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1295501.jpg)
- 李太君,林元乘,张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976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况1
1.1.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1
1.1.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网络阶段3
1.1.3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阶段3
1.1.4 高速智能化网络阶段5
1.2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概况6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性能指标8
1.3.1 计算机网络概述8
1.3.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应用8
1.3.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9
1.3.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9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1
1.4.1 按网络作用范围分类12
1.4.2 按网络传输介质分类12
1.4.3 按网络通信方式分类12
1.4.4 按网络通信速率或网络带宽分类13
1.4.5 按网络应用范围分类13
1.4.6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3
习题115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6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6
2.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6
2.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17
2.2 ISO-OSI参考模型18
2.2.1 物理层19
2.2.2 数据链路层20
2.2.3 网络层21
2.2.4 传输层22
2.2.5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22
2.3 TCP/IP体系结构24
2.3.1 TCP/IP体系结构中的各个层次24
2.3.2 TCP/IP体系结构中的网络接口层25
2.4 教科书式的五层协议模型29
2.5 几个重要的概念32
2.5.1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32
2.5.2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33
2.5.3 客户—服务器模式33
习题234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36
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6
3.1.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36
3.1.2 数据、信息和信号37
3.2 数据传输与信道37
3.2.1 数据传输方式及其分类38
3.2.2 信道及其主要特性41
3.3 数据编码45
3.3.1 数据编码的概念45
3.3.2 常用的标准字符编码45
3.3.3 码型及其编码方法47
3.3.4 网络物理层的几种编码方法53
3.4 信道复用技术56
3.4.1 频分多路复用56
3.4.2 波分多路复用58
3.4.3 时分多路复用59
3.4.4 码分多路复用62
3.4.5 时分-同步码分多路复用63
3.5 传输媒介65
3.5.1 双绞线65
3.5.2 同轴电缆67
3.5.3 光纤68
3.5.4 无线传输方式70
3.6 物理层接口及标准74
3.6.1 RS-232-C/V.2476
3.6.2 RS-44980
习题382
第4章 常用的网络设备84
4.1 网卡和调制解调器84
4.1.1 网卡概述84
4.1.2 网卡的主要作用85
4.1.3 网卡的工作原理86
4.1.4 网卡的分类87
4.1.5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88
4.1.6 调制解调器的技术类型和标准88
4.2 中继器与集线器92
4.2.1 中继器92
4.2.2 集线器92
4.3 网桥与交换机93
4.3.1 网桥93
4.3.2 交换机基础93
4.3.3 二层交换机96
4.3.4 三层交换机97
4.3.5 四层交换机98
4.4 路由器99
4.4.1 路由器概述99
4.4.2 路由器技术的发展100
4.4.3 路由器的结构102
4.4.4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03
4.5 网关104
4.5.1 网关概述104
4.5.2 网关的类型105
4.5.3 网关与路由器的区别106
习题4107
第5章 局域网技术109
5.1 局域网概述109
5.1.1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109
5.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09
5.1.3 局域网的主要协议112
5.2 IEEE 802体系结构113
5.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15
5.3.1 受控访问控制方法116
5.3.2 随机访问控制方法117
5.4 以太网技术119
5.4.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119
5.4.2 以太网的物理介质及其命名方法120
5.4.3 CSMA/CD121
5.4.4 MAC层的物理地址122
5.4.5 MAC帧格式125
5.4.6 差错校验机制127
5.5 局域网的扩展128
5.5.1 在物理层上扩展局域网128
5.5.2 在数据链路层上扩展局域网130
5.6 高速局域网136
5.6.1 快速以太网136
5.6.2 千兆以太网137
5.6.3 万兆以太网140
5.6.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41
5.6.5 虚拟局域网144
5.7 无线局域网146
5.7.1 无线局域网概述146
5.7.2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150
5.7.3 802.11标准中的MAC层150
习题5155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158
6.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58
6.1.1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和服务158
6.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159
6.2 Windows Server 2003简介160
6.2.1 Windows Server 2003的组成160
6.2.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体系结构164
6.2.3 Windows Server 2003活动目录管理167
6.2.4 Windows Server 2003文件系统管理176
6.3 Linux操作系统简介180
6.3.1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181
6.3.2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183
6.3.3 Linux用户与组账号管理184
6.3.4 Linux文件系统186
6.3.5 Linux网络文件系统188
习题6193
第7章 广域网技术194
7.1 广域网概述194
7.2 广域网的工作原理197
7.2.1 广域网的帧封装:HDLC和PPP197
7.2.2 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203
7.3 拥塞控制207
7.3.1 拥塞控制的意义207
7.3.2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210
7.4 公共传输基础设施210
7.4.1 公共电话交换网210
7.4.2 SONET/SDH光传输系统211
7.4.3 ADSL212
7.4.4 HFC213
7.4.5 其他宽带接入技术213
7.5 宽带ISDN214
7.5.1 B-ISDN的概念214
7.5.2 ISDN的接入215
7.5.3 ISDN的功能与服务216
7.6 数字数据网216
7.6.1 DDN概述216
7.6.2 DDN的组成及网络结构217
7.6.3 用户接入DDN的方式218
7.6.4 DDN网络的业务功能218
7.7 帧中继218
7.7.1 帧中继概述219
7.7.2 帧中继网的接入221
7.7.3 帧中继的结构与特点221
7.7.4 帧中继的业务应用222
7.8 异步传输模式223
7.8.1 ATM的定义223
7.8.2 ATM网络的组成和设备223
7.8.3 ATM的特点227
7.8.4 ATM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27
习题7229
第8章 网络互联232
8.1 网络互联概述232
8.1.1 网络互联要面对的基本问题232
8.1.2 网络互联方式233
8.2 TCP/IP体系中的网络互联协议239
8.2.1 IP地址240
8.2.2 划分子网与子网掩码244
8.2.3 无分类编址248
8.2.4 地址解析协议和逆地址解析协议251
8.2.5 IP数据报的格式254
8.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257
8.3 路由选择协议261
8.3.1 路由信息协议262
8.3.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263
8.3.3 外部网关协议265
8.4 ICMP267
8.5 下一代网络互联协议IPv6简介271
8.5.1 IPv6的报文首部272
8.5.2 IPv6的地址方案274
8.5.3 从IPv4过渡到IPv6276
8.5.4 ICMPv6278
习题8279
第9章 传输层282
9.1 传输层概述282
9.2 TCP/IP体系中的传输层284
9.2.1 传输层中的两个协议284
9.2.2 端口与Socket的概念285
9.3 UDP协议290
9.3.1 UDP概述290
9.3.2 UDP数据报的首部格式291
9.4 TCP协议292
9.4.1 TCP的主要特点292
9.4.2 TCP报文段的首部293
9.4.3 可靠传输的原理297
9.4.4 TCP的连接管理303
9.4.5 TCP的流量控制308
9.4.6 TCP的拥塞控制310
9.4.7 TCP的维持时钟与TCP超时重传机制316
习题9318
第10章 应用层321
10.1 DNS321
10.1.1 DNS概述321
10.1.2 因特网的域名解析324
10.2 远程终端协议327
10.2.1 Telnet的工作原理327
10.2.2 网络虚拟终端331
10.3 电子邮件333
10.3.1 电子邮件概述333
10.3.2 电子邮件的相关协议336
10.4 文件传输协议339
10.4.1 文件传输概述339
10.4.2 FTP协议339
10.5 万维网343
10.5.1 万维网概述343
10.5.2 HTTP协议344
10.5.3 超文本标识语言348
10.5.4 Web页开发技术简介353
10.6 因特网的其他应用356
10.6.1 即时通信服务356
10.6.2 IP电话358
10.6.3 网络新闻组360
10.6.4 电子公告板361
10.6.5 搜索引擎362
习题10365
第11章 网络安全366
11.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366
11.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366
11.1.2 网络安全漏洞与面临的威胁367
11.1.3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368
11.1.4 国际上和我国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369
11.2 数据加密技术372
11.2.1 数据加密的概念372
11.2.2 数据加密的一般模型372
11.2.3 对称密钥密码学373
11.2.4 非对称密钥密码学376
11.3 密钥分配379
11.3.1 对称密钥的分发379
11.3.2 非对称密钥的分发381
11.4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382
11.4.1 身份认证382
11.4.2 访问控制386
11.5 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簇389
11.5.1 IPSec与安全关联391
11.5.2 虚拟专用网392
11.6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393
11.6.1 防火墙概述393
11.6.2 防火墙的主要类型394
11.6.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396
11.6.4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398
习题11401
第12章 网络管理403
12.1 网络管理概述403
12.1.1 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404
12.1.2 网络管理的功能405
12.1.3 网络管理系统407
12.1.4 网络管理标准411
12.2 网络管理协议411
12.2.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412
12.2.2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417
12.2.3 RMON规范418
12.3 网络管理系统软件421
12.3.1 网络管理软件421
12.3.2 网管软件一览422
12.4 网络维护和故障处理423
12.4.1 网络维护423
12.4.2 网络故障及处理424
12.5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432
习题12436
参考文献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