 保护设计的原则231

5.4.2 主电路常规保护与连锁232

5.4.3 控制电路保护与综合232

5.4.4 设备智能监测与保护234

参考文献235

第6章 变流电路基本概念及主电路参数计算237

6.1 不可控整流器237

6.1.1 计算基础237

6.1.2 整流器的电联结型式238

6.1.3 基本整流电路(换相组)244

6.1.4 换相组的串联246

6.1.5 换相组的并联247

6.1.6 12脉波整流电路250

6.1.7 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计算250

6.1.8 非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的修正250

6.1.9 变流变压器及其主要电参数之间的关系253

6.1.10 相间变压器电参数之间的关系255

6.2 相控整流器261

6.2.1 相位控制261

6.2.2 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61

6.2.3 不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62

6.2.4 不均匀联结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63

6.2.5 相控整流器的直流电流在电阻-电感负载下保持连续的临界条件270

6.2.6 电网换相逆变器(有源逆变器)272

6.3 负载换相逆变器274

6.3.1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274

6.3.2 串联谐振型逆变器277

6.3.3 电动机反电动势换相逆变器282

6.4 自换相逆变器289

6.4.1 电压型自换相逆变器289

6.4.2 电流型自换相逆变器301

参考文献308

第7章 电力电子设备性能数据的计算309

7.1 电力电子设备的损耗309

7.1.1 损耗项目309

7.1.2 损耗计算方法309

7.2 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312

7.2.1 效率计算312

7.2.2 效率测试的数据处理312

7.2.3 效率计算示例314

7.3 电力电子设备的直流电压调整率315

7.3.1 固有直流电压调整率316

7.3.2 总直流电压调整率317

7.3.3 三相均匀桥式变流器直流电压调整率的简化计算方法318

7.3.4 变流器作串并联运行时的直流电压调整率319

7.3.5 直流电压调整率计算示例319

7.4 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321

7.4.1 基波因数321

7.4.2 位移因数(基波功率因数)322

7.4.3 总功率因数325

7.4.4 自换相逆变器的功率因数325

7.4.5 功率因数计算示例326

7.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327

7.5.1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电网的干扰327

7.5.2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通信系统的干扰333

7.5.3 电力电子设备的抗电网干扰339

7.5.4 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的兼容性估计341

参考文献344

第8章 常用整流设备345

8.1 电解和直流电弧炉用整流器345

8.1.1 电解用整流器的应用特点和联结型式的选择345

8.1.2 并联器件的均流350

8.1.3 整流器的防磁352

8.1.4 冷却方式352

8.1.5 母线选用和布置352

8.1.6 户外大型变压整流器354

8.1.7 直流电弧炉直流电源356

8.2 同步电机励磁用整流器357

8.2.1 同步电动机励磁用整流器357

8.2.2 同步发电机励磁用整流器360

8.2.3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365

8.3 蓄电池充电用整流器366

8.3.1 蓄电池充电的类型和对充电用整流器的要求366

8.3.2 蓄电池充放电用晶闸管整流器367

8.3.3 快速充电用晶闸管整流器368

8.3.4 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369

8.4 电镀用整流器373

8.4.1 电镀用整流器的负载特点及运行要求373

8.4.2 电镀用整流器的运行控制方式373

8.4.3 电镀用整流器的联结型式374

8.4.4 水冷却方式电镀用整流器的结构特点378

8.5 高稳定度稳流器379

8.5.1 概述379

8.5.2 基准电源379

8.5.3 电流传感器件380

8.5.4 整流电路选择及滤波电路参数设计381

8.5.5 晶闸管稳流器382

参考文献386

第9章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388

9.1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设计要点388

9.1.1 明确生产机械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要求388

9.1.2 拟定直流调速系统方案388

9.1.3 计算、选择主电路电气设备390

9.1.4 计算、选择闭环控制电路及接口390

9.2 直流调速系统的品质指标390

9.2.1 系统稳态指标390

9.2.2 动态指标392

9.3 负载类型393

9.3.1 尖峰负载393

9.3.2 偶尔出现过载的稳定负载393

9.3.3 重复负载394

9.3.4 电流轮廓曲线394

9.3.5 标准工作制(负载等级)395

9.4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常用方案395

9.4.1 常用整流电路395

9.4.2 常用可逆电路397

9.4.3 可逆电路的控制方式397

9.5 主电路计算与选择416

9.5.1 整流变压器及交流进线电抗器参数计算416

9.5.2 晶闸管额定参数的选择419

9.5.3 快速熔断器的选择419

9.5.4 直流平波电抗器和环流电抗器的计算420

9.5.5 过电压保护元件—压敏电阻423

9.6 闭环控制电路参数计算及选择424

9.6.1 闭环控制的概念424

9.6.2 调节对象传递函数425

9.6.3 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425

9.6.4 双环(电流-速度)系统计算实例432

9.7 数字调节系统433

9.7.1 基础知识433

9.7.2 数字PID调节436

9.8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438

9.8.1 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438

9.8.2 SIMOREGK6RA24调速装置439

9.8.3 6KDV300系列直流传动装置444

9.8.4 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449

参考文献451

第10章 交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452

10.1 交流电动机系统概述452

10.1.1 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和类型452

10.1.2 变极调速452

10.1.3 定子调压调速452

10.1.4 转子串电阻调速453

10.1.5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453

10.1.6 变频调速453

10.1.7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454

10.2 软起动器454

10.2.1 概述454

10.2.2 采用软起动器的优点455

10.2.3 软起动器与其他几种电动机起动方式的比较455

10.2.4 适合软起动器应用的普通负载一览456

10.2.5 软起动器的运行456

10.2.6 应用举例458

10.3 调压调速461

10.3.1 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461

10.3.2 调压调速的功率损耗461

10.3.3 调压调速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62

10.4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462

10.4.1 晶闸管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及其参数计算462

10.4.2 采用PWM方式的电压型变频器463

10.4.3 高电压变频器467

10.5 交-直-交电流型变频器469

10.5.1 晶闸管电流型变频器469

10.5.2 采用PWM方式的电流型变频器469

10.6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网与电动机的影响470

10.6.1 交-直-交变频器网侧谐波及功率因数470

10.6.2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影响471

10.6.3 交-直-交变频器的抗干扰472

10.7 交-交变频器472

10.7.1 交-交变频器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472

10.7.2 交-交变频器主电路参数计算473

10.8 串级调速系统474

10.8.1 串级调速的主电路方案475

10.8.2 调速范围与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转子电压之间的关系475

10.8.3 功率因数和效率476

10.8.4 起动方式选择476

10.8.5 主要参数计算与选择477

10.9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系统478

10.9.1 概述478

10.9.2 无换向器电动机的换相控制479

10.9.3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装置主电路479

10.9.4 交-直-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80

10.9.5 交-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81

10.9.6 交-交电压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82

10.10 常用的交流电动机控制方案482

10.10.1 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82

10.10.2 矢量变换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83

10.10.3 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83

10.10.4 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调速系统484

参考文献484

第11章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装置485

11.1 概述485

11.2 新型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485

11.2.1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486

11.2.2 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490

11.2.3 电子注入增强型栅极晶体管(IEGT)493

11.3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流主电路拓扑结构494

11.3.1 多电平结构及其基本特点494

11.3.2 单元级联式H桥多电平变流器496

11.3.3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变流器497

11.3.4 电容跨接式多电平变流器499

11.3.5 电流型变流器499

11.3.6 改进型和混合型多电平变流器结构501

11.3.7 各种变流拓扑结构比较503

11.4 多电平变流器调制技术505

11.4.1 多电平正弦载波PWM505

11.4.2 多电平空间矢量PWM508

11.4.3 多电平特定谐波消除PWM(SHEPWM)511

11.4.4 单周期控制PWM512

11.5 可靠性及适应性512

11.5.1 故障的类型及机理513

11.5.2 安全工作区516

11.5.3 适应性517

参考文献518

第12章 牵引变流器519

12.1 牵引负载及其对变流器的特殊要求519

12.1.1 牵引负载的类型519

12.1.2 牵引负载的运行特性519

12.1.3 牵引电动机的运行特点519

12.1.4 牵引负载电气传动系统供电电源的运行特性521

12.2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524

12.2.1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应用524

12.2.2 各类牵引变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24

12.3 直流电力机车用晶闸管变流器设计举例527

12.3.1 机车牵引特性和主要参数527

12.3.2 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528

12.3.3 控制系统设计原理533

12.3.4 装置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及其抑制对策535

12.4 牵引负载用直流斩波器结构设计536

12.4.1 直流斩波器的分类和应用536

12.4.2 牵引负载常用直流斩波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537

12.4.3 牵引负载用斩波器主电路设计计算540

12.5 交流牵引传动变流器546

12.5.1 交流牵引电动机的类型和特性547

12.5.2 交流牵引变流系统547

12.6 牵引负载电网运行质量的改善552

12.6.1 牵引负载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影响552

12.6.2 改善牵引供电电网质量的方法552

参考文献554

第13章 感应加热用电源设备555

13.1 概述555

13.2 含晶闸管并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556

13.2.1 基本结构556

13.2.2 频率跟踪557

13.2.3 并联逆变电路的起动559

13.2.4 并联逆变电路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562

13.2.5 电源的控制563

13.2.6 逆变主电路参数选择567

13.3 含晶闸管串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569

13.3.1 全桥式电路569

13.3.2 半桥式电路570

13.4 中频加热电源负载感应器计算571

13.4.1 负载感应器的等效电路571

13.4.2 负载等效电路参数571

13.4.3 N匝感应器的参数572

13.4.4 感应器参数计算实例572

13.4.5 电源频率和功率的选择573

13.5 中频加热电源设计实例574

13.6 含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晶闸管超音频加热电源575

13.6.1 倍频式逆变电路特点575

13.6.2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原理分析576

13.6.3 主电路电量计算578

13.6.4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特点580

13.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超音频电源580

13.7.1 含串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581

13.7.2 含并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582

13.8 电力MOSFET高频加热电源583

13.8.1 电路结构583

13.8.2 逆变电路运行模式的选择584

13.8.3 逆变控制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和定角电路584

13.9 SIT高频加热电源585

13.9.1 电路结构585

13.9.2 缓冲电路586

13.9.3 驱动电路586

参考文献587

第14章 交流电力控制器588

14.1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588

14.1.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589

14.1.2 触发控制电路595

14.1.3 控制特性、选择电路及其应用599

14.2 晶闸管交流调功器601

14.2.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601

14.2.2 控制电路设计要点603

14.2.3 保护电路设计要点606

14.2.4 感性负载调功器607

14.2.5 使用要点608

14.3 晶闸管交流电力电子开关608

14.3.1 主电路和工作原理609

14.3.2 控制电路610

14.3.3 保护电路612

参考文献617

第15章 开关电源618

15.1 概述618

15.1.1 开关电源的基本概念618

15.1.2 开关电源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618

15.1.3 开关电源的分类619

15.1.4 开关电源的技术要点620

15.2 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620

15.2.1 非隔离型电路620

15.2.2 隔离型电路623

15.2.3 软开关电路627

15.3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630

15.3.1 建模和分析630

15.3.2 控制方式631

15.3.3 并联均流技术634

15.4 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636

15.4.1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7

15.4.2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9

15.4.3 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40

15.5 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分析640

15.5.1 输入参数640

15.5.2 输出参数641

15.5.3 电磁兼容性能指标642

15.5.4 其他指标642

15.6 主电路设计642

15.6.1 主电路的选型642

15.6.2 硬开关与软开关电路的选择642

15.6.3 正激、推挽、半桥和全桥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643

15.6.4 反激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648

15.7 控制和保护电路设计649

15.7.1 驱动电路649

15.7.2 调节器电路650

15.7.3 并机均流电路650

15.7.4 保护电路650

15.7.5 PWM控制电路651

15.8 热设计和结构设计655

15.8.1 开关器件的热设计655

15.8.2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热设计656

15.8.3 机箱结构的设计656

15.9 电磁兼容设计656

15.9.1 降低电磁干扰657

15.9.2 降低电磁敏感性658

参考文献658

第16章 焊机电源659

16.1 焊机电源分类659

16.2 弧焊电源的电弧特性及基本要求959

16.2.1 焊接电弧的电特性659

16.2.2 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660

16.3 逆变式弧焊电源665

16.3.1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分类665

16.3.2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基本原理665

16.3.3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外特性666

16.3.4 晶闸管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原理分析671

16.3.5 IGBT逆变式弧焊电源的主电路工作原理674

16.3.6 逆变式弧焊电源电力电子器件的选择和保护675

16.4 电阻焊电源680

16.4.1 电阻焊电源的特性680

16.4.2 电阻焊机的基本参数681

16.4.3 电阻焊电源的暂态过程682

16.4.4 逆变式直流电阻焊电源684

16.5 焊机电源噪声干扰及其抑制措施688

16.5.1 焊机电源噪声干扰的产生688

16.5.2 焊机电源的干扰抑制689

参考文献695

第17章 不间断电源696

17.1 概述696

17.1.1 UPS概况696

17.1.2 UPS技术的发展697

17.1.3 UPS的分类698

17.1.4 UPS使用的标准699

17.2 UPS的工作原理700

17.2.1 后备式UPS700

17.2.2 双变换在线式UPS700

17.2.3 在线互动式UPS701

17.2.4 Delta变换式UPS702

17.2.5 典型UPS性能对比703

17.3 UPS的性能指标704

17.3.1 UPS的输入指标704

17.3.2 UPS的蓄电池指标704

17.3.3 UPS的输出指标704

17.3.4 UPS的其他指标705

17.3.5 集中监控和网管功能706

17.4 UPS的组成和设计706

17.4.1 蓄电池706

17.4.2 整流充电器709

17.4.3 静止逆变器710

17.4.4 逆变市电转换电路718

17.5 UPS的可靠性和并联运行控制技术720

17.5.1 “冗余式”UPS供电系统结构720

17.5.2 大容量UPS的模块化设计722

17.5.3 UPS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技术723

17.6 UPS的发展趋势725

17.6.1 高频化725

17.6.2 智能化725

17.6.3 网络化726

17.7 UPS的选型和使用维护726

17.7.1 UPS的选型726

17.7.2 UPS的使用和维护727

17.7.3 著名UPS厂商及其产品728

参考文献729

第18章 照明电力电子技术730

18.1 概述730

18.1.1 镇流技术发展现状730

18.1.2 照明系统的网络化控制734

18.2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735

18.2.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737

18.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739

18.3 逆变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751

18.3.1 全桥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751

18.3.2 半桥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754

18.3.3 谐振式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755

18.4 磁技术755

18.5 高压发生技术757

18.5.1 对高压启动电路的要求759

18.5.2 谐振高压启动方式760

18.5.3 附加高压脉冲的启动电路方式760

18.6 气体放电灯的镇流技术762

18.6.1 荧光灯电子镇流技术762

18.6.2 低压钠灯电子镇流技术765

18.6.3 紫外线灯电子镇流技术769

18.6.4 高压钠灯电子镇流技术770

18.6.5 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技术774

18.6.6 气体放电灯调光方法777

18.7 电子镇流器中的电磁兼容技术777

18.8 电子镇流器可靠性设计780

18.8.1 镇流器性能与可靠性的折中设计780

18.8.2 启动阶段的安全隐患781

18.8.3 过渡过程的可靠性设计782

18.9 半导体照明技术782

18.9.1 半导体照明的发展782

18.9.2 高亮度LED及其封装技术784

18.9.3 LED照明驱动技术787

18.9.4 白光LED的并联和串联驱动792

18.9.5 白光LED的驱动芯片795

18.9.6 LED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探讨798

18.9.7 LED散热技术800

18.9.8 LED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804

18.9.9 提高光发射效率的方法805

18.9.10 小结805

18.10 照明网络控制系统806

18.10.1 传统自动照明系统控制方法及其不足和网络化的优势806

18.10.2 网络化照明的意义806

18.10.3 常用网络化照明系统的种类和特点806

18.10.4 网络化照明发展趋势807

参考文献808

第19章 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811

19.1 概述811

19.1.1 无功功率的影响和补偿811

19.1.2 谐波及其抑制812

19.2 同步调相机和并联电容器815

19.2.1 同步调相机815

19.2.2 并联电容器815

19.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817

19.3.1 T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817

19.3.2 TS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819

19.3.3 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820

19.3.4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设计示例821

19.3.5 静止无功发生器823

19.4 无源滤波器826

19.4.1 大容量整流站的特征谐波826

19.4.2 LC滤波器的结构827

19.4.3 LC滤波器的设计准则828

19.4.4 单调谐滤波器的设计829

19.4.5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832

19.5 有源电力滤波器832

19.5.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832

19.5.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833

19.5.3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834

参考文献838

第20章 电磁器件839

20.1 概述839

20.1.1 电磁器件的特点和基本概念839

20.1.2 各种结构类型的计算公式839

20.1.3 计算公式的应用846

20.2 整流(变流)变压器的设计847

20.2.1 用途和特点847

20.2.2 主要技术参数848

20.2.3 结构特征848

20.2.4 设计程序和计算实例852

20.3 饱和电抗器的设计计算856

20.3.1 用途与分类856

20.3.2 联结型式856

20.3.3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856

20.3.4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858

20.3.5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858

20.3.6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860

20.3.7 饱和电抗器的计算实例860

20.4 相间变压器的设计计算862

20.4.1 用途和分类862

20.4.2 基本关系862

20.4.3 150Hz相间变压器862

20.4.4 300Hz相间变压器864

20.4.5 相间变压器的计算实例866

20.5 平波电抗器的设计计算867

20.5.1 平波电抗器的参数计算867

20.5.2 平波电抗器的结构设计867

20.5.3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程序868

20.5.4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实例870

20.6 均流电抗器的设计计算870

20.6.1 用途和分类870

20.6.2 均流电抗器的铁心结构871

20.6.3 均流电抗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872

20.7 空心电抗器的设计计算874

20.7.1 概述874

20.7.2 各类电感的计算874

20.7.3 计算实例875

20.8 高频电磁器件的设计计算876

20.8.1 高频磁性材料876

20.8.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879

20.8.3 高频电感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882

参考文献886

第21章 设计参考资料和数据887

21.1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887

21.1.1 电流和电压887

21.1.2 接地、接机壳和等电位888

21.1.3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888

21.1.4 电力电子器件889

21.1.5 电机891

21.1.6 变压器和电抗器893

21.1.7 电能变换器897

21.1.8 原电池和蓄电池组897

21.1.9 触点(触头)897

21.1.10 开关、开关装置898

21.1.11 继电器899

21.1.12 熔断器、熔断器式开关和避雷器900

21.1.13 静态开关和静态开关器件901

21.1.14 仪表、热电偶、灯和信号器件901

21.1.15 脉冲及频率变换器、放大器和滤波器903

21.1.16 二进制逻辑元件和模拟元件904

21.2 变流器配套设备907

21.2.1 整流变压器907

21.2.2 快速熔断器911

21.2.3 直流快速断路器927

21.2.4 直流母线式大电流刀开关932

21.2.5 纯水冷却装置933

21.3 磁性材料938

21.3.1 常用硅钢片的磁性能和工艺特性938

21.3.2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主要磁性能和尺寸940

21.3.3 非晶微晶合金铁心性能和规格943

21.4 导线材料和导线颜色950

21.4.1 裸电线950

21.4.2 铝、铜扁线和母线953

21.4.3 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955

21.5 运算放大器959

21.5.1 LM324通用型集成四运算放大器959

21.5.2 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959

21.5.3 SA01脉宽调制放大器960

21.5.4 PA61大功率运算放大器960

21.5.5 3650/3652光耦合线性放大器集成电路962

21.6 集成触发器和驱动器电路964

21.6.1 常用晶闸管集成触发器964

21.6.2 常用GTR基极驱动器集成电路983

21.6.3 常用MOSFE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986

21.6.4 常用IGB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998

21.7 系列化生产的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和驱动板1006

21.7.1 晶闸管的触发控制板1006

21.7.2 晶闸管类电力电子设备配套件1014

21.7.3 GTR驱动板1016

21.7.4 IGBT栅极驱动板1017

21.8 常用集成霍尔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1018

21.8.1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1018

21.8.2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1019

21.8.3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1022

21.8.4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1023

21.9 单相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1024

21.10 三相PWM和SPWM集成电路1045

21.1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其专用集成电路1053

参考文献10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