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省农业区划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204·21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南省农业区划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湖南省综合农业区划1
前言1
一、农业生产条件评价2
(一)综合论述2
(二)地貌条件5
(三)农业气候资源9
(四)水资源19
(五)土壤资源26
(六)生物资源29
(七)社会经济条件34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措施37
(一)三十四年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回顾37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措施42
三、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建立商品生产基地52
(一)粮食作物53
(二)经济作物65
(三)林业81
(四)畜牧业91
(五)渔业95
四、农业分区论述101
(一)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101
(二)洞庭湖平原丘陵粮、渔、牧、经作区103
(三)长衡丘陵盆地粮、油、养殖区109
(四)南岭山地丘陵林、粮、经作、牧区114
(五)祁邵丘陵粮食、经作、养殖区118
(六)雪峰山地林、经作、粮、牧区121
(七)武陵山地林、牧区126
附表一 湖南省综合农业区划分区基本情况表134
附表二 湖南省综合农业区划分区范围表140
湖南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156
前言156
一、湖南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综合研究157
(一)战略方向157
(二)主攻目标160
(三)关键措施169
二、粮食专题研究174
(一)条件和现状174
(二)方向和目标175
(三)途径和措施179
三、苎麻专题研究183
(一)发展苎麻的战略意义183
(二)苎麻生产的发展目标184
(三)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186
四、用材林专题研究189
(一)历史和现状189
(二)潜力和目标190
(三)方针和措施191
五、油茶专题研究194
(一)建国后油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4
(二)要确立油茶生产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中的主体地位195
(三)提高单产是发展本省油茶生产的主攻方向196
(四)统一认识,扎实工作,实现油茶高产稳产196
六、油桐专题研究199
(一)油桐生产起伏徘徊199
(二)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力争桐油产量翻两番200
(三)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油桐生产布局200
(四)采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良性桐林模式201
(五)急待解决的几项政策问题201
七、柑桔专题研究203
(一)本区具有发展柑桔生产的有利条件203
(二)到2000年本区柑桔生产要有一个大发展205
(三)本区发展柑桔生产的几项战略措施206
八、茶叶专题研究210
(一)湖南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主要茶区210
(二)气候适宜,宜茶土地资源充足210
(三)茶树栽培遍及全省,茶叶生产已具相当规模210
(四)茶叶是本省一项大宗经济作物,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211
(五)国内外市场广阔,茶叶生产要有一个大的发展211
(六)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212
(七)合理布局茶类,发挥茶叶生产优势212
(八)调整经济政策,改革茶叶经营体制213
九、畜牧专题研究214
(一)发展概况214
(二)生产布局214
(三)有利条件和目标215
(四)主要措施216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222
前言222
一、农业生产条件的演变趋势224
(一)洞庭湖的特点224
(二)洞庭湖的演变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224
(三)环湖丘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227
二、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229
(一)发挥粮、渔生产的优势229
(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231
三、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234
(一)加强土壤肥料建设235
(二)增加农业机械装备235
(三)加强农、林、牧、副的有机结合236
(四)对商品粮基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237
洞庭湖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发展概况239
一、自然条件的演变240
(一)历史上荆江、洞庭湖的关系及其发展转变240
(二)气候波动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43
(三)水文和泥沙状况的历史变迁247
(四)湖泊水面积的变动252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258
(一)人口和劳动力的变迁258
(二)居民点和城镇的发展263
(三)交通运输业的历史变迁266
三、农业发展概况269
(一)商品粮基地的形成与发展269
(二)经济作物和经济林272
(三)水产业281
结束语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