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体包裹体测定计算和分析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流体包裹体测定计算和分析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348617.jpg)
- 刘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020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6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流体包裹体-测定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流体包裹体测定计算和分析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383
第10章 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383
10.1 流体的不混溶性、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及其类型383
10.1.1 流体的不混溶性383
10.1.2 不混溶性流体包裹体组合及其类型385
10.2 不混溶流体包裹体捕获时的状态和它们的组合特征389
10.2.1 不混溶流体包裹体捕获时的状态389
10.2.2 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390
10.3 不混溶流体限定的热力学条件391
10.3.1 一元体系391
10.3.2 二元体系392
10.3.3 三元体系399
10.4 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鉴别方法399
10.4.1 显微镜观察鉴别400
10.4.2 显微冷热台中均一法鉴别402
10.4.3 热力学数值计算法402
10.5 不混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计算417
10.5.1 “端元组分包裹体”的概念、类型及其在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温度和压力计算中的应用417
10.5.2 纯组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的计算418
10.5.3 不同组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的计算419
主要参考文献422
第11章 三类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424
11.1 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424
11.1.1 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特征424
11.1.2 盐水溶液-蒸气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425
11.1.3 盐水溶液-蒸气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的判别430
11.1.4 盐水溶液-蒸气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计算实例432
11.2 挥发分-水溶液不混溶包裹体组合433
11.2.1 挥发分-水溶液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特征、室温下相态类型433
11.2.2 挥发分-水溶液不混溶包裹体组合分析方法和具体步骤435
11.2.3 CO2-纯/盐水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特征441
11.2.4 CO2-纯/盐水三种组合类型包裹体的测定方法和步骤443
11.2.5 CO2-纯/盐水三种组合类型包裹体的计算实例449
11.2.6 烃类-纯/盐水不混溶包裹体组合453
11.2.7 烃类-纯/盐水不混溶包裹体组合计算实例456
11.3 挥发分-熔体不混溶包裹体组合460
11.3.1 挥发分-熔体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特征460
11.3.2 挥发分-熔体不混溶包裹体组合计算步骤462
11.3.3 CO2-熔体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和计算463
11.3.4 H2O/盐水-熔体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和计算464
11.3.5 (CO2-H2O-NaCl)-熔体体系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和计算466
主要参考文献467
第12章 烃类(油气)包裹体热力学参数的计算470
12.1 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的计算470
12.1.1 石油组成模式470
12.1.2 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式471
12.1.3 计算方法476
12.1.4 测定步骤和计算程序479
12.1.5 计算实例480
12.2 复杂烃类(石油)包裹体热力学参数的相态平衡常数计算法482
12.2.1 “相态方程”在烃类包裹体“均一化”测定中的应用482
12.2.2 包裹体均一化参数的简化计算——相平衡常数图表法490
12.2.3 包裹体均一化参数的复杂计算——相态平衡常数公式计算法497
12.2.4 烃类包裹体均一化参数的复杂计算——状态方程的逸度系数法503
12.2.5 烃类包裹体均一化参数的严格计算——混合模型的活度系数法509
12.2.6 复杂烃类(石油)包裹体均一和捕获时热力学参数计算软件517
12.3 烃-烃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519
12.3.1 烃-烃不混溶体系包裹体组合519
12.3.2 A类相组合烃-烃不混溶体系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521
12.3.3 B类相组合烃-烃不混溶体系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528
12.3.4 C类相组合烃-烃不混溶体系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533
主要参考文献537
第13章 流体包裹体在区域热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540
13.1 利用单一盐水包裹体计算捕获时地层的古温度和古压力540
13.1.1 计算原理540
13.1.2 计算方法543
13.1.3 计算程序框图548
13.1.4 计算实例549
13.2 利用流体包裹体等容式和地层温度(压力)梯度式计算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552
13.2.1 计算原理552
13.2.2 计算方法553
13.2.3 常见几种流体包裹体计算图表553
13.2.4 计算实例557
13.3 古地层剥蚀厚度的计算558
13.3.1 测定和计算原理558
13.3.2 应用实例560
13.4 包裹体流体势的计算563
13.4.1 流体运移理论和流体势的概念563
13.4.2 流体势的两种表达式564
13.4.3 包裹体流体势的计算和等值线势图的绘制565
13.4.4 应用实例568
主要参考文献572
第14章 流体包裹体迹面表征参数的测定、断层应力参数分析和构造应力场模拟574
14.1 FIP表征参数特征574
14.1.1 FIP类型和特征575
14.1.2 FIP的构造应力和方位575
14.1.3 FIP表征参数类型578
14.1.4 FIP构造统计图的绘制582
14.2 FIP在断层应力参数分析中的应用585
14.2.1 构造应力的概念和发展阶段585
14.2.2 FIP断层性质判别中的应用586
14.2.3 应用实例595
14.3 FIP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603
14.3.1 构造应力场的概念及构成603
14.3.2 FIP古构造断层应力场测试607
14.3.3 FIP应力场模拟有关的计算公式613
14.3.4 FIP应力场模拟流程617
14.3.5 应用实例620
主要参考文献627
分析篇635
第15章 有限元分析在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635
15.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38
15.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步骤638
15.1.2 位移场的有限单元分析概念和理论652
15.1.3 有限元网格划分657
15.2 有限元分析在岩体FIP研究中的应用658
15.3 有限元数值模拟FIP构造应力场661
15.3.1 构造地质体FIP有限元数值模拟几个重要问题662
15.3.2 FIP数值模拟能提供的参数665
15.3.3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优缺点665
15.3.4 有限元数值模拟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666
15.4 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667
15.4.1 概述667
15.4.2 ANSYS 14.0用户界面667
15.4.3 ANSYS文件系统669
15.4.4 ANSYS分析过程671
15.5 应用实例——FIP在白鹤岭岩体滑坡分析中的应用673
主要参考文献679
第16章 分形理论和FIP分维测定681
16.1 分形理论和分维测定方法681
16.1.1 分形几何的基本概念682
16.1.2 分形与分维683
16.1.3 分形维数的定义684
16.1.4 分维测定方法687
16.2 岩体FIP分形结构689
16.2.1 岩体FIP分形特征689
16.2.2 最简单FIP分形结构模型690
16.3 岩体FIP分维测定692
16.3.1 FIP线裂分维692
16.3.2 FIP面裂分维692
16.3.3 FIP结构分维的测定693
16.4 几种典型岩体FIP分形结构模型694
16.4.1 岩体FIP粗糙度系数的分形模型694
16.4.2 岩体FIP迹长的分形模型695
16.4.3 岩体FIP隙宽的分形模型695
16.4.4 岩体FIP倾向的分形模型696
16.4.5 岩体FIP间距的分形模型696
16.4.6 岩体FIP贯通性的分形模型697
16.4.7 岩体FIP网络的分形模型697
16.4.8 岩体FIP网络的多重分形模型698
16.4.9 岩体FIP分维测定意义和注意问题699
16.5 应用实例——三峡库区断裂岩中FIP分形计算和分析702
16.5.1 方法概述702
16.5.2 分析步骤704
16.5.3 三峡库区断裂岩中FIP分形测算704
16.5.4 三峡库区断层中FIP形变的分形测算与地震危险性判定715
16.5.5 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717
主要参考文献718
第17章 小波分析在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719
17.1 小波变换的有关概念及定义719
17.1.1 小波及小波基719
17.1.2 小波变换722
17.1.3 小波变换的性质725
17.2 小波分析在滤波和消噪中的应用729
17.2.1 小波分析在滤波中的应用729
17.2.2 小波消噪方法729
17.2.3 地震实例732
17.3 基于小波消噪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734
17.3.1 偏最小二乘法概述734
17.3.2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735
17.3.3 交叉有效性原则737
17.3.4 多重相关性诊断737
17.3.5 基于小波消噪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应用步骤738
17.4 应用实例——浙江杭州灵山洞地区水溶液包裹体pH预测738
17.4.1 地质概况738
17.4.2 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分分析738
17.4.3 小波消噪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建立739
17.4.4 测定结果——水溶液包裹体pH分布图740
主要参考文献741
第18章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分析在包裹体中应用742
18.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742
18.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745
18.3 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过程747
18.3.1 网络的学习747
18.3.2 网络的联想748
18.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749
18.5 BP-ANN模型的应用749
18.6 神经网络与其他方法融合技术751
18.6.1 神经网络与统计分析751
18.6.2 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752
18.6.3 神经网络与灰色系统753
18.7 神经网络应用前景和讨论753
18.7.1 应用前景753
18.7.2 讨论753
18.8 应用实例——人工神经网络在矿藏流体包裹体分析中的应用754
18.8.1 算法和模型755
18.8.2 样本和特征变量757
18.8.3 预测结果758
18.8.4 讨论760
主要参考文献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