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值哲学的存在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价值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 张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080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存在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价值哲学的存在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夯实“价值”之基1

第一章 价值存在:价值言说的哲学前提11

一、元价值与规范价值11

(一)元价值:哲学话语中的价值12

(二)规范价值:日常话语中的价值15

(三)元价值与规范价值的分界与统一17

二、价值与存在19

(一)价值是否存在20

(二)价值是怎样的存在24

(三)价值存在于何处29

三、价值之“是”与“在”33

(一)存在之“是”与“在”的关系33

(二)价值之“是”与“在”的关系39

第二章 实践存在:价值之“是”的存在基础48

一、感性世界的实践本质48

(一)现实的感性世界:以实践为根据49

(二)自然和社会统一的感性世界:以实践为基础55

(三)开放的感性世界:以实践为源泉61

二、实践何以成为价值本质的基础64

(一)存在论的解析:主体与客体65

(二)认识论的考辩: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67

(三)历史观的视野:目的性与和规律性71

三、实践怎样成为价值本质的基础75

(一)实践生成价值的质75

(二)实践规定价值的质80

(三)实践评判价值的质85

第三章 社会存在:价值之“在”的存在基础90

一、社会有机体:社会存在的表征90

(一)呈现:社会关系91

(二)本质:社会实践95

(三)原则:复杂性100

二、社会存在的价值维度106

(一)社会领域的价值之维106

(二)社会关系的价值之维111

(三)社会发展的价值之维119

三、基于社会存在的价值之“在”124

(一)价值的共时性之“在”124

(二)价值的历时性之“在”130

第四章 人的存在:价值存在的终极基础139

一、人的存在之本体论诉求139

(一)实践存在的人:人的存在本质140

(二)社会存在的人:人的存在状态145

(三)现实的人:人的存在本质与状态的统一150

二、“价值之谜”就是“人之谜”153

(一)人的存在与价值存在153

(二)人的活动与价值活动157

(三)人的尺度与价值尺度162

三、价值存在的终极文本165

(一)“类生存”:价值的终极基础166

(二)“类价值”:价值的终极体现171

(三)“类解放”:价值的终极归宿174

第五章 整体性:价值存在论的方法论原则181

一、整体性存在:价值存在的根本特质181

(一)人的存在是整体性存在182

(二)价值的存在是整体性存在190

二、价值整体性原则的思维本质200

(一)价值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历史沿革200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整体性原则209

三、价值整体性原则的内在要求216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216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求218

(三)身与心的关系要求221

四、价值整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225

(一)以整体性为基础的主体性原则225

(二)以整体性为要求的主体性原则227

(三)以整体性为依据的主体性原则230

(四)以整体性为限度的主体性原则233

(五)以整体性为旨归的主体性原则236

第六章 人文精神:基于人的存在的价值理性239

一、理论视阈的人文精神239

(一)人文世界塑造人文精神240

(二)人文精神的思想魅力246

(三)人文精神的基本形态254

二、历史视阈的人文精神259

(一)人文化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259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264

(三)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思想本质与归宿272

三、现实视阈的人文精神278

(一)人文精神危机:现时代的文化症候278

(二)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的关键283

(三)重塑核心价值:人文精神的当代构建289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