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274302.jpg)
- 金鸣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423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传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传播智慧的结晶1
第一节 传播学是什么样的学问?3
一、没有不传播的人类社会3
二、信息流动是传播最重要的特点5
三、传播学研究的是人类传播现象7
四、传播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法9
第二节 传播学形成与发展之路12
一、传播学形成的社会与学科背景12
二、为传播学奠基的大师们15
三、传播学在半个多世纪中飞速发展23
第三节 传播学在中国走过的历程27
一、引进评析:探索中的中国传播学27
二、研究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传播学29
三、服务社会:成熟中的中国传播学30
第二章 和传播紧密相关的基本问题34
第一节 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35
一、构成完整传播过程的六个基本要素35
二、传播过程的三类主要模式38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五大类型45
一、人内传播—满足人的自我需要46
二、人际传播—社会人不可或缺的行为47
三、组织传播—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保障51
四、大众传播—对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刻55
五、网络传播—真正将社会一网打尽59
第三节 传播是把双刃剑62
一、传播有着积极的社会功能63
二、传播的负功能不容忽视65
第三章 人人都是传播者68
第一节 传播者—具有特色的社会角色69
一、传播者主要有三种类型70
二、传播者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75
第二节 传播者既有权利又有责任78
一、传播者享有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78
二、传播者承担着多重责任80
三、传播者要当好把关人83
第三节 传播者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87
一、有关传播制度的六种理论87
二、来自社会系统对传播者的控制90
第四章 信息、符号与传播99
第一节 信息与传播身影相随101
一、信息的解密与分析101
二、信息的获取与传播106
第二节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载体110
一、符号与意义110
二、编码与译码116
第三节 符号化传播方式119
一、语言符号:应用最广、最系统的符号120
二、非语言符号:意义极为丰富和复杂的符号125
第五章 人类社会已进入媒介时代134
第一节 人类文明史是使用传媒的历史135
一、语言媒介,使人类有了极强的传播能力136
二、文字媒介,使人类有了第一个体外化的传播符号系统137
三、印刷媒介,为人类的大众传播行为开辟了道路138
四、电子媒介,使传播的效率和质量产生质的飞跃140
五、网络媒介,将人类带入全新的信息社会141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共性与个性142
一、传播媒介具有共同的特征143
二、每种传播媒介都有鲜明的个性145
三、做传播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奴仆154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理性思考157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把人类社会的变化,归功于传播媒介本身的作用157
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人的变化162
三、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社会对大众传媒失去了必要的干预和管制,后果将不堪设想165
第六章 受众也是传播活动的主角168
第一节 对受众的了解越多越好169
一、芸芸受众各有不同170
二、大众传媒受众的诸多共性172
三、受众为什么接触大众传媒?174
第二节 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177
一、受众也拥有多种权利178
二、受众选择的心理特征180
三、受众选择的外在因素184
四、关于受众选择的理论189
第三节 捕捉受众的反馈193
一、受众的反馈与意义193
二、受众反馈的类型与特点195
三、受众的调查:走近受众心灵之路199
第七章 追求最佳的传播效果203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曾经留下的轨迹204
一、传播是毫无阻挡的“魔弹”?205
二、传播的效果是无限还是有限的?207
三、在一定条件下,大众传播可能产生强大效果209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积淀的经典理论211
一、社会说服论—试图利用传播来说服受众212
二、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14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因无形的舆论压力而保持沉默216
四、培养理论—把电视中的世界当成现实219
五、知沟理论—大众传媒导致了知识水平的差距223
第三节 什么影响着传播的效果?228
一、传播者因素:传播者在传播过程控制中有主动作用228
二、传播内容因素:传播效果因内容而存有差异230
三、传播媒介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形成和提高紧密相关231
四、受众因素:传播效果因受众不同而改变232
五、传播环境因素:适宜的传播环境同样重要235
六、传播技巧因素:传播技巧有时也可起决定性作用236
第八章 世界有多大,传播的应用就有多广239
第一节 文化传播,承载着人类的文明240
一、文化与传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41
二、文化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244
三、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246
第二节 经济传播,繁荣着商品的发展249
一、经济与传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49
二、经济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252
三、经济传播的信息类型呈现多样性254
第三节 科技传播,推动着社会的前行257
一、科技与传播:相濡以沫,携手共进258
二、科技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261
三、科技传播的方式途径263
第四节 公关传播,协调着社会的关系266
一、公关与传播:借势传播,有效公关266
二、公关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269
三、传播方式途径因公关目标不同而改变271
主要参考文献276
后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