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力市场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劳动力市场论
  • 潘功胜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36940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力市场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西方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1

1.1 新古典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及其修正1

新古典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的构造及其评析2

新古典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修正13

1.2 凯恩斯失业均衡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17

凯恩斯失业均衡的基本涵义18

凯恩斯失业均衡产生的条件19

解救失业的途径21

失业均衡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常态24

新古典综合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和政策25

理论和政策的论争25

1.3 凯恩斯后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25

货币主义的自然失业率假说32

理性预期学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和政策37

供给学派有关劳动力市场理论和政策的观点39

1.4 其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42

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42

刘易斯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47

分层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51

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58

就业制度模式及其特征差异比较68

2.西方劳动力市场制度比较68

2.1 西方就业制度比较研究68

就业制度的效应比较分析73

2.2西方工资生成制度比较研究81

集体谈判式工资生成制度素描81

工资谈判的集中化程度及其宏观经济效果比较84

工资生成过程中的政府功能87

2.3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比较91

失业保障制度比较91

退休保障制度比较100

附录2A单项解雇制度105

附录2B集体解雇制度107

3.中国传统体制下劳动供求实现方式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07

3.1 中国传统体制下劳动供求实现方式的制度背景——传统就业制度、工资制度描述110

中国传统就业制度的基本点110

中国传统工资制度的基本点111

3.2 中国传统体制下劳动供求实现方式114

传统体制下的劳动供给行为114

传统体制下的劳动需求行为122

劳动供求的实现方式126

传统体制下的劳动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表层影响130

3.3 传统体制下劳动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30

传统体制下的劳动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深层影响134

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145

4.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145

整体经济体制改革背景145

劳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147

4.2 劳动供给行为的市场化倾向151

劳动者的目标函数151

劳动供给行为的市场化倾向152

4.3 企业目标和劳动需求行为161

国有企业行为目标162

人均收入最大化条件下的劳动需求165

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分享工资和劳动需求168

4.4 二元体制下的工资分配171

二元体制下工资率生成方式172

国有企业的收入攀比和工资侵蚀利润173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滞后及其成因、后果180

职工工资及收入结构变动分析183

4.5 中国劳动力流动倾向研究184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流动186

劳动力在不同的国有部门、不同所有制及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190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193

附录4A分享工资理论述评195

韦茨曼分享经济的主要命题概览196

分享工资的基本内含及与传统工资制度的根本区别197

由工资经济转入分享经济的政策措施201

分享工资理论评析202

5.中国劳动力市场生成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205

5.1 市场经济体制与劳动力市场20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市场经济205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208

5.2 劳动力市场行为主体的构造213

劳动者主体的构造214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220

5.3 工资生成制度创新22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生成223

工资的市场生成与按劳分配原则的融通227

5.4 劳动力市场运行环境的创造229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法律基础22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30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信息网络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238

劳动力市场与住房制度改革240

参考文献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