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南抗战文化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东南抗战文化史论
  • 王嘉良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985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东南抗战文化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抗战文化总体背景下的重要地域文化1

第一章 “东南半壁”抗战文化群体形成的历史原因18

一 历史的遇合:唇齿相连、血脉相通的东南历史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21

二 现实基因:全国抗战总态势下“东南一隅”的独特地位与独特的文化聚合28

三 时代机遇:东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对稳固的历史保证39

第二章 东南抗战文化运动发展述略50

一 战争的进程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流向50

第一阶段:从全国抗战开始到武汉失陷51

第二阶段:从武汉失陷到浙赣战役发生58

第三阶段:从浙赣战役到抗战胜利65

二 三足鼎立、犄角相依的三个文化中心71

1.浙西南:金华——丽水文化中心72

2.闽西北:永安——南平文化中心79

3.赣东南:上饶——赣州文化中心85

第三章 东南抗战文化构成之一:文学艺术领域92

一 文学创作:大忧患时代高昂民族情绪的呐喊97

1.大时代的宠儿——报告通讯98

2.表现抗战到底的小说102

3.呼喊民族心声的诗歌  106

4.歌颂与暴露并重的散文  108

二 戏剧创作:战争催生下群体精神的独特呈现 112

1.深入民众的救亡剧运的兴起  112

2.剧本创作:现实面前的自觉聚焦  117

三 艺术创作:在抗战声浪中弹拨的主题变奏 120

1.“刀与笔”:以刀笔作投枪的木刻、美术创作 120

2.弦外之音:抒唱时代心律的音乐创作  125

第四章 东南抗战文化构成之二:社会科学领域  133

一 军事学研究:从国内战场到二战的全面述评 136

1.军队的生命线:军队政治工作研究  137

2.国内战局和抗战形势的述评  139

3.分析开辟敌后战场的必要性与策略  142

4.对二战局势的科学测评和国际时事研究  144

二 政治学研究:以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为中心议题  147

1.促进统一战线稳固的理论阐述  147

2.切中时弊的时政评论  150

3.对中国特定政治形态——官僚政治体制的剖析  153

三 经济学研究:抗战建国的经济体系构想  156

1.“中国化”经济法则的理论建设157

2.探讨地方经济与大社会背景的关系   161

3.土地问题:农村经济问题的调查   164

四 教育学研究:战时教育与教育体制之构想与展望   166

1.战时教育在矛盾中的选择   166

2.战时教育体制重建之总体构想   168

第五章 东南抗战文化构成之三:新闻出版领域  173

一 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战时的艰难与新闻业的中兴   173

1.战时新闻传媒的网络结构及其型态特征   176

2.战争新闻的时效性与鼓动性   182

3.新闻在民主化进程中的正反效应   185

二 在艰难竭蹶中走向繁盛的出版业   191

1.战时东南出版机构鸟瞰   196

2.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体的重要出版物   199

第六章 东南抗战文化的生力军——大众文化   208

一 深入山野、遍及各地的民众文化   210

1.“文化下乡”开辟普及民众文化的新生面  210

2.民众文化的重要形式:演剧及歌咏活动   213

3.文艺大众化促进通俗文艺的发展   215

二 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军队文化   217

1.“政训队”的建立与以军队政治工作为核心的军队文化活动   217

2.战地服务团推动下的军队文化建设   219

三 发扬五四文化传统的校园文化222

1.救亡声浪压倒一切:校园文化的特质   222

2.战时校园流徙:校园文化与民众文化的融合  226

第七章 东南抗战文化基本特征的归纳   230

一 文化建构:地域文化与整体文化的统一   230

二 文化效应:实现“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   234

三 文化特质:民族精神的文化呈现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底蕴   237

后记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