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1274710.jpg)
- 宋胜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28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155页
- 文件大小:321MB
- 文件页数:1180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分析-四川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震与地质3
1.1 概述3
汶川大地震基本特征概述3
1.2 地震特性及成因机制分析&洪时中6
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陈运泰,许力生,张勇,等6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组合样式&李勇,黄润秋,Alexander L Densmore,等18
汶川Ms 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徐锡伟,闻学泽,叶建青,等31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李勇,黄润秋,周荣军,等56
汶川大地震重大灾害断裂构造成因分析&白彦波,余鹏程72
汶川Ms 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冉勇康,陈立春,陈桂华,等78
浅论汶川地震机制与地球动力学机理&韦杰88
1.3 水库与汶川地震94
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意见回顾与蓄水后的验证&李敏,汪雍熙94
汶川8.0级地震是水库诱发的吗?&杨晓源107
地表水体对断层应力与地震时空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雷兴林,马胜利,闻学泽,等113
四川大地震是人类活动引起的?&Richard A Kerr,Richard Stone128
汶川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有关吗?&嵇少臣130
1.4 地震与区域及工程安全133
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洪时中133
什邡山区活动断裂构造与建设适宜性分析&徐锡惠,杨庆,钟义敏140
汶川“5·12”大地震的再认识和建议&尹中山144
第二篇 地震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155
2.1 概述155
“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概况&黄润秋155
2.2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159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黄润秋,李为乐159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殷跃平168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周荣军,黄润秋,雷建成,等181
安县西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力学问题思考&杨志法,赵汝斌,王靖,等193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许强,黄润秋200
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王运生,罗永红,吉峰,等208
成兰铁路安县段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判识分析&刘汉湖,黄润秋,巨能攀,等213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启示&高孟潭,周本刚,潘华221
汶川大地震中映秀—虹口地区的地表破裂&台佳佳,邓建辉,谢和平,等226
“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破裂与构造变形特征&李渝生,黄润秋237
汶川强震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刘惠军,蒲达成,鲁科,等243
2.3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246
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246
汶川地震中的边坡浅层碎裂与抛射模式及其动力学解释&唐春安,左宇军,秦泗凤,等258
雅都滑坡的成因机制浅析&周小军 杨强国263
都江堰汶川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性分析&胡勇生,叶胜华,胡祺267
“5·12”汶川地震震后龙门山山前地表塌陷成因探讨&姚鑫 文冬光 戴福初,等275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唐川,梁京涛282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陈宁生,杨成林,李战鲁,等290
关于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标准的讨论&陈晓清,崔鹏,游勇,等297
汶川地震滑坡灾害链式特征分析&邓宏艳,王成华304
龙洞沟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李朝安308
2.4 灾区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313
汶川大地震灾害与灾区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谢和平,邓建辉,台佳佳,等313
汶川县城地震灾后重建的可能性和建议&王兰生324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概况与保护建议&黄润秋,唐川,朱创业,等331
“5·12”震后汶川城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恢复重建研究&唐川,许向宁339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工程选址思考&简文彬343
汶川地震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生态保护对策&李亚农,何涛,谢光武,等351
北川县城地震次生灾害考察分析报告&苏华友359
地震作用下植被防护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张俊云,杨涛362
第三篇 水利水电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371
3.1 概述371
汶川大地震和水坝安全&潘家铮371
大中型水电工程地震应急排险及震害调查情况综述&宋胜武,王仁坤,蒋峰374
四川省水库地震应急排险及土石坝震损特点综述&梁军,王华382
四川省小水电开发利用及震损受灾概况&宋超386
3.2 工程应急排险及减灾388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岷江水电工程溃坝风险分析及应急排险措施&宋胜武 谭建388
通口水电站在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排洪过程中的作用&杨光伟,李西瑶394
3.3 工程震害分析406
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及其分析&周建平406
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郑声安,王仁坤,章建跃,等412
沙牌水电站工程震损调查与分析&陈秋华421
汶川地震中高土石坝震损初步分析&李永红,王平,曹荣427
汶川地震后沙牌水电站调查及分析&姚颖,蒋锋,张建海435
汶川地震对水电地下厂房硐室工程稳定性动力分析研究&唐天国,宋胜武,雷承弟441
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影响与初步分析&陈东升,谭可奇,尹葵霞447
汶川地震对涪江火溪河流域水电工程的影响&曹荣455
汶川地震对黑水河流域工程的影响分析&李西瑶,刘国勇,任久明,等460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震损地质调查分析研究&彭仕雄,杨建,张世殊,等465
汶川地震岷江流域大中型水电工程震损特征及启示&宋胜武,蒋峰,唐天国470
汶川地震对水电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唐天国,宋胜武477
3.4 工程恢复重建思考484
映秀湾水电站首部枢纽灾后恢复重建设计&张琦 彭文明 胡永胜484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地震震害分析与修复设计&彭仕雄,杨建499
四川省大中型水库震后修复治理对策&梁军508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影响及震后修复施工&吴成根,王磊514
水电站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研究&卢红伟,杨玖贤,李亚农525
岷江上游覆盖层地基上的闸坝设计与震后思考&任久明,胡永胜531
地震动荷载下地下洞室的破坏分析与防护对策&马行东,李海波,彭仕雄,等537
重灾区电站设计几个问题的认识&张琦543
第四篇 铁道与公路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555
4.1 概述555
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分析与研究综述&朱颖,魏永幸555
四川省灾区公路震害调查情况综述&吉随旺,唐永建,庄卫林,等559
4.2 工程应急抢通保通568
汶川大地震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地震灾害与应急措施探讨&盛兴富568
国道213线映秀至都江堰公路特殊路基震害现象及保通处治浅识&吴事贵,周永江,余进元582
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线路基工程保通处治简述&向波,李勇588
映日公路映秀至耿达段打通方案初析&陈朝晖,汪晓锋,钟涛593
汶川大地震震区桥梁应急安全评估&汪军,李本伟598
映秀岷江桥震后抢通保通方案实施&易志宏602
4.3 工程震害分析608
隧道工程动力响应特性与汶川地震隧道震害分析及启示&钱七虎,何川,晏启祥608
铁路路基震陷调查及其防治措施初探&李建国,褚宇光619
广岳铁路震害分析与预防对策&李安洪,刘洋625
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冯俊德,姚令侃,王智猛630
宝成线响岩子滑坡震害情况及整治工程&罗照新,李海光,刘厚强638
地震桥梁破坏特点及阻尼支座抗震作用分析&张建经,陈列,韩鹏飞643
隧道工程的震害调查及病害浅析&甘目飞651
路基边坡地震病害调查&吉随旺,唐永建,胡德贵,等657
重灾区国省干线公路震害调查检测&吉随旺,陈乐生,唐永建,等671
汶川特大地震对都汶公路的破坏原因简析&徐德玺,谭认677
浅谈“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公路次生灾害&胡德贵,吉随旺,贺智功,等692
汶川大地震灾区公路边坡崩塌滑移破坏特征初步分析&宋光润,吉随旺,封崇德700
汶川地震诱发边坡地质灾害及其对公路基础设施影响的初步研究&刘天翔,杨雪莲,周永江706
汶川地震西线公路路基病害与地质灾害调查分析&马洪生,李玉文,熊杰,等711
地震灾后郎川路边坡病害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李萼雄720
都映高速公路路面震害分析评估&张蓉,张毅725
汶川大地震百花大桥震害调查研究&蒋劲松,庄卫林,刘振宇733
都汶路庙子坪岷江特大桥震害分析&胡德贵,吉随旺,李本伟,等740
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掉落梁体和水下墩柱检测&李本伟,姚红兵,汪军,等746
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宋恒扬757
汶川地震灾后桥梁检测内容与评估标准讨论&李本伟765
汶川大地震四川部分公路隧道震害初步分析&陶双江,吉随旺,封崇德773
汶川大地震隧道工程震害初步分析&何川,耿萍,晏启祥779
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隧道震害调查与分析&陈贵红,李海清,钟勇,等801
4.4 工程恢复重建思考808
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研究&朱颖,魏永幸,钟新808
汶川地震对山区铁路选线的启示&韩康817
高烈度地震区路基支挡结构的改进及创新&李庆海,潘樾富,蒋楚生821
铁路桥梁震害调查及抗震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陈克坚,袁明826
在高地震烈度区山区公路路线总体设计的思考&乔定健834
“5·12”大地震震中地区公路路基路面典型震害调查及恢复重建措施&毛成,杨智敏,张晓华842
汶川地震区交通工程破坏特征和灾后恢复重建对策研究&梅志荣,张军伟850
地震区巨型滑坡稳定性及交通隧道位置的选择&张志强,何川,汪洋857
都汶高速公路段桥梁震害分析及恢复重建设计简介&江大兴,谭顺坤,徐兵866
混凝土梁桥典型震害及抗震措施研究&刘蕾蕾,李本伟,贺智功873
成乐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灾后病害特点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卢小锋,温唯勇879
都汶高速新房子大桥右线桥震害与修复加固&李明军884
江油涪江二桥震后恢复重建方案&高雪瞻889
汶川大地震后桥梁防震挡块的思考&何小林,李萼雄894
公路隧道震害处治对策&李海清,孙振896
公路隧道工程地震灾害成因及修复技术探讨&李明军904
关于震区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的几点思考&刘新荣,胡元鑫,朱汉华908
汶川地震对桥梁结构破坏的影响与启示&林鹏,黄凯珠,李子昌,等913
汶川地震区公路挡墙破坏分析及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杨雪莲,周永江,吴事贵,等921
第五篇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927
5.1 概述927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总体情况&邓建辉,李碧雄,冯学敏927
5.2 震害调查与分析930
四川省市政民用建筑典型震害分析&陈万涛,冯学敏,姜伟930
虹口高原大桥的破坏机制分析&台佳佳,邓建辉,谢和平,等936
汶川地震中底层框架砖房震害特点及分析&李碧雄,王哲942
汶川地震后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分析&李碧雄,王哲,谢和平,等948
浅析汶川地震中楼梯的破坏特征&李碧雄,王哲,Khalid M Mosalam,等955
汶川地震中建筑及桥梁结构震害分析&秦泗凤961
西安市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分析&王磊,李慧民,薛武平,等965
5.3 震后恢复重建与思考970
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李碧雄,谢和平,邓建辉,等970
汶川地震中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思考&王旋,李碧雄,王哲,等977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分析与建筑抗震问题探讨&李红培,孙鸿玲,张鹏983
汶川地震主要工程建筑灾害分析及加固处理技术&彭春雷988
第六篇 堰塞湖和堰塞坝分析与应急排险999
6.1 概述999
汶川地震堰塞湖及其排险除险综述&梁军999
6.2 应急排险除险1008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设计及综合整治设想&陈五一,郑家祥,谭建,等1008
安县老鹰岩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总结&何学仁1019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措施研究&唐朝阳,付峥1023
小岗剑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方案研究&刘放,张世殊,黄良文1033
一把刀堰塞湖工程地质初步研究及排险应急处理&蒋林魁,张世殊,黄良文,等1041
6.3 堰塞湖(坝)特征及成因分析1050
堰塞湖坝体地质结构与稳定性初步分析&巩满福1050
地震堰塞湖的形成及其治理方法&梁军1056
南坝堰塞湖工程地质特性&李崇标1062
唐家湾堰塞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石定国,王明涛,银登林,等1066
唐家山堰塞坝泄流后稳定性研究&施裕兵,巩满福,冯建明1074
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规律初步研究&张世殊,杨建,巩满福1080
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胡卸文,黄润秋,施裕兵,等1088
6.4 灾后整治及思考1097
唐家山堰塞坝整治方案及相应河段水电开发的设想&朱万强1097
唐家山堰塞湖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卢红伟,王莉,魏凡,等1108
川渝地区地震堰塞湖及其灾害研究&刘盛利1117
第七篇 其他1127
叠溪古城照片辨&洪时中1127
震惊、感动与思考&李仲奎1135
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出一份力&黄志鹏,胡威1141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洪时中,徐吉廷1146
汶川地震四个典型重灾区灾情简介&黄竞跃,冯学敏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