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印刷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罗树宝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117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印刷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印刷术发明的历史意义1
第二节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概况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印刷发展的特点10
第四节 关于中国古代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13
一、中国印刷史研究的现状13
二、印刷史和相关学科15
三、印刷工匠和知识分子的结合是推动印刷技术发展的动力17
第二章 印刷术发明前的书籍及文字记录的方式19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0
一、甲骨文20
二、金文22
三、篆书24
四、隶书24
五、楷书25
第二节 印刷术发明前的书籍26
一、竹简和木牍——书籍的最早形式27
二、古代的帛书31
第三节 纸写本书籍32
第三章 印刷术发明前在技术上的准备36
第一节 毛笔的发明和发展以及对印刷术的影响37
第二节 墨的发明和发展对印刷术的影响40
一、文字雕刻技术的起源和发展41
第三节 文字雕刻技术的发展及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41
二、印章 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43
三、文字石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及对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影响44
第四节 拓印及文字反刻技术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49
一、拓印技术的起源49
二、拓印技术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50
第五节 纸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52
一、纸的发明52
一、纸张的早期使用55
三、早期的造纸工艺57
第一节 什么是雕版印刷59
第四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59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61
第三节 雕版印刷的技术工艺71
一、版材的选用及加工72
二、雕版及印刷的工具72
三、印版的雕刻工艺74
四、印刷方法76
第四节 早期的书籍装订形式77
第五节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历史背景78
一、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79
二、印刷术发明的社会条件80
三、佛教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81
第五章 印刷术的早期应用82
第一节 唐代的印刷83
一、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印刷的关系83
二、唐代的佛教印刷85
三、唐代的其他印刷91
四、唐代印刷技术、印刷地域和印刷材料的发展状况95
第二节 五代十国的印刷98
一、政府组织刻印儒家经典的开始99
二、五代十国的佛教印刷101
三、五代十国的其他印刷106
一、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与印刷业发展的关系109
第六章 古代印刷的兴盛109
第一节 宋代印刷发展的社会背景109
二、雕版印刷及相关技术的成熟,为宋代印刷业的兴盛提供了条件112
三、宋代的印刷制度115
第二节 宋代政府的印刷117
一、宋代中央政府的印刷117
二、宋代地方政府的印刷121
第三节 宋代民间的印刷134
一、私宅家塾刻书135
二、书坊的刻版印刷140
第四节 宋代的佛经印刷147
第五节 宋代的纸币印刷153
第六节 宋代的印刷技术158
一、宋代的刻版技术158
二、宋代书籍等印刷品的版面形式159
三、字体、刊记和敬避163
四、宋代书籍的插图及图版印刷167
五、宋代的书籍装订171
第七节 宋代的印刷工匠173
一、宋代印刷的分工及各工种情况173
二、宋代的刻版工匠及工价177
第七章 古代印刷地域的扩大186
第一节 辽国的印刷187
第二节 西夏的印刷195
第三节 金代的印刷201
一、金代的文化与政府的印刷203
二、金代的民间印刷207
三、金代的宗教印刷209
四、金代的印刷技术212
五、金代的图版印刷214
第八章 雕版印刷的缓慢发展217
第一节 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及与印刷的关系217
第二节 元代政府的印刷220
一、元代政府的印刷机构和对印刷的管理220
二、学校的印刷223
三、元政府对蒙文书籍的翻译和刻印227
四、元代的纸币印刷228
第三节 元代的民间印刷232
一、平阳的印刷232
二、杭州的印刷235
三、建宁的印刷237
四、其他地区的民间印刷业243
五、新疆、西藏地区的印刷244
第四节 元代的宗教印刷248
第五节 元代的印刷技术253
一、元版书的刻印质量253
二、元代刻版的字体255
三、元代的版式及版面装饰259
四、元代的多色套印技术264
五、元代的书籍装订技术265
六、元代纸、墨等印刷材料的生产266
第九章 活字版的发明和发展268
第一节 活字版的发明268
一、活字版的发明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268
二、活字版发明的历史背景269
三、中国古代活字版技术发展和推广缓慢的原因270
第二节 活字版的发明者——毕升271
一、毕升的生平271
二、毕升的活字版工艺和技术272
三、沈括及其对印刷史的贡献274
第三节 毕升泥活字的继承和发展276
第四节 木活字版的发明和发展280
一、木活字版的发明者王祯280
二、王祯的木活字印刷技术283
三、木活字版的广泛应用286
第五节 金属活字版的应用288
一、无锡华氏的铜活字版印刷289
二、无锡安国的铜活字版印刷293
三、明代其他地区的铜活字版印刷294
一、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和印刷技术发展的关系297
第一节 明代的社会条件和印刷技术发展的概况297
第十章 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全面发展297
二、明代印刷的一般概况299
第二节 明代政府的印刷300
一、明代政府的印刷概况300
二、明代中央政府的出版印刷301
三、纸币的印刷307
四、明代的藩王府印刷308
五、明代地方政府的印刷319
第三节 明代的民间印刷327
一、明代北京的民间印刷328
二、明代南京的民间印刷331
三、明代建阳的印刷业334
四、明代苏州的印刷341
五、明代杭州的民间印刷345
六、明代徽州的民间印刷347
第四节 明代的图版印刷349
一、明代图版印刷的概况349
二、南京和杭州的图版印刷352
三、明代图版雕刻的技艺特点354
四、代表明代图版刻版水平的徽派刻工355
第五节 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362
一、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过程362
二、程氏《墨苑》与彩色印刷的萌芽364
三、胡正言与饾版、拱花印刷365
第六节 明代的印刷材料370
一、刻版及活字木料370
二、墨的生产情况371
三、纸张的生产情况372
第七节 明代的印刷字体、版式和装订373
一、印刷字体373
二、明代版式及版内装饰375
三、明代的书籍装订376
第十一章 古代印刷技术的转折378
第一节 概述378
一、清代政府的中央出版印刷事业383
第二节 清代政府的印刷383
二、清代的地方政府印刷396
第三节 清代的民间印刷400
一、江浙的民间印刷402
二、北京的民间印刷405
三、广东的民间印刷408
第四节 清代的图版印刷及雕版彩色印刷409
一、清代的图版印刷409
二、清代的雕版彩色印刷413
第五节 清代民间的活字版印刷422
一、清代民间的木活字印刷423
二、清代民间的金属活字印刷426
第六节 清代的印刷技术429
一、清代印书的版式429
二、清代的印刷字体430
三、清代的装订技术432
第十二章 中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434
第一节 中国印刷术向东方邻国的传播434
一、中国印刷术向朝鲜的传播435
二、中国印刷术向日本的传播438
三、中国印刷术向亚洲其他国家的传播443
第二节 中国印刷术向西方的传播446
主要参考书目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