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催华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167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民居-建筑装饰-研究-苏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1.1 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增熵”问题1
1.1.2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现代危机1
1.1.3 建筑装饰研究的细化与系统化趋势2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3
1.2.1 研究空间及时间范围3
1.2.2 研究对象3
1.3 研究现状4
1.3.1 同类研究4
1.3.2 相近研究5
1.3.3 相关研究9
1.3.4 研究现状总结12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1.4.1 研究目的13
1.4.2 研究意义14
1.5 调研、方法与本书框架14
1.5.1 调研情况14
1.5.2 研究方法16
1.5.3 本书框架17
第2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生成背景19
2.1 自然生态与经济环境19
2.1.1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19
2.1.2 气候地形与结构形式24
2.1.3 经济发展的驱动29
2.2 工匠制度与技艺存续30
2.2.1 工匠制度的嬗变31
2.2.2 香山帮营造技艺的存续33
2.3 社会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影响37
2.3.1 宗族制家庭形态与儒家思想37
2.3.2 文人隐逸与文人园林42
2.4 相关艺术的促进和影响46
2.4.1 戏曲文艺风尚的浸染46
2.4.2 文人画意趣情调的陶冶50
2.4.3 苏作家具“简雅”气质的相通54
本章小结56
第3章 装饰工艺与载体类型58
3.1 建筑装饰的工艺类型58
3.1.1 木雕工艺59
3.1.2 砖雕工艺61
3.1.3 石雕工艺67
3.1.4 建筑彩画艺术70
3.2 结构性装饰77
3.2.1 承重型构件及装饰77
3.2.2 联接型构件及装饰87
3.2.3 结构性装饰特征90
3.3 附加性装饰93
3.3.1 入口类型及装饰93
3.3.2 窗隔类型及装饰103
3.3.3 墙垣类型及装饰111
3.3.4 附加性装饰特征114
本章小结115
第4章 装饰的精神内涵与图式结构117
4.1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117
4.1.1 崇文尚教与文人符号118
4.1.2 教化图本与世俗娱情127
4.1.3 吉祥寓意与宗教信仰134
4.2 典型图式及其构成规律144
4.2.1 向心式之吸附聚合145
4.2.2 截景式之以小观大148
4.2.3 长卷式之有序铺陈148
4.2.4 散点式之错落有致150
4.2.5 适形与同构150
本章小结154
第5章 装饰语言的空间属性160
5.1 装饰与秩序空间161
5.1.1 苏南民居的空间秩序162
5.1.2 装饰在秩序空间中的体现166
5.2 装饰与虚实空间180
5.2.1 创建空间层次180
5.2.2 营造复合空间186
本章小结189
第6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风格嬗变190
6.1 经世致用与尚雅摈俗——发育期191
6.1.1 删繁去奢与崇实达用192
6.1.2 尚雅摈俗与自然天成196
6.1.3 “宜”的原则与手法200
6.2 崇情尚美与工巧繁丽——定型期202
6.2.1 “求趣”文士风206
6.2.2 “重义”教化理212
6.2.3 “怡情”世俗景215
6.3 因循固化与中西交融——变革期218
6.3.1 繁缛堆砌失神采219
6.3.2 中西杂糅现变异227
本章小结237
第7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意境建构241
7.1 情境——心灵的寄托242
7.1.1 儒家情怀242
7.1.2 文人情趣245
7.1.3 世俗情意250
7.2 画境——意象的构建256
7.2.1 经营位置256
7.2.2 随类赋彩260
7.2.3 传移模写262
7.3 诗境——现实的超越265
7.3.1 虚实相济与境生象外266
7.3.2 文本指引与点题立意272
7.3.3 托物言志与闲情偶寄277
本章小结280
结论与展望282
本文创新点284
参考文献285
后记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