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苍茫中的选择-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苍茫中的选择-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 上
  • 张大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改革出版社
  • ISBN:780072385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苍茫中的选择-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前言1

第一篇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挑战1

1·1东欧演变和前苏联解体给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敲起了警钟。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

1·2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出现的矛盾:令人困惑的低效益11

1·3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发生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现象23

1·4我国改革经历10多年风雨,国有大中型企业仍陷于困境26

1·5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矛盾激化的原因剖析30

1·6对公有制前途和命运的沉思34

2·1斯大林模式已经将社会主义拖到了绝境。理论界的迷惘38

第二章 在社会主义面临的“危机”面前出现的理论危机38

2·2继续修补和完善斯大林理论模式的作法42

2·3邪恶的理论:主张私有化45

2·4“300年殖民地”理论48

2·5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旧体制下遇到的突出问题:坚持原有的公有制形式=“大锅饭”=低效率。和公有制应该具有的优越性二律背反51

2·6从数学的三次危机引起数学理论革命性的发展所想到的55

2·7社会主义理论危机的核心是公有制和低效益的矛盾64

2·8理论危机蕴含着理论的大发展68

第三章 撇弃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向何处去81

3·1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承认历史的作用与撇弃它是辩证的关系81

3·2改革初期的茫然:“摸着石头过河”85

3·3市场改革。价格改革的单项突进碰到的困难88

3·4宏观调控机制的转换。遇到的棘手的问题91

3·5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在利益分配上兜圈子。浅层次上的改革出现的矛盾96

3·6矛盾的综合表现:价格上的双轨制101

3·7改革最敏感的“雷区”:所有制的改革104

3·8公有制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109

3·9警惕改革的车轮遇到陷坑111

第四章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在产权关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存在的弊端115

4·1企业改革的地位。中国还缺少真正的企业115

4·2企业改革的难点:产权关系划分121

4·3企业自我积累资金产权的归属124

4·4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在价值上没有量化130

4·5企业产权流通受到阻碍133

4·6国家和企业关系的演变:由“父子”关系变为“暧昧”关系137

4·7政策变量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不规则扰动141

4·8经济运行机制的紊乱:国家→市场→企业147

4·9企业在非均衡状态中的运行150

4·10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3

4·11经济法规的软化现象158

第五章 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63

5·1中国社会主义产生的特殊性163

5·2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其特征167

5·3农村经济、农民问题,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起点171

5·4农业承包方式向工业的移植176

5·5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提出181

5·6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不可忽视的精神因素: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186

5·7“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94

第六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198

6·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和扩展198

第二篇198

6·2一条重要的改革思路的产生203

6·3伟大的创举: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207

6·4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涵及其实质213

6·5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217

6·6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特征和作用221

6·7企业承包的关键:确定承包基数。合理的承包基数是向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逼近231

6·8现阶段确定企业承包基数应考虑的几个因素。企业上交利润的增长比率236

6·9劳动者在企业承包中的地位。随着承包制的发展与完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充分确立239

6·10承包制自身的否定因素。随着承包制的发展与完善否定因素的增长。承包制生命力可能达到的极限245

6·11历史的功绩与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端251

6·12新的求索254

7·1迫切的要求:税利分流、税后承包258

第七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化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58

7·2税利分流、税后承包改革试点的成效与困难261

7·3进一步完善税利分流、税后承包,为企业改革的深化创造条件265

7·4承包企业的资金分帐管理270

7·5承包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275

7·6困扰企业的债务链:三角债与线形债279

7·7市场疲软。启动经济的锁钥284

7·8第一轮承包的是非功过。政府向企业的“让步”289

7·9新一轮承包的承包形式和承包方法297

第八章 由滚动承包向部分全员承包、再向全员承包直至全员资产承包的过渡305

8·1承包制发展的历时性。过程和阶段305

8·2划分承包制过程的阶段性的标准。承包制将经历的四个阶段307

8·3滚动承包。部分全员承包。由滚动承包向部分全员承包的过渡313

8·4全员承包。由部分全员承包向全员承包的过渡319

8·5从全员承包向全员资产承包过渡中的小阶段: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全员资产承包的内涵和例证326

8·6贯穿于承包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一根红线333

8·7承包基数与价值规律的关系339

8·8党组织在承包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44

8·9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责任与权力347

第九章 承包制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理论思考352

9·1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关系352

9·2绝大多数承包制企业要走的四段式道路:滚动承包——部分全员承包——全员承包——全员资产承包355

9·3由一种承包形式向另一种承包形式过渡的条件。自然的历史过程358

9·4每一种承包形式的完善。同一种承包形式采用多种承包方法360

9·5固守某一种承包形式的僵化思想。超越必经阶段的盲闯行为363

9·6最好的承包形式同时就包含了不好的因素。辩证法的生命力366

9·7全员资产承包是承包制过程发展的最高阶段369

9·8承包制过程发展遵循的准则和所要达到的目标372

9·9探索承包制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78

第十章 关于国有小企业的租赁和拍卖382

10·1租赁经营的涵义。两权分离较彻底的形式382

10·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租赁经营思想。列宁的租赁经营思想和实践384

10·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租赁经营的发展389

10·4租赁经营的性质和特点。与承包制的比较392

10·5租赁经营机制与租赁市场398

10·6对几种企业租赁经营形式的评述405

10·7将租赁经营机制移植到承包制中409

10·8国有小企业的拍卖。严格的政策界限412

上卷后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