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互联新时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温宗国,胡纾寒,张桦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9149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互联新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
1.2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现状2
1.2.1资源循环利用规模2
1.2.2资源循环利用面临的挑战6
1.3“互联网+”时代及其特征7
1.4“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新业态8
第2章 “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9
2.1关键技术9
2.1.1空间分析9
2.1.2信息获取11
2.1.3信息传递17
2.1.4信息加工20
2.1.5信息标准化22
2.2核心设备23
2.2.1智能回收终端23
2.2.2智能计量设备24
2.2.3智能收运车辆24
2.2.4自动分拣设备25
2.2.5传感器25
2.2.6智能移动终端25
2.3小结26
第3章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27
3.1“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概述27
3.1.1“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的国内外进展27
3.1.2再生资源回收的信息化手段28
3.1.3信息化再生资源回收模式特征30
3.2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手段接受意愿33
3.2.1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33
3.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方法35
3.2.3居民接受意愿分析35
3.2.4回收者接受意愿分析44
3.3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案例45
3.3.1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45
3.3.2问题识别与需求分析52
3.3.3系统设计58
3.3.4系统流程改造61
3.3.5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应用65
3.3.6社区再生资源收运管理平台开发71
3.3.7示范工程建设与运行效果评估87
3.3.8社区再生资源的空间模拟和管理决策分析89
3.4“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新兴模式93
3.4.1面向融资和管理的模式93
3.4.2正逆向物流耦合模式94
3.4.3生产者参与回收的模式96
3.5“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发展瓶颈问题97
3.5.1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97
3.5.2回收体系的收支难平衡97
3.5.3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98
3.5.4政府监管与引导欠缺99
3.6小结100
第4章 “互联网+”再生资源B2B交易102
4.1模式相关概念界定102
4.1.1 O2O模式102
4.1.2电子商务与B2B模式102
4.1.3供应链金融103
4.2“互联网+”在再生资源B2B交易中的作用103
4.3“互联网+”再生资源B2B交易发展现状104
4.3.1国外发展现状104
4.3.2国内发展现状105
4.4“互联网+”再生资源B2B交易的发展瓶颈115
4.4.1行业标准化建设滞后116
4.4.2产品估值争议大116
4.4.3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116
4.4.4金融服务措施不到位117
4.5小结117
第5章 “互联网+”环境卫生管理118
5.1“互联网+”环卫国内外发展现状118
5.1.1国外发展现状118
5.1.2国内发展现状120
5.2生活垃圾管理的物联网系统研发及其在苏州的应用123
5.2.1生活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置情况123
5.2.2生活垃圾管理问题识别与需求分析132
5.2.3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应用133
5.2.4生活垃圾管理平台建设133
5.2.5生活垃圾空间模拟与决策分析134
5.3“互联网+”环卫的发展瓶颈139
5.3.1信息安全问题139
5.3.2数据权属不明确140
5.3.3信息孤岛现象严重140
5.3.4成本分担问题140
5.4小结140
第6章 “互联网+”餐厨垃圾管理142
6.1餐厨垃圾定义及特性142
6.2餐厨垃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143
6.2.1餐厨垃圾流向难以监控143
6.2.2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乏力143
6.2.3缺乏统一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和实时动态监管144
6.3“互联网+”餐厨垃圾监管的试点144
6.4餐饮垃圾在线实时监管系统开发及应用案例146
6.4.1餐饮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理情况146
6.4.2问题识别与需求分析148
6.4.3监管系统设计150
6.4.4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应用151
6.4.5餐饮垃圾在线监管平台建设153
6.4.6示范工程建设及运行效果评估155
6.4.7餐饮垃圾的空间模拟与管理决策分析155
6.5“互联网+”餐厨垃圾管理的发展瓶颈160
6.5.1信息安全保障与权属问题160
6.5.2“互联网+”餐厨垃圾收运标准规范缺乏160
6.5.3系统平台研发和落实成本高160
6.6小结161
第7章 “互联网+”园区循环化改造162
7.1园区循环化改造概述162
7.2“互联网+”在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作用163
7.3园区循环化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164
7.4园区循环化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案例166
7.4.1系统平台的开发背景166
7.4.2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167
7.4.3核心功能设计167
7.4.4“互联网+”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发展前景171
7.5小结174
第8章 展望175
8.1加快推动城乡固体废物的规范回收和两网融合175
8.2扩大区域性和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规模和范围176
8.3搭建多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平台176
8.4逐步实现再生资源流动的信息共享和全程监管177
8.5加快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固废收运系统技术及装备178
8.6推进“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标准规范的制定178
参考文献179
附录185
图索引188
表索引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