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复会新篇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扬,李杰琼,崔远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1378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机构-概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复会新篇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前世今生1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2
许智宏校长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暨导师聘任仪式”上的致辞3
薪火相传 推动新闻学研究新高点——方汉奇教授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暨导师聘任仪式”的发言4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扛起历史留下的这面大旗——程曼丽教授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8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复会七周年、北大新闻学茶座开办五周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文库》出版纪念座谈会召开18
林建华校长在复会七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致辞21
程曼丽教授在复会七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致辞22
方汉奇教授在复会七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25
细水长流 遍地开花——卓南生教授在复会七周年纪座谈会上的讲话27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机构组成(2008年4月—2013年12月)29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机构组成(2014年1月至今)31
第二部分:北大新闻学茶座篇33
北大新闻学茶座(1)卓南生教授谈“从中日近代化报刊起点与演变之异同看东亚新闻事业”37
北大新闻学茶座(2)刘正爱博士谈“我们如何理解他者?——名、话语、思想的价值”40
北大新闻学茶座(3)卓南生教授谈“营直人新内阁的特色是什么?——日本政治与日本传媒透视”42
北大新闻学茶座(4)王向远教授谈“从出版史的角度谈我对日本侵华史的研究”45
北大新闻学茶座(5)柴野主任谈“中国媒体如何进行国际新闻报道”47
北大新闻学茶座(6)阮次山先生谈“专访国际政要的苦与乐”49
北大新闻学茶座(7)路透社林洸耀谈“西方主流媒体如何报道中国”53
北大新闻学茶座(8)罗养毅博士谈“日本民族扩张主义思潮与媒体导向(1894—1905)”55
北大新闻学茶座(9)孙旭培教授谈“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失范与规范”58
北大新闻学茶座(10)迎兔送虎自由谈61
北大新闻学茶座(11)夏春祥副教授谈“二二八事件的媒体印象与社会记忆”63
北大新闻学茶座(12)卓南生教授谈“3·11大地震后媒体论调的变化与走向”66
北大新闻学茶座(13)苏钥机教授谈“探索新闻的本质”69
北大新闻学茶座(14)滕建群研究员谈“福岛核事故后核安全论争之走向”72
北大新闻学茶座(15)林任君先生谈“新加坡《联合早报》88年来的发展历程”75
北大新闻学茶座(16)崔之元教授谈“重庆的招商模式与地票交易”78
北大新闻学茶座(17)李彬教授谈“学术何为?前沿安在?”79
北大新闻学茶座(18)吴学文、卓南生对谈“中日关系与舆论走向”82
北大新闻学茶座(19)梁丽娟博士谈“《苹果日报》对港台媒体与社会的冲击”87
北大新闻学茶座(20)方汉奇教授等学者谈“如何研究新闻史?怎样办好《新闻春秋》?”90
北大新闻学茶座(21)蒋亚平先生谈“人民网、强国论坛创办与当代舆论性质”95
北大新闻学茶座(22)赵月枝教授谈“‘中美国’的前世与今生”100
北大新闻学茶座(23)吴廷俊教授谈“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媒体生长状态”104
北大新闻学茶座(24)郝晓鸣教授谈“传播学本土研究的国际化”107
北大新闻学茶座(25)卓南生教授谈“‘购岛’事件后中日舆情的走向与变化”111
北大新闻学茶座(26)汤重南教授谈“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116
北大新闻学茶座(27)土屋礼子教授谈“20世纪前半期日本报社有关东亚的组织机构与人脉”120
北大新闻学茶座(28)刘建平博士谈“从广岛到福岛:日美关系的国际传播学”125
北大新闻学茶座(29)卓南生教授谈“日本的乱象与真相——从安倍到安倍”129
北大新闻学茶座(30)朱立教授谈“忘掉大师?记住大师?——宣伟伯教授其人、其事、其学”134
北大新闻学茶座(31)谭汝谦教授谈“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的启示”137
北大新闻学茶座(32)汪琪教授谈“‘治学’?‘研究’?回到两千年前去找寻学术立足本土的路径”142
北大新闻学茶座(33)薛凤旋教授谈“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与困难”146
北大新闻学茶座(34)孙立川博士谈“新武侠小说为何会发端于香港?”153
北大新闻学茶座(35)张泉研究员谈“近代日本占领区传媒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58
北大新闻学茶座(36)蔡史君教授谈“日本近现代史上的‘民众’与‘战争’——中野敏男《诗歌与战争》评介”162
北大新闻学茶座(37)刘华主任编辑谈“从媒体感知中日关系”168
北大新闻学茶座(38)卜卫研究员谈“流动人口、传播与赋权研究——兼论行动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策略”171
北大新闻学茶座(39)卓南生教授谈“从日本南进论系谱看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报道与东南亚外交”176
北大新闻学茶座(40)钱江副总编辑谈“对十年‘文革’中《人民日报》的研究”182
北大新闻学茶座(41)程曼丽教授谈“《〈蜜蜂华报〉研究》的写作过程及其引发的思考”183
北大新闻学茶座(42)卓南生教授谈“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再思考——从《香港华字日报》大量原件之发掘说起”189
北大新闻学茶座(43)王维佳副教授谈“赛博迷思的政治学”194
北大新闻学茶座(44)冯全朴先生谈“自媒体运营”198
北大新闻学茶座(45)贾乐蓉副教授谈“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传媒体制的变迁”202
北大新闻学茶座(46)黄有光教授谈“如何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205
北大新闻学茶座(47)王润泽教授谈“孔子学院建设十一年的实践探索与突破”211
北大新闻学茶座(48)卓南生、吴廷俊对谈“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方法的再思考”215
北大新闻学茶座(49)李秀云教授谈“中国新闻学术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220
北大新闻学茶座(50)吴靖教授谈“电视屏幕中的乾坤——新自由主义人格的塑造和不满”224
北大新闻学茶座(51)卓南生教授谈“日本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变迁与特征”228
北大新闻学茶座(52)继往开来 守成创新 通过史论研究发掘文化主体性 方汉奇教授寄语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和北大新闻学茶座235
北大新闻学茶座(53)卓南生、吴廷俊、彭家发鼎谈“新闻史研究之我见”237
北大新闻学茶座(54)罗养毅博士谈“学术著作的编辑与出版之经验”244
北大新闻学茶座(55)方汉奇教授、卓南生教授谈“传承学术风气 培养新生力量——方汉奇教授等多位前辈寄语北大新闻学研究会”250
北大新闻学茶座(56)赵玉明教授谈“日本侵华广播与中国抗战广播史料的整理与分析”252
北大新闻学茶座(57)卓南生教授再谈“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诱惑’与‘陷阱’”256
北大新闻学茶座(58)李彬教授谈“反思中国传播学”262
北大新闻学茶座(59)赵玉明教授谈“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师”267
北大新闻学茶座(60)卓南生教授谈“从亚洲视角看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271
第三部分: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篇277
一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课程表278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学员结业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序)285
三 学员感言287
第四部分:新闻史论青年论坛篇328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1)暨首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28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首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29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2)暨第二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32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第二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在京召开333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3)暨第三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36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5,厦门)暨第四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54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6,长春)暨第五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60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7,吉首)暨第六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375
第五部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读书会篇382
从叙事回归历史——《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读后的几点思考382
“满洲开拓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386
历史翻案风究竟从何而来?390
辛亥革命百年与日本的舆论诱导——兼析新“兴亚论”的背后394
宫崎骏热中谈宫崎的《起风了》398
日本主流传媒怎样看待《南京!南京!》?401
习近平访英期间英国媒体的“反调”为哪般?406
从曹聚仁《中国近百年史话》看民国报人的辛亥革命史观410
《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读后感429
学术与政治——The Cold War & the University读后感432
第六部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篇436
后记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