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2000i入门与提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Pro/ENGINEER 2000i入门与提高](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414824.jpg)
- 戴向国,唐海燕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438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5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2000i入门与提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1
1.1 CAD技术发展历程概述2
1.2 Pro/ENGINEER简介3
1.3 启动Pro/ENGINEER5
1.4 Pro/ENGINEER环境界面6
1.4.1 Pro/ENGINEER的主菜单7
1.4.2 Pro/ENGINEER的主工具栏8
1.4.3 Pro/ENGINEER的状态栏9
1.4.4 Pro/ENGINEER的命令菜单9
1.4.5 Pro/ENGINEER的模型特征树11
1.5设置当前工作目录11
1.6新建一个图形文件12
1.7打开一个已存在的图形文件13
1.9.1删除旧版本15
1.8保存图形文件15
1.9删除图形文件15
1.9.2删除所有版本16
1.10历史文件的使用16
1.11退出Pro/ENGINEER17
1.12本章小结17
第2章 基于特征的零件三维实体建模方法19
2.1零件建模的基本概念20
2.1.1特征20
2.1.2参数化20
2.1.3实体模型21
2.2零件特征分析21
2.5零件三维实体建模的基本过程24
2.4构造特征24
2.3基本特征24
2.6训练实例25
练习1创建相交体25
练习2构造叠加体零件32
练习3构建切割组合体零件41
2.7本章小结45
第3章 参数化草图绘制47
3.1参数化草图的基本概念48
3.2草绘模式的环境界面48
3.3基本绘图命令49
3.3.1绘制直线50
3.3.2绘制矩形54
3.3.3绘制圆弧54
3.3.4绘制圆56
3.3.5绘制高级几何图素59
3.4基本图形编辑命令61
3.4.1 Intersect(相交命令)62
3.4.2 Divide(分割命令)62
3.4.3 Trim(修剪命令)62
3.4.4 Mirror(镜像命令)63
3.5尺寸标注64
3.5.1直线尺寸标注64
3.5.2直径和半径尺寸标注64
3.5.3直线角度标注65
3.5.4圆弧角度标注66
3.6几何约束66
3.7草绘修正70
3.8草绘时的注意事项72
3.9训练实例73
练习1关闭设计意图管理器草绘73
练习2打开设计意图管理器重新草绘79
练习3关闭意图管理器草绘82
练习4打开意图管理器重新草绘86
3.10本章小结88
第4章 零件建模的草绘特征91
4.1基础知识92
4.1.1草绘平面(Sketch Plane)92
4.1.2参考平面(Reference Plane)93
4.2拉伸特征(Extrude)93
4.2.1拉伸特征的草绘截面94
4.2.2拉伸特征属性和拉伸长度94
4.3旋转特征(Revolve)96
4.3.1旋转特征的草绘截面97
4.3.2旋转特征的旋转角度97
4.4扫描特征(Sweep)99
4.4.1扫描特征的开口轨迹线与扫描属性99
4.4.2扫描特征的封闭轨迹线与扫描属性100
4.5融合特征(Blend)101
4.5.1融合特征的类型101
4.5.2融合特征的属性103
4.6加强筋特征(Rib)103
4.7训练实例104
练习1运用拉伸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04
练习2运用旋转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14
练习3运用扫描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25
练习4运用平行融合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29
练习5运用加强筋特征建模零件134
练习6运用拉伸特征、融合特征和加强筋特征创建零件139
4.8本章小结144
第5章 零件建模的放置特征147
5.1基础知识148
5.2打孔特征(Hole)148
5.2.1平直型圆孔148
5.2.2草绘型孔特征150
5.3圆角特征(Round)151
5.4倒角特征(Chamfer)154
5.5抽壳特征(Shell)157
5.7训练实例158
练习1运用平直型圆孔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58
5.6拔模斜度特征(Draft)158
练习2运用草绘型孔进行零件建模167
练习3运用圆角和倒角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72
练习4运用变半径圆角、抽壳等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83
练习5运用拔模斜度特征进行零件建模190
5.8本章小结193
第6章 基准特征195
6.1基础知识196
6.2基准平面(Datum Plane)197
6.3基准轴(DATUM AXIS)200
6.4基准曲线(Datum Curve)202
6.5基准点(Datum Point)204
6.6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s)207
6.8训练实例209
练习1运用基准平面特征辅助进行零件建模209
6.7 GRAPH曲线209
练习2运用基准平面和基准轴线辅助进行零件建模215
练习3运用基准曲线辅助创建零件模型225
练习4运用GRAPH曲线进行零件建模230
6.9本章小结238
第7章 综合练习239
7.1综合练习240
练习1创建零件模型240
练习2创建一个带键的六角螺栓模型249
练习3创建零件模型253
练习4创建零件模型266
练习5创建零件模型273
7.2本章小结278
第8章 特征复制279
8.1特征拷贝(Copy)280
8.2特征阵列(Pattern)281
8.3模型镜像(Mirror Geom)283
8.4用户自定义特征(UDF)284
8.5特征群组(Local Group)284
8.6训练实例285
练习1运用拷贝特征和模型镜像建模零件285
练习2运用特征阵列进行零件建模293
练习3运用UDF进行零件建模306
练习4运用Local Group建模零件313
8.7本章小结318
第9章 特征操作319
9.2改变父子关系的方法320
9.1基本概念320
9.3特征重定义(Redefine)321
9.4特征排序(Reorder)321
9.5插入特征(Insert Feat)322
9.6压缩与恢复特征(Suppress and Resume)322
9.7训练实例323
练习1在零件建模过程中使用特征重定义、特征压缩、特征恢复323
练习2在零件建模过程中插入特征操作329
练习3将零件建模过程中特征排序333
9.8本章小结337
第10章 关系式339
10.1关系式类型340
10.2关系式中的参数符号340
10.4关系式中的运算符和函数341
10.3系统参数341
10.5关系式的修改与排序342
10.6使用联立方程式建立关系式342
10.7训练实例343
练习1在草绘截面和特征中添加关系式343
练习2在零件建模过程中修改关系式和对关系式排序348
练习3在零件建模上使用联立方程式和用户自定义参数352
10.8本章小结357
第11章 家族表359
11.1基本概念360
11.2创建零件家族表的方法360
11.3如何使用零件家族表中的成员361
11.4如何修改零件家族表362
11.5训练实例363
练习1创建一个简单的零件家族表363
练习2添加特征创建零件族368
11.6本章小结373
第12章 层375
12.1基本概念376
12.2层的建立方法376
12.3在层中添加或删除对象377
12.4层的操作378
12.5训练实例379
练习1在零件建模过程中使用层简化模型显示379
12.6本章小结387
第13章 零件建模的复杂特征389
13.1偏移特征390
13.2非平行融合特征390
13.3扫描融合特征391
13.4变截面扫描特征392
13.5训练实例393
练习1运用偏移特征进行零件建模393
练习2运用非平行融合特征进行零件建模403
练习3运用扫描融合特征进行零件建模414
练习4运用变截面扫描特征进行零件建模420
练习5创建一个特征截面为椭圆的零件435
13.6本章小结439
第14章 零件建模的曲面特征441
14.1基础知识442
14.2曲面特征的创建443
14.2.1规划曲面的创建444
14.2.2自由曲面的创建445
14.3曲面特征的操作447
练习1使用曲面特征创建零件模型(1)448
14.4训练实例448
练习2使用曲面特征创建零件模型(2)457
练习3创建零件模型467
14.5本章小结475
第15章 零件装配477
15.1基本概念478
15.2装配约束类型478
15.3零件装配步骤480
15.4生成爆炸图480
15.5装配模型的简化显示481
15.6训练实例481
练习1零件装配实例(1)481
练习2零件装配实例(2)497
15.7本章小结501
第16章 创建工程图503
16.1基本概念504
16.2规划和设置视图504
16.2.1创建三视图505
16.2.2剖视图506
16.3图纸格式507
16.4视图操作508
16.5尺寸标注509
16.6技术要求510
16.7打印工程图510
16.8训练实例511
练习1创建图纸格式511
练习2使用给出的零件模型创建一张工程图517
练习3创建工程图536
16.9本章小结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