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 中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 中文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42780.jpg)
- 何秉松,(俄)科米萨罗夫,(俄)科罗别耶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83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犯罪构成-法的理论-对比研究-中国、俄罗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 中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俄罗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理论3
第一编 犯罪构成的概念3
第一章 犯罪构成理论形成的阶段3
第二章 现代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概念21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结构和意义21
第二节 犯罪要素(элемент)和犯罪构成要件(признак)的一般特征(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28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种类38
第四节 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42
第二编 犯罪要素与犯罪构成要件45
第一章 犯罪客体45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意义45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50
第二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57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结构和意义57
第二节 危害社会行为及其种类62
第三节 危害社会的后果71
第四节 作为(不作为)与危害社会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78
第五节 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及其意义87
第三章 犯罪主体93
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概念93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99
第三节 有刑事责任能力与无刑事责任能力104
第四节 特殊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问题111
第五节 作为刑事责任主体的法人121
第四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128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的立法发展和刑法理论发展概况128
第二节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131
第三节 罪过的概念133
第四节 罪过的形式135
第五节 故意及其种类138
第六节 过失及其种类148
第七节 无罪过致害155
第八节 两种罪过形式的犯罪157
第九节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159
第十节 错误及其意义163
第三编 犯罪构成和定罪171
第一章 定罪的概念171
第二章 加重责任构成犯罪的概念179
第二部分 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理论211
第一编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历史211
第一章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旧中国的构成要件理论的起源223
第三节 新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227
第二章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确立与发展229
第一节 概况22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历程232
第三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新体系(新犯罪构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的历程243
第二编 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新体系257
第一章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新体系的基本特点257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转变257
第二节 法人与自然人一体化264
第三节 定罪论体系化266
第四节 扬弃267
第二章 犯罪构成概论269
第一节 关于犯罪构成概念的几个问题269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定义276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要件、结构和性能279
第四节 犯罪构成作为过程而存在292
第五节 犯罪构成的意义295
第六节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296
第三章 犯罪主体304
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基础理论304
第二节 犯罪主体的概念309
第三节 单位(法人)犯罪主体310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内部结构312
第五节 犯罪的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321
第四章 犯罪客体324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基础理论324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概念325
第三节 犯罪客体的地位和意义331
第四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333
第五节 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336
第五章 犯罪中介(犯罪活动)339
第一节 犯罪中介(犯罪活动)的概念339
第二节 犯罪的主观方面342
第三节 法人(单位)犯罪的故意与过失351
第四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356
第五节 行为人的认识错误357
第六节 犯罪的客观方面364
第六章 犯罪构成的无罪化378
第一节 概述378
第二节 质疑与批判379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改变381
第四节 正当防卫385
第五节 紧急避险387
第七章 定罪390
第一节 定罪概述390
第二节 定罪的概念与特征392
第三节 定罪的基本要求和原则394
第四节 定罪的方法397
第五节 罪数与定罪416
第三部分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433
第一章 导论433
第二章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宏观比较437
第一节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的思维方式的比较437
第二节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的比较440
第三节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比较450
第三章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微观比较469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念的比较研究469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489
第三节 犯罪构成概念与犯罪概念的关系499
第四节 犯罪主体506
第五节 犯罪客体的比较研究527
第六节 犯罪中介(犯罪活动)539
结束语——比较研究与借鉴吸收546
附录 中国刑法分则法人犯罪统计一览表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