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耀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46604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56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5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工艺设计基础1
第一章 工艺过程设计概论1
§1-1工艺过程的组成1
§1-2设计工艺过程的基本要求及主要的技术依据2
一、设计工艺过程的基本要求2
二、零件图及技术条件2
三、生产类型2
四、生产条件3
§1-3工艺过程的设计方法3
一、航空、航天与精密机械产品的特点3
二、设计工艺过程的步骤4
§1-4提高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措施4
一、设计工艺性4
二、提高加工质量的途径5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6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7
§2-1法定计量单位8
一、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8
第二章 设计资料的选择8
二、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10
三、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应用12
§2-2公、英制尺寸换算15
一、常用公、英制尺寸的换算15
二、常用公、英制尺寸换算的应用18
§2-3优先数及优先数系22
一、常用优先数及优先数系22
二、常用优先数及优先数系的应用24
§2-4常用几何体的计算公式25
一、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5
二、常用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6
三、圆周等分的计算28
四、常用三角计算30
五、正方形与等六边形对边与对角长度换算31
§2-5标准尺寸32
§2-6锥度与角度系列34
§2-7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36
二、确定修约位数的表达方式37
一、术语37
三、进舍规则37
§2-8数值修约的规则37
四、不许连续修约38
§2-9零件结构要素39
一、中心孔39
五、6.5单元修约与0.2单位修约39
二、零件倒圆与倒角41
三、球面半径42
四、圆形零件自由表面过渡圆角半径和静配合连接轴用倒角42
五、T形槽43
六、砂轮越程槽44
附录 常用标准代号46
一、常用国内部门标准代号46
七、插齿空刀槽46
二、常用国外国家标准号及专业标准代号47
三、常用国外公司标准代号47
四、常用基础标准50
五、常用工艺标准52
六、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标准53
§3-1公差与配合及其应用54
一、公差与配合54
第三章 常用标准54
二、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68
三、公差与配合的选择68
四、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新、旧国标对照71
五、一般公差72
§3-2形位公差及其应用78
一、形状和位置公差78
二、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83
三、形位公差的选择85
四、形位公差新、旧国标对照88
§3-3表面粗糙度92
一、表面粗烽度化(符)号92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系列93
三、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光洁度新、旧标准评定参数值对照94
四、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97
五、一般表面粗糙度101
§3-4螺纹102
一、螺纹的种类、特点和应用102
二、普通螺纹104
三、MJ螺纹112
四、锥螺纹126
五、管螺纹131
六、过盈螺纹135
七、修理用过盈螺纹146
§3-5键与花键152
一、键联结152
二、花键165
一、齿轮的种类、特点及应用178
二、渐开线圆柱齿轮178
§3-6齿轮178
三、锥齿轮200
§3-7机械制图231
一、图样画法231
二、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37
三、轴测图238
四、尺寸注法240
五、中心孔表示法248
§4-1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250
一、金属材料250
第四章 常用材料250
二、非金属材料253
§4-2黑色金属材料257
一、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257
二、结构钢261
三、不锈钢、耐热钢和高温合金287
四、铸铁与铸钢329
§4-3有色金属材料335
一、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与牌号335
二、铝及铝合金339
三、镁及镁合金350
四、铜及铜合金354
五、钛及钛合金363
六、硬质合金367
§4-4常用其他材料374
一、工程塑料374
二、复合材料380
三、橡胶材料380
§4-5金属材料国内外牌号对照391
一、结构钢、不锈钢、工具钢和耐热钢国内外牌号对照391
二、高温合金国内外牌号对照396
三、钛合金国内外牌号对照397
四、硬质合金国内外牌号对照398
一、产品图的分析401
§5-1工艺路线设计的内容401
二、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01
三、阶段划分与工序的集中分散401
第五章 工艺路线设计的内容与方法401
第二篇 工艺路线设计401
五、热处理与表面保护工序403
六、辅助工序的内容和安排403
四、机械加工工序的顺序403
§5-2加工方案的制订404
一、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04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414
§5-3基准选择416
一、基准类别——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416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417
三、工序基准的选择424
§6-1锻造毛坯的选择与设计426
一、航空锻件的特点及其设计任务426
第六章 毛坯的选择与设计426
三、平锻机上模锻件的设计429
二、锤和压力机上模锻件的设计430
四、航空锻件试制定型与质量检验490
五、锻件毛坯图的绘制493
§6-2铸造毛坯的选择与设计497
一、航空铸件的特点及其设计任务497
二、铸件的结构设计502
三、铸件的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513
四、航空铸件的试制定型与质量检验521
五、铸造毛坯图521
§6-3常用金属型材的尺寸与允许偏差522
一、热轧圆钢与方钢522
二、锻制圆钢与方钢525
三、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坯材527
四、冷拉圆钢坯材528
五、冷方钢坯标530
六、冷拉六角钢型材532
七、优质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533
八、镁合金挤压棒材535
九、铜及铜合金棒材坯料538
十、钛及钛合金棒材539
十一、普通螺纹滚制前的毛坯直径与公差541
十二、MJ螺纹滚制前毛坯直径尺寸与公差545
§7-1常用钢的热处理548
一、概述548
第七章 热处理与表面保护548
二、常用钢预先热处理方法、目的和应用549
三、常用结构钢最终热处理方法、目的和应用551
四、冷处理与人工时效557
一、概述558
二、各种常用化学热处理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58
§7-2钢的化学热处理558
三、常用钢化学热处理的深度和硬度565
§7-3常用钢零件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566
一、概述566
二、结构钢零件热处理工序的安排567
§7-4不锈钢、耐热钢与高温合金的热处理569
一、不锈钢的热处理569
三、工具钢零件热处理工序的安排569
二、耐热钢和热强钢的热处理575
三、高温合金的处理577
一、热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检验项目579
§7-5有色金属热处理584
一、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584
二、镁合金的热处理586
三、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587
四、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589
§7-6可控气氛热处理与真空热处理590
一、概述590
二、可控气氛(少氧化无氧化)热处理590
三、真空热处理593
§7-7形变热处理594
一、形变热处理的方法、效果和用途594
二、几种材料的形变热处理595
§7-8热处理的检验597
二、检验类别598
三、硬度检验599
§7-9电镀与化学转化膜601
一、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601
二、电镀件设计的工艺性603
三、常用镀方法的镀层特性与应用范围604
四、电镀合金609
五、电镀在工艺过程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610
六、化学转化膜612
§7-10特种涂镀617
一、金属刷镀(金属涂镀)617
二、真空镀膜618
三、热喷涂621
§7-11工序间清洗与防锈623
一、一般规定623
二、常用洗涤剂的组成、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624
三、常用防锈材料、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624
§8-1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627
第八章 机床工序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627
一、机床的选择627
第三篇 工序设计627
§8-2加工余量的确定628
四、量具的选择628
一、总加工余量和工序加工余量628
三、切削工具的选择628
二、夹具的选择628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629
§8-3工序尺寸的计算631
一、工序尺寸的确定631
三、确定工序余量的方法631
二、工艺尺寸的换算632
三、尺寸图表636
§8-4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640
一、切削用量640
二、时间定额641
§8-5工艺文件642
§8-6机械加工工序余量及公差的参考数据643
一、标准工艺尺寸643
二、轴类零件采用轧制材料时的机械加工余量644
三、加工外圆柱表面的工序间加工余量及公差646
四、孔的加工余量649
五、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653
六、平面的加工余量654
七、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机械加工余量657
八、切除渗碳层的加工余量661
九、齿轮和花键精加工余量663
十、其他665
十一、加工余量确定示例668
§9-2几何尺寸的计量总论670
§9-1基本概念670
一、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670
第九章 机械加工中的检验与测试670
一、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671
三、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672
§9-3常用量具及量仪674
一、量块674
二、线纹尺677
三、极限量规679
四、常用游标量具691
五、测微螺旋副类量具695
六、表类量具和比较仪700
七、精密量仪704
八、小尺寸测量量具715
九、角度量具716
十、其他量具722
十一、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验733
十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733
十三、齿轮量具、量仪的主要技术数据738
§9-4无损检验740
一、无损检验740
二、其他检验方法750
第十章 机械加工中常用结构要素的数学计算753
§10-1V形槽加工与测量中的计算753
§10-2燕尾结构的尺寸计算754
§10-3螺纹测量中的计算757
一、圆柱螺纹的几何参数757
二、螺丝纹测量中的计算758
§10-4花键测量中的计算765
一、渐开线花键(或齿轮)测量中的计算765
二、三角形花键齿形测量中的计算767
三、矩形花键外齿等分性测量中的计算768
§10-5齿轮测量中的计算769
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用尺寸计算769
二、斜齿圆柱齿轮测量用尺寸计算773
三、锥齿轮测量用尺寸计算773
四、普通圆柱蜗杆传动780
§10-6其他测量中的计算787
一、圆锥角度测量787
二、中心角测量中的计算792
三、平面角测量中的计算794
四、交点尺寸测量中的计算795
五、相关尺寸的测量与计算公式801
六、圆弧半径的测量与计算公式802
一、点的平面坐标旋转计算公式803
§10-7点的平面坐标旋转及在工艺计算中的应用803
二、点的平面坐标旋转计算公式的应用805
三、工艺孔的应用及其计算807
四、坐标旋转后的合成误差计算809
§10-8空间角度计算813
一、直角坐标中空间点坐标旋转后的计算公式813
二、空间直线的角度计算818
一、机床的分类828
§11-1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方法828
二、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828
第十一章 金属切削机床及机床附件828
§11-2常用金属切削机床技术性能841
一、车床841
二、钻床851
三、镗床854
四、磨床857
五、齿轮加工机床864
六、螺纹加工机床872
七、铣床875
八、拉床878
§11-3且合机床880
一、组合机床的特点880
二、组合机床的组成881
三、组合机床的分类881
四、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的分类和标准884
五、组合机床的选用原则885
§11-4金属切削机床工作精度886
一、车床工作精度886
二、钻床工作精度887
三、镗床工作精度888
四、磨床工作精度888
五、齿轮机工作精度891
六、螺纹机床工作精度893
七、铣床工作精度893
八、插床工作精度894
九、拉床工作精度895
十、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895
一、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896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896
§11-5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简介896
三、数控机床的分类与选用899
四、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装置902
五、部分数控系统主要指标909
§11-6金属切削机床常用附件924
一、顶尖和顶尖套924
二、拨盘和鸡心夹头928
三、虎钳930
四、回转工作台931
五、分度头935
六、万能铣头、立铣头、插头940
七、数控自定心中心架944
八、数控电动自动转塔刀架944
九、刀具夹心946
十、锥柄工具用衬套、莫氏圆锥952
十一、吸盘953
十二、过渡盘954
§12-1刀具的基本知识957
一、刀具切削部分的定义957
第十二章 金属切削刀具957
二、刀具几何角度的功用、选择原则及合理几何参数参考值962
一、常用车削方式及刀具类型968
二、车刀的结构型式968
§12-2车刀968
三、各类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及有关参数1004
四、成形车刀1007
§12-3钻头1010
一、麻花钻的结构和几何参数1010
二、通用麻花钻的参考尺寸和几何参数(参考件)1012
三、钻头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1018
四、钻头规格标准1019
五、麻花钻几何形状的改进1032
§12-4扩孔钻和锪钻1034
一、扩孔钻和锪钻及其特点1034
二、扩孔钻的几何参数1035
三、扩孔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1036
四、扩孔钻的锪钻规格1036
§12-5铰刀1044
一、铰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1045
二、铰刀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1046
三、标准铰刀1046
§12-6孔加工复合刀具1065
§12-7铣刀1067
一、铣刀的种类和用途1067
二、铣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1068
三、标准铣刀1070
§12-8拉刀1101
一、拉削的特点及使用范围1101
二、拉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1102
三、标准拉刀1105
四、拉刀的紧固部分1113
五、拉刀柄部型式和尺寸1113
§12-9螺纹刀具1117
一、螺纹刀具的种类及用途1117
二、标准螺纹刀具1119
§12-10齿轮刀具1138
一、齿轮刀具的种类及用途1138
二、标准齿轮刀具1141
§12-11磨具1156
一、常见的磨削方式1156
二、磨具的标注方法1157
三、磨具的分类、应用及寸1157
四、磨具的选择1164
§12-12涂层刀具1172
§12-13数控刀具及其工具系统简介1174
一、数控力具的类型及其要求1174
二、数控工具系统1176
三、数控工具识别系统1180
四、刀具磨损、破损及加工尺寸监控系统1180
五、刀具管理技术1182
六、国内外数控刀具发展概况及趋势1183
§13-1机床夹具的作用和选择定位基准及夹紧面时应注意的问题1185
一、机床夹具的作用1185
第十三章 机床夹具1185
二、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186
三、选择定位基准及夹紧面时应注意的问题1186
§13-2机床夹具的分类与选用1188
一、机床夹具的分类1188
§13-3各种专用夹具的特点与应用1189
一、车床(和圆磨床)专用夹具1189
二、各类机床夹具的选用1189
二、铣床类专用夹具1198
三、钻床类专用夹具1200
四、随行夹具1203
§13-4多用途机床夹具的特点1205
一、机床夹具的发展和多用途夹具的类别1205
二、通用可调整夹具1206
三、成组夹具1212
四、组合夹具与拼拆夹具1220
§13-5数控加工用夹具1223
一、数控加工用夹具的选用方法与设计1223
二、各类数控夹具的典型结构1224
三、数控加工中更换工件的装置1240
第四篇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切削用量1251
第十四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1251
§14-1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1252
一、金属切削过程1252
二、切削过程中的金属变形规律1253
三、积屑瘤1254
四、切屑变形程度及变代规律1255
五、切屑类型及断屑措施1257
§14-2切削力1258
一、切削力的来源及其影响1258
二、切削合力、分力及切削功率1259
三、影响切削力的因素1260
§14-3切削热及切削温度1263
一、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出1263
二、切削温度1265
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1266
§14-4刀具磨损及耐用度1269
一、刀具的磨损和破损1269
二、刀具耐用度及其与切削速度的关系1272
§14-5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274
一、切削加工性的基本概念与标志方法1274
二、影响材料加工性的因素1275
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276
§14-6切削和磨削加工的表面质量1279
一、表面质量(表面完整性)的基本概念1279
二、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280
三、切削加工的表面硬化和残余应力及其影响因素1281
四、磨削加工的特点及表面质量1284
§14-7切削液1290
一、切削液的作用1290
二、切削液的分类及添加剂1291
三、切削液的选用1294
第十五章 切削用量与加工方法1297
§15-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297
一、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和制约条件1297
二、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1298
§15-2加工常用材料的切削用量1299
一、车削的切削力、功率和切削用量1299
二、镗内孔的切削用量1317
三、钻削、扩孔和铰孔1319
四、铣削特点、铣削力、功率和切削用量1335
五、拉削特点和拉削用量1341
六、磨削1347
七、高速磨削和缓进给磨削1361
§15-3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1363
一、高锰钢、高强度钢和恒弹合金3J33的切削1363
二、不锈钢的切削1372
三、高温合金的切削1380
四、钛合金切削1392
一、精密加工的概念和基本条件1405
二、精密车削1405
§15-4精密加工和光整加工1405
三、精密磨削1409
二、纤维缯强复合材料的切削特点1412
四、低应力磨削1413
五、珩磨1415
六、研磨1418
§15-5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1421
一、复合材料的特性1421
三、可加工陶瓷的切削1427
四、国外切削一些可加工陶瓷和复合材料的部分数据1430
§15-6特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1434
一、概述1434
二、电火花加工1435
三、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1456
四、超声波加工1473
五、激光加工1476
六、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1480
七、其他特种加工1485
§16-1数控加工1494
第十六章 数控加工与计算机辅助制造1494
一、概述1494
第五篇 加工自动化及管理1494
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1495
§16-2计算机辅助制造1522
一、计算机机床控制1523
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1524
三、柔性制造系统1525
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与无人化制造系统1527
五、成组技术1527
六、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1533
第十七章 有关管理的知识1538
§17-1质量管理1538
一、质量概念与特点1538
二、质量保证体系1538
三、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1540
四、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1540
五、外购件和外协件的质量管理1542
六、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1542
七、质量成本管理1543
八、质量控制统计图表1546
§17-2标准化1549
一、标准分类1549
二、标准体系1550
三、标准化原理1551
四、标准化管理全过程1552
五、企业标准化1554
§17-3生产管理1555
一、生产系统1555
二、生产过程系统1556
三、生产类型1557
四、工作研究1557
五、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1559
一、基本概念1560
二、产品工艺性分析与审查1560
§17-4工艺管理1560
三、工艺规程设计程序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