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 第3版
  • 周建忠,郭兴良主编;江大白,张庆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821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1

一、上古文学1

山海经1

夸父逐日1

鲧禹治水1

淮南子2

女娲补天2

后羿射日2

二、诗经3

关雎3

芣苢3

氓3

黍离4

君子于役5

将仲子5

蒹葭6

七月6

采薇8

生民9

三、历史散文11

左传11

重耳出亡始末11

晋楚城濮之战17

烛之武退秦师20

秦晋殽之战21

国语24

邵公谏厉王弭谤24

勾践灭吴25

战国策27

苏秦说连横穷而合纵达27

冯谖客孟尝君30

鲁仲连义不帝秦32

荆轲刺秦王35

四、诸子散文40

老子40

第一章(道可道)40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40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41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41

论语4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41

楚狂接舆章43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43

墨子44

兼爱(上)44

孟子45

齐桓晋文之事章45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章4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49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52

庄子53

逍遥游(节选)53

秋水(节选)55

荀子56

劝学(节选)56

韩非子58

说难(节选)58

吕氏春秋60

察今60

五、楚辞62

屈原62

离骚62

湘夫人72

少司命73

山鬼74

国殇75

哀郢75

橘颂77

宋玉78

九辩(节选)78

第二编 秦汉文学79

一、散文79

李斯79

谏逐客书79

贾谊81

过秦论(上)81

邹阳84

狱中上梁王书84

东方朔88

答客难88

司马迁91

项羽本纪(节选)91

魏公子列传98

报任安书102

刘向107

谏营昌陵疏107

班固111

苏武传(节选)111

李固116

遗黄琼书116

二、辞赋118

贾谊118

鵩鸟赋118

枚乘120

七发(节选)120

司马相如123

子虚赋123

张衡126

归田赋126

赵壹127

刺世疾邪赋127

三、诗歌129

战城南129

江南129

上邪129

陌上桑130

妇病行130

十五从军征131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131

行行重行行135

西北有高楼136

涉江采芙蓉136

迢迢牵牛星136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137

一、诗歌137

曹操137

蒿里行137

短歌行138

步出夏门行138

观沧海138

龟虽寿139

曹丕139

燕歌行139

曹植140

白马篇140

美女篇140

送应氏141

赠白马王彪[并序]141

野田黄雀行143

王粲143

七哀诗143

其一(西京乱无象)143

其二(荆蛮非我乡)144

阮瑀144

驾出北郭门行144

陈琳145

饮马长城窟行145

刘桢146

赠从弟146

蔡琰146

悲愤诗146

阮籍148

咏怀148

其一(夜中不能寐)148

其三(嘉树下成蹊)148

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148

嵇康149

幽愤诗149

陆机151

拟《明月何皎皎》151

赴洛道中151

其二(远游越山川)151

潘岳152

悼亡诗152

其一(荏苒冬春谢)152

左思153

咏史153

其一(弱冠弄柔翰)153

其二(郁郁涧底松)153

招隐154

其一(杖策招隐士)154

刘琨154

重赠卢谌154

扶风歌155

郭璞156

游仙诗156

其一(京华游侠窟)156

孙绰157

秋日157

陶渊明158

归园田居158

其一(少无适俗韵)158

其二(野外罕人事)158

其三(种豆南山下)158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159

饮酒159

其五(结庐在人境)159

其九(清晨闻叩门)159

咏荆轲160

读《山海经》161

其一(孟夏草木长)161

其十(精卫衔微木)161

谢灵运161

登池上楼161

登江中孤屿162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62

颜延之163

五君咏163

阮步兵163

嵇中散163

刘参军163

阮始平164

向常侍164

鲍照164

拟行路难164

其一(奉君金卮)164

其四(泻水置平地)165

其六(对案不能食)165

代出自蓟北门行165

沈约166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166

谢朓166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166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67

江淹167

杂体诗167

陶征君田居167

吴均168

赠王桂阳168

何逊168

临行与故游夜别168

阴铿168

晚出新亭168

萧纲169

咏内人昼眠169

温子昇169

春日临池诗169

邢邵170

冬日伤志篇170

魏收170

喜雨170

王褒171

渡河北171

庾信171

拟咏怀171

其七(榆关断音信)171

其十七(日晚荒城上)172

寄王琳172

南北朝乐府民歌172

子夜歌172

其一(始欲识郎时)172

其二(自从别欢来)172

其三(夜长不得眠)172

华山畿(二首)173

西洲曲173

那呵滩173

木兰诗174

敕勒歌175

二、辞赋176

曹植176

洛神赋[并序]176

王粲179

登楼赋179

向秀180

思旧赋[并序]180

陶渊明181

归去来兮辞[并序]181

鲍照183

芜城赋183

江淹185

别赋185

三、散文189

曹操189

让县自明本志令189

曹丕192

典论·论文192

曹植194

与杨德祖书194

诸葛亮197

出师表197

孔融199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199

嵇康200

与山巨源绝交书200

李密205

陈情表205

王羲之207

兰亭集序207

陶渊明208

桃花源记208

五柳先生传209

吴均210

与宋元思书210

孔稚珪211

北山移文211

陶宏景214

答谢中书书214

丘迟214

与陈伯之书214

庾信216

哀江南赋序216

郦道元219

水经注219

河水·龙门219

江水·巫峡220

杨衒之221

洛阳伽蓝记221

永宁寺221

景明寺224

刘勰226

文心雕龙226

情采226

四、小说229

干宝229

搜神记229

韩凭妻229

三王墓230

李寄230

葛洪231

西京杂记231

画工弃市231

刘义庆232

世说新语232

过江诸人232

周处232

王子猷居山阴233

石崇与王恺争豪233

第四编 唐代文学235

一、唐代诗歌235

王绩235

野望235

王勃23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35

杨炯236

从军行236

卢照邻236

长安古意236

骆宾王238

在狱咏蝉238

杜审言239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39

张若虚239

春江花月夜239

沈佺期240

独不见240

宋之问241

度大庾岭241

贺知章241

回乡偶书241

其一(少小离乡)241

陈子昂242

感遇242

其二(兰若生春夏)242

登幽州台歌242

张九龄242

望月怀远242

孟浩然243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243

过故人庄243

夏夕南亭怀辛大243

春晓244

王维244

渭川田家244

山居秋暝244

终南山245

使至塞上245

鸟鸣涧245

鹿柴246

竹里馆246

送元二使安西246

高适246

封丘作246

燕歌行[并序]247

岑参248

逢人京使248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4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9

王翰249

凉州词249

其一(葡萄美酒)249

王之涣250

凉州词250

其一(黄河远上)250

李颀250

送魏万之京250

王昌龄251

从军行251

其一(烽火城西)251

其五(大漠风尘)251

出塞251

其一(秦时明月)251

闺怨252

长信秋词252

其三(奉帚平明)252

芙蓉楼送辛渐252

其一(寒雨连江)252

崔颢253

黄鹤楼253

李白253

古风253

其十九(西上莲花山)253

蜀道难254

将进酒255

行路难255

其一(金樽清酒)255

长干行256

塞下曲257

其一(五月天山雪)257

丁督护歌257

峨眉山月歌25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8

梦游天姥吟留别258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59

望庐山瀑布259

望天门山259

独坐敬亭山260

早发白帝城260

月下独酌260

杜甫261

望岳261

兵车行261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62

月夜264

春望264

羌村265

其一(峥嵘赤云西)265

石壕吏265

新婚别266

蜀相266

春夜喜雨26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6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67

绝句(两个黄鹂)268

秋兴268

其一(玉露凋伤)268

登高268

登岳阳楼269

刘长卿26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69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269

张继270

枫桥夜泊270

韦应物270

寄李儋元锡270

滁州西涧270

李益271

夜上受降城闻笛271

卢纶271

和张仆射塞下曲271

其三(月黑雁飞高)271

韩翃272

寒食272

孟郊272

游子吟272

秋怀272

其二(秋月颜色冰)272

韩愈273

听颖师弹琴27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73

山石27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74

贾岛275

题李凝幽居275

忆江上吴处士275

元结275

舂陵行275

顾况276

过山农家276

王建277

宫词277

张籍277

野老歌277

白居易278

买花278

轻肥278

上阳白发人279

长恨歌279

琵琶行282

钱塘湖春行283

赋得古原草送别283

元稹284

离思284

遣悲怀284

其二(昔日戏言)284

刘禹锡284

竹枝词284

其一(杨柳青青)284

西塞山怀古28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85

秋词286

其一(自古逢秋)286

柳宗元286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286

江雪286

渔翁287

李贺287

李凭箜篌引287

雁门太守行288

南园288

其五(男儿何不)288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288

致酒行289

杜牧289

江南春绝句289

过华清宫290

其一(长安回望)290

赤壁290

泊秦淮290

山行291

李商隐291

安定城楼291

贾生291

夜雨寄北292

无题(相见时难)292

锦瑟292

马嵬293

乐游原293

罗隐293

雪293

皮日休294

橡媪叹294

聂夷中294

咏田家294

杜荀鹤295

山中寡妇295

二、唐代散文296

韩愈296

杂说296

进学解296

张中丞传后叙299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301

柳宗元302

段太尉逸事状302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304

?蝂传305

杜牧305

阿房宫赋305

皮日休307

读司马法307

陆龟蒙308

野庙碑308

罗隐309

英雄之言309

三、传奇311

李朝威311

柳毅传311

白行简318

李娃传318

四、词325

无名氏325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325

望江南(莫攀我)325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325

李白326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326

忆秦娥(箫声咽)326

张志和327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327

白居易327

忆江南(江南好)327

温庭筠327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327

梦江南(梳洗罢)328

韦庄328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328

女冠子二首328

其一(四月十七)328

其二(昨夜夜半)328

冯延巳329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329

谒金门(风乍起)329

李璟329

摊破浣溪沙(菌萏香销翠叶残)329

李煜330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330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330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330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330

望江南(多少恨)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