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残蝉身世香莼兴 《乐府补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残蝉身世香莼兴 《乐府补题》研究
  • 姚道生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2746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残蝉身世香莼兴 《乐府补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乐府补题”释名2

第二节 《乐府补题》研究的学术背景3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论述框架8

上编 生成语境研究13

第一章 《乐府补题》问世的语境研究13

第一节 宋元易代的历史语境:遗民身份的选择与易代主题的设定14

一、宋末的历史语境:宋蒙关系与君臣应对14

二、元初的历史语境:夷夏之辨18

三、遗民身份的选择22

四、易代主题的设定与词人的易代书写25

第二节 咏物的词史语境:宋代词人的咏物经验与《乐府补题》的问世28

一、物我的措置31

二、赋形与摹神40

三、情志与寄托49

第三节 雅化的词学语境:词人的审美取向与《乐府补题》的问世59

一、临安词人的文艺活动及其崇雅观念60

二、尚雅的词学语境:本色之雅与诗化之雅70

三、姜夔的雅词示范75

四、咏物:雅词的代表题材79

第四节 补偿与救赎:陈恕可的个人语境及其编纂《乐府补题》的动机91

一、从“选阵”看《乐府补题》的编纂动机93

二、从“选型”与“选域”看《乐府补题》的编纂动机100

三、保存记忆、表达心迹与个人纪念103

第五节 结语104

中编 文本研究109

第二章 《乐府补题》版本考论109

第一节 版本叙录109

一、陈恕可原编本111

二、《唐宋名贤百家词》本系统十一种112

三、《南词》本系统九种119

四、佚失无考五种132

第二节 版本源流谱系与各版本的流布存佚情况134

第三节 《百家词》本系统与《南词》本系统的比较138

一、两个版本系统的文本差异之一:知不足斋本“一作”与彭藏本及《百家词》系三本的比较139

二、两个版本系统的文本差异之二:两个版本系统张炎《水龙吟》下片的比较145

三、两个版本系统在清代的流布149

第四节 结语157

第三章 寄托:《乐府补题》的解读之一159

第一节 本事之有无与情感的书写159

第二节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的寄托165

一、忆昔怀旧: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情感折射165

二、慵懒与叹老:当下的无力感175

三、由君到国的忆念:佳人之思的书写177

第三节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的寄托180

一、亡国之痛:从“太液波澄”到“太液波翻”180

二、思痛:惊破了霓裳羽衣曲之后183

三、寄心君王:洛神的象征意义195

四、落寞与焦虑:旧盟鸥鹭的离散199

第四节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蓴》的寄托203

一、期望、质疑与失望及心底深处的寂寞与焦虑:蓴鲈劝归的复杂心情204

二、陈悔疚,求谅解:王沂孙的哀辞苦调212

第五节 《齐天乐·余闲书院赋蝉》的寄托218

一、直面记忆中的血与泪:词人的身世之感219

二、惆怅憔悴,怨恨悲愁:齐后化蝉与故宋官人231

第六节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的寄托242

一、东流恨:陈恕可的灰色遗憾243

二、一言难尽:面对仕元旧友的复杂心情248

三、凄凉里的清愁:唐艺孙的繁华记忆252

第七节 结语258

一、历史语境与典故:寄托的解读依据259

二、亡国之痛的情感样态和仕隐出处的艰难抉择262

第四章 形神与物我:《乐府补题》的解读之二264

第一节 物象之神与词人的主体意识:神的两层含意与四种书写表现264

一、物象之神的两层含意264

二、摹写物象之神的四种书写表现267

第二节 “将自身站在旁边”:龙涎香、蓴与白莲272

一、无形可赋的龙涎香272

二、体物浏亮的蓴278

三、侧笔摹神的白莲285

第三节 “站在旁边”与“放顿在里面”:蝉与蟹298

一、借声显神的蝉298

二、神寄情景的蟹310

第四节 结语315

下编 接受研究321

第五章 咏物与国运:清人咏物词对《乐府补题》的接受321

第一节 盛世来临的前夕:康熙初年的《补题》追和321

一、寄托之有无322

二、“情见乎词”328

三、盛世的前夕:《补题》追和的历史语境332

第二节 康乾盛世的醇雅之音:和作与拟作的模式化、学问化及雅玩化348

一、模式化倾向349

二、学问化352

三、雅玩化:以《乐府后补题》及《拟乐府补题》为中心356

四、醇雅之音的历史语境370

第三节 八国联军入京与咏物词:《春蛰吟》对《乐府补题》的回响387

一、回归寄托:晚清时局的词笔书写388

二、咏物寄托:王鹏运与朱祖谋词体观的一个侧面呈现400

附录:朱荫龙校《半塘七稿·庚稿下·春蛰吟》书影406

第四节 结语407

第六章 寄托论述的建构与咏物雅词的作法:清代词论对《乐府补题》的开发409

第一节 寄托论述的建构409

一、诗与史、词与史:寄托论述的文学史语境410

二、周济论作者创作:“词亦有史”与“咏物最争托意”——常州词派对《补题》的开发之一415

三、陈廷焯的逆向解读:“托意”向“史事”实化——常州词派对《补题》的开发之二422

第二节 咏物雅词的作法426

一、雅人的咏物技法:浙西词家对《补题》的开发——以许昂霄《词综偶评》为例426

二、“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常州词派论咏物词的写法——以周济词论为中心431

三、一部标示咏物与寄托并体现师说的读本:徐珂的《天苏阁丛刊》本《乐府补题》437

第三节 结语447

附录:徐珂《天苏阁丛刊》本《乐府补题》书影448

第七章 从词人“遗轨”到文学史的边缘:《乐府补题》在民国449

第一节 “緜一线之传”:民初词人对《乐府补题》的接受——以白雪词社《乐府补题后集》为例450

一、“情感则一”:《后集》对《补题》的继承与拓展450

二、继承“遗轨”与“时变不同”:白雪词社的社事活动及其应对时局的有效性455

第二节 边缘化:新派知识份子对《乐府补题》的接受——从胡适的挑战说起467

一、白话文学史观下“词匠的词”:胡适的挑战之一467

二、“算不得什么遗民遗老”:胡适的挑战之二477

三、强民壮国与人品即文品:挑战者与回应者背后的共同理念482

第三节 结语489

总结492

第一节 《乐府补题》的生成语境492

第二节 《乐府补题》的文本493

一、版本传播493

二、寄托与典故494

三、形神与物我496

第三节 《乐府补题》的接受497

一、清代词人的《补题》追和与拟作498

二、清代词论对《补题》的开发499

三、《乐府补题》在民国499

第四节 《乐府补题》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501

附录一:《知不足斋丛书》本《乐府补题》白文505

附录二:《四库全书》本《乐府补题》白文513

征引书目521

后记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