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音乐社团研究 1900-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戴俊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464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音乐-社会团体-研究-中国-1900~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音乐社团研究 1900-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概述1
二、研究基础9
三、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14
第一节 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16
一、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16
二、三皇会17
三、长春会21
第二节 初浴现代——光裕社23
一、光裕公所23
二、光裕社24
第三节 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29
一、艺人训练班29
二、改进会与研究会32
三、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35
第四节 涅槃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39
一、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39
二、说唱艺人救国会40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43
第一节 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45
一、清末宫廷剧团45
二、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48
第二节 “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50
一、富连成班50
二、从科班到职业戏班54
三、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57
第三节 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59
一、精忠庙59
二、正乐育化会61
三、秦腔易俗社64
第四节 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68
一、戏社与剧社68
二、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70
三、雪声剧团78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81
第一节 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82
一、自娱型器乐班社82
二、琴社组织83
三、雅集社90
第二节 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93
一、风俗型器乐班社93
二、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93
三、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96
第三节 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98
一、传统型音乐班社98
二、江南丝竹社团100
三、广东音乐社团105
第四节 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112
一、改进型音乐社团112
二、大同乐会114
三、国乐改进社120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136
第一节 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137
一、音乐讲习会137
二、音乐传习所142
第二节 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144
一、乐友社144
二、乐艺社149
三、音乐艺文社157
第三节 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169
一、流行乐队组织170
二、明月社的前前后后174
三、上海新兴音乐社178
第四节 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186
一、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187
二、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197
三、中华交响乐团206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225
第一节 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226
一、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226
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227
三、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238
第二节 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242
一、历史背景243
二、发展过程245
三、活动特点251
第三节 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270
一、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271
二、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274
三、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277
第四节 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289
一、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289
二、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292
三、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294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300
第一节 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301
一、历史背景301
二、左翼音乐社团304
三、新音乐运动社团309
第二节 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317
一、民众歌咏会317
二、武汉合唱团322
第三节 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333
一、救亡演剧队333
二、抗敌演剧队338
三、抗敌演剧宣传队345
第四节 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349
一、军乐队与警乐队349
二、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355
三、八路军战斗剧社358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368
第一节 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369
第二节 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373
一、上海专科师范学校373
二、中华美育会375
三、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380
第三节 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384
一、南国社成立的背景384
二、南国社的演变384
三、南国社的音乐活动389
第四节 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394
一、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394
二、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397
三、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401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406
第一节 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406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406
二、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408
三、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416
第二节 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420
一、租界的历史420
二、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424
三、上海租界中的其他音乐社团433
第三节 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436
一、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436
二、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437
三、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439
第四节 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441
一、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441
二、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443
三、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447
余论450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451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454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456
主要参考文献460
后记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