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传播与受众的主体性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向培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563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电视-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视传播与受众的主体性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主体性——从哲学视角到传播学视角15
一、主体与客体15
二、主体性与人的本质:从哲学视角到传播学视角18
三、传播属性与主体内在规定性27
1.传播的属性与人的主体性27
2.主体规定性与传播33
第二章 电视传播与受众主体性构建特征38
一、主体发展的新空间38
1.感官比例的改变和主体性的发展39
2.电视传受关系的本质是主体间性42
3.新媒体的出现对电视受众的主体性提出挑战45
二、电视受众主体性的表现特征49
1.交叉主体的形成50
2.双重消费主体的形成53
3.通过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和私人领域的社会化来影响人的主体性57
三、电视受众主体性的典型误读:电视消解主体61
第三章 虚拟主体与电视受众主体性构建机制67
一、虚拟主体的确立67
1.整合日常生活67
2.符号消费与价值实现的统一71
3.虚拟主体地位的确立76
二、受众主体性构建机制79
1.符号—主体性萌芽的土壤79
2.结构—主体性框架的搭建83
3.行动—主体自主性的确立85
三、电视受众的主体性构建机制89
1.主体信息的片段化获取89
2.主体价值观的隐喻式引导92
3.主体功能的感官式延伸96
第四章 电视构建受众的主体性的现实途径102
一、创造公共空间,搭建主体性构建平台103
1.电视通过公众舆论影响公共领域103
2.强化电视公共服务功能与公共领域构建108
3.电视的公共服务和我国公共领域构建111
二、推行公共立意,培养主体的自觉意识115
三、建立能动的传受关系,使受众成为主动创造的主体130
四、弥合边界断裂,实现人的总体性134
1.设置有利于沟通的议程136
2.建立有利于思考的中介141
3.构建自由自觉的主体145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主体性建构逻辑——以《如果爱Ⅱ》为例150
一、“互联网+”媒介环境下的电视概况150
1.“互联网+”重构电视的生态链150
2.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151
3.主体性:娱乐浪潮下的自我坚守152
二、电视真人秀及《如果爱》收视率概况154
1.《如果爱》的制作背景154
2.第2季《如果爱》收视率分析155
3.两季《如果爱》收视率对比158
三、微观层面:稀缺的优质内容能够满足主体更多需求160
1.悬念式的故事设置161
2.设计游戏规则169
3.营造戏剧冲突175
4.观众存量影响全期表现178
5.观众兴趣的挖掘与捕捉180
四、宏观层面:树立“产品”思维182
1.传统纸媒的运用185
2.全媒体打通多屏收看186
3.互动方式:建立能动的传受关系188
第六章 电视新闻评论的受众主体性构建路径——以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为例192
一、互联网时代:观点新闻引领主体思考192
二、观点时代:搭建意见平台丰富受众主体选择维度195
三、议程设置:让媒体关注点和受众兴奋点良性互动202
四、评论态:构建具有电视特质的新闻评论212
五、对电视评论生存空间的展望225
结语228
参考文献232
索引239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