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俗文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俗文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410419.jpg)
- 吴同瑞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3023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37页
- 主题词:民间文学-文学研究(地点: 中国) 文学研究-民间文学(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俗文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俗文学的概念与范围2
一 俗文学的概念2
二 俗文学的范围6
第二节 俗文学作品的类别与特征10
一 俗文学作品的分类10
二 俗文学作品的特征12
一 俗文学的价值16
第三节 俗文学的价值与地位16
二 俗文学的地位26
第二章 俗文学诗歌27
第一节 民歌27
一 心灵的花朵28
二 立体的文学29
三 多样的体式30
四 广泛的内容与代表作品41
五 艺术特点45
第二节 拟民歌49
一 秦汉前后的拟民歌50
二 唐宋时期的拟民歌53
三 元明清时期的拟民歌60
四 近现代的拟民歌62
第三节 打油诗65
一 打油诗产生和发展的简况65
二 打油诗的品类67
三 打油诗的体制特点70
四 打油诗的思想倾向70
第一节 史诗72
第三章 史诗与故事诗72
一 创世史诗73
二 英雄史诗81
第二节 长篇故事诗94
一 基本结构96
二 艺术成就97
第四章 神话、传说、故事101
第一节 神话102
一 神话的本质102
二 神话的内容分类104
第二节 传说108
一 传说的特点109
二 传说的类别110
第三节 民间故事118
一 民间故事的概况118
二 民间故事的类别120
第四节 笑话128
第五节 寓言135
一 说唱文学历代发展情况137
第五章 说唱文学137
第一节 中国说唱文学的历史发展137
二 说唱文学的特点143
第二节 民间说书与话本文学144
一 民间说书与话本文学的交错发展145
二 近现代的民间说书与话本文学146
三 民间说书与话本文学的创作手法151
第三节 民间唱曲与唱本文学152
一 民间唱曲与唱本文学发展简况153
二 唱本文学的体裁155
三 唱本文学的风格特征156
第四节 民间戏弄与滑稽文学160
一 民间戏弄发展简况161
二 以相声为代表的滑稽文学164
第五节 民间韵语与韵诵文学169
一 韵诵文学发展简况169
二 韵诵文学的类型174
第一节 敦煌遗书和敦煌俗文学178
第六章 敦煌俗文学178
第二节 敦煌变文180
第三节 敦煌俗讲184
第四节 敦煌“话本”与感应故事185
第五节 敦煌词文187
第六节 敦煌俗赋188
第七节 敦煌通俗诗192
第八节 敦煌曲子词199
一 敦煌曲子词的特点200
二 敦煌曲子词的内容202
三 敦煌曲子词的艺术形式204
第七章 宝卷207
第一节 宝卷发展简况207
第二节 宝卷的分类210
第三节 宝卷的特征及其价值216
一 宝卷中的神鬼信仰体系和信仰特征216
二 宝卷的教化作用及其故事模式219
三 宝卷的娱乐功能221
第一节 中国戏曲文学的产生225
第八章 戏曲文学225
一 中国戏曲的萌芽226
二 中国戏曲的成熟227
三 叙事文学对戏曲形成的影响228
第二节 中国戏曲文学的思想内容231
一 戏曲文学思想内容的社会时代性231
二 戏曲文学思想内容的复杂性236
三 戏曲文学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238
第三节 中国戏曲文学的审美特征242
一 人物形象塑造253
第四节 中国戏曲文学的内部特征253
二 戏曲文学剧本的结构257
三 戏曲文学的语言特征261
第九章 俗文学小说265
第一节 传统俗文学小说概说265
一 小说与俗文学小说265
二 俗文学小说的种类267
第二节 志怪小说269
二 志怪小说对中国俗文学的贡献270
一 志怪小说的特征270
第三节 传奇小说271
一 传奇小说发展的三阶段272
二 传奇小说的特点与成就273
第四节 话本小说275
一 话本小说的体制276
二 话本小说对中国俗文学的贡献278
第五节 章 回小说278
一 “讲史”话本阶段279
二 章回小说的形成阶段281
三 章回小说中的世情小说和武侠小说285
第六节 余论286
第十章 对联、诗钟、谜语、谚语、歇后语290
第一节 对联290
一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90
二 对联的创作体制296
三 对联的种类304
第二节 诗钟314
一 诗钟的得名和繁荣发展314
二 诗钟的体式315
三 诗钟的渊源和文学特征317
第三节 谜语、谚语、歇后语320
一 谜语321
二 民间谚语329
三 歇后语338
第十一章 中国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史略345
第一节 先秦: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的萌芽346
第二节 秦汉:俗文学理论的展开350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俗文学思想的多样化发展353
第四节 隋唐五代:俗文学思想向新领域的延伸357
第五节 宋辽金元: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自成格局的趋势361
一 关于俗文学小说362
二 关于说唱、戏曲文学364
三 关于俗文学诗歌367
第六节 明代: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论争及流派369
一 关于俗文学小说369
二 关于戏曲文学372
三 关于民歌、散曲375
第七节 清代(前、中期):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的总结形态377
一 关于俗文学小说378
二 关于戏曲文学381
三 关于说唱文学382
四 关于俗文学诗歌384
第八节 近代(清后期、民国初年):俗文学审美理论批评新建构的探索385
一 龚自珍、魏源等的理论386
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理论388
三 以王国维为代表的理论390
四 以鲁迅为代表的理论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