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供水水文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供水水文地质学
  • 王增银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0986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4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供水水文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的作用1

第二节 供水水文地质学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第三节 我国供水水文地质发展概况4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7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7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的分类8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分类现状8

二、地下水资源分类10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3

二、局部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14

一、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14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15

一、根据“三水”转化的观点评价地下水资源15

二、根据“以丰补欠”的观点评价地下水资源16

三、按照系统的观点评价地下水资源16

四、根据“水质标准”评价地下水资源16

五、以长期利用的观点评价地下水资源17

六、根据“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地下水资源17

第三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18

第一节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18

一、对水的物理性质的评价19

二、对普通溶解盐类的评价19

三、对水中有毒物质的评价20

四、对水中病菌的评价21

第二节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22

一、锅炉用水水质评价22

二、工程建筑用水水质评价25

三、其他工业用水水质评价27

第三节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28

一、农业灌溉用水对水质的要求28

二、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方法30

第四章 地下水水量评价33

第一节 补给量评价33

一、水量均衡法33

二、水文分析法37

三、均衡计算中的频率分析39

第二节 可开采量评价41

一、开采试验法42

二、解析法47

三、数值法57

四、电模拟法70

五、概率统计分析法71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及分级78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82

第一节 供水水源地的选择82

第二节 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布置82

二、垂直取水构筑物——井83

一、水平取水构筑物——渗渠83

第三节 管井设计及成井工艺87

一、管井设计87

二、管井成井工艺89

第四节 增加单井出水量的措施91

一、改变井周围的渗透条件,增加井的出水量91

二、恢复生产井的出水量92

第五节 给水工程93

一、给水量93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与设计95

三、给水工程水力计算105

第二节 地面沉降109

第一节 概述109

第六章 地下水开采的负环境效应及防治109

一、地面沉降形成机制110

二、地面沉降预测与防治111

第三节 岩溶地面塌陷114

一、概述114

二、抽水塌陷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115

三、岩溶塌陷预测及防治116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恶化119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特征及危害119

二、地下水水质恶化形成机制120

三、地下水水质恶化预测及防治121

第一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124

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24

第二节 地下水人工补给125

一、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基本条件125

二、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126

三、回灌中应注意的问题126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管理128

一、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含义128

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129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措施130

一、集中连续供水调查阶段的划分134

第二节 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134

第一节 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134

第八章 供水水文地质调查134

二、分散间歇性供水调查阶段的划分135

第三节 不同类型供水的特点及其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要求136

一、工业用水供水136

二、农田用水供水136

三、生活用水供水136

第四节 不同类型地区地下水主要特征及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要点137

一、平原地区137

二、丘陵山区140

三、岩溶地区142

主要参考文献1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