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焦春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档案出版社
- ISBN:780019208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总论〕1
试论毛泽东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及其曲折的原因 严惠民 孙道同1
对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再认识 田克勤 傅嘉贵10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 曹庆国18
关于接班人问题的失误初探 蔡庆生26
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朱敏彦39
刘少奇民主共和国思想 刘太运50
论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陆建洪57
论刘少奇的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虞崇胜64
周恩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初探 刘喜发74
浅论周恩来的求实精神 沈一高81
周恩来论知识分子 潘建功88
周恩来对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 牟进94
朱德关于军工生产同民用生产相结合的思想简析 徐晓林101
董必武论密切联系群众 张子信 冯荣章 晓军107
试论张闻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思想 王崇英113
论张闻天晚年对党建学说的贡献 会成贵 胡湘120
李维汉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 文钏 韩克华12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斯大林模式 李镇波 潘荣 黄小同135
社会主义时期“左”倾泛滥的原因新探 陈宝松146
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屡犯冒进错误原因的思考 崔广陵15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冷本生160
试论建国后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 周鸿根166
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再认识 张立新168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发展 孙兰春185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 都培炎193
四十年光辉成就的理论结晶 李贵元203
关于建国来以知识分子民主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杨元华211
略论建国以来我党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 郑畹兰 张英22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2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魏晓文 于连喜229
评析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陈爱玉238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思 蒋鸿245
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斗争及其经验 沈济时251
党在建国初期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 田水259
公私合营的一个范例--记民生轮船公司的公私合营 冉志271
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术评 佟玉兰280
毛泽东“拖下去”的策略思想及其理论意义 傅菊辉288
邓子恢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突出贡献 张全省294
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 欒良毅 刘玉璋302
学术争鸣必须享有充分的自由--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命运的反思 胡水清308
过渡时期中苏国家资本主义比较考察 朱坤泉 张家洪316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毛万林326
八届九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龚新明331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3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思想解放的开端--试述八大前后思想解放的标志和理论成果 高伯文338
论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罗玉明348
人民公社与空想社会主义 柴方356
对“大跃进”深刻教训的反思 余春林363
从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看“大跃进”之根源 李颖 胡晓东369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安山38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夺权斗争和“文化大革命” 曹力铁394
“文革”前十年个人崇拜的发展及其原因 阎朦407
〔“文化大革命”时期〕415
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冷志昌415
对“文化大革命”一哄而起的一个原因的认识 ?洁志423
浅谈人民解放军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段华明427
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王国洪439
试论七十年代初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 花亚纯449
红卫兵运动初探 王强457
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大反思 张春英461
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反思 杨延虎 高尚斌474
农业学大寨运动述评 冯治 张敬民48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96
论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党在徘徊中前进 张海萍496
试论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吕玉莲501
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赵大义508
永放光辉的历史丰碑--邓小平同志为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所做的杰出贡献 张扶垣 赵宝棠518
党的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基本点的继续和发展 于祥祯 张洪英526
关于中国改革性质的思考 焦春荣 肖希寿534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宏观思考 刘运兴541
“两次历史性飞跃”比较 张先亮555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对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作用 张永安563
第二次飞跃的认识论启迪 杨明刚574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管恩瑞 杨思基5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富民政策 马学鹏588
我党经济工作中领导方法的伟大转变 陈和钦596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刘德军 王先山 阎富升603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杰出贡献 张兆武618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张彩凤627
简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李冬春636
论“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罗映光642
“一国两制”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金玉芳652
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一大贡献--学习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邵文超 赵志国658
“一国两制”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牛玉峯670
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趋势 高永芳681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述评 叶美霞688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改革 徐利剑694
改革为贫困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春运 马继红702
关于官僚主义问题的一点思考 唐菊英712
从严治党--新时期党建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刘蓉蓉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