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 冯健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121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汽车-发动机-理论-高等学校-教材;汽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汽车发动机原理1

第一章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

第一节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1

第二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5

第三节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和强化指标8

第四节 发动机的其它指标9

第五节 发动机的热平衡10

第六节 发动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1

思考题12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4

第一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4

第二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17

第三节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19

第四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23

思考题28

第三章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30

第三节 废气能量的利用36

第四节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38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42

思考题45

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热化学46

第一节 发动机的燃料及使用特性46

第二节 燃烧热化学49

思考题52

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53

第一节 燃料喷射与雾化53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60

第三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62

第四节 影响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分析69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71

思考题73

第六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74

第一节 化油器的工作原理74

第二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80

第三节 汽油机的燃烧室85

第四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88

思考题91

第七章 发动机的特性93

第一节 发动机工况、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93

第二节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94

第三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97

第四节 发动机的调速特性101

第五节 发动机的万有特性104

思考题106

第八章 发动机的排放与噪声107

第一节 排放物及危害107

第二节 排放物的机内、机外处理111

第三节 柴油机的噪声113

第四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117

思考题119

第九章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120

第一节 汽油机的新型燃烧室120

第二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23

第三节 电控电子点火系统135

第四节 柴油机的电子控制138

第五节 可变配气机构与可变进气管141

第六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144

思考题147

第二篇 汽车理论148

第十章 汽车的动力性148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48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149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152

第四节 汽车的动力方程159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163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67

第七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170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172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176

第十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180

思考题184

第十一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85

第一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85

第二节 汽车在各工况下的燃油消耗186

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89

思考题192

第十二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193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193

第二节 传动比的选择193

第三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196

思考题198

第十三章 汽车的制动性199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99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200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03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208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211

第六节 自动防抱死系统217

思考题218

第十四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轮胎侧偏特性223

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227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232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道路试验236

思考题239

第十五章 汽车的平顺性及通过性241

第一节 汽车的平顺性241

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245

思考题250

参考文献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