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能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智能通信](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54750.jpg)
- 周贤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5858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能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智能通信的研究背景1
1.2智能通信的科技基础2
1.2.1人工智能2
1.2.2通信技术3
1.3智能通信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5
1.4小结5
参考文献6
第2章 智能通信的概念与体系结构7
2.1企业智能通信7
2.1.1企业智能通信简介7
2.1.2企业智能通信框架8
2.1.3企业智能通信之路12
2.1.4企业智能通信解决方案13
2.2智能通信系统15
2.2.1智能通信系统的概念15
2.2.2智能通信系统的研究内容15
2.3互动智能通信16
2.3.1互动智能通信的提出16
2.3.2互动智能通信的体系结构17
2.3.3互动智能通信的关键技术19
2.4小结21
参考文献22
第3章 网络融合23
3.1国内外“三网融合”概况23
3.1.1“三网”的定义23
3.1.2国外“三网融合”概况24
3.1.3国内“三网融合”概况25
3.2计算机网络25
3.2.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26
3.2.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30
3.2.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30
3.2.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1
3.2.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2
3.2.6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35
3.3电信网38
3.3.1公共交换电话网38
3.3.2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9
3.3.3数字数据网40
3.3.4帧中继41
3.3.5异步传输模式42
3.3.6电信网的发展趋势43
3.4有线电视网络43
3.4.1国内外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43
3.4.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45
3.4.3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45
3.4.4IPTV46
3.5“三网融合”的构想48
3.6小结50
参考文献50
第4章 智能通信的基础设施——下一代网络52
4.1NGN概述52
4.1.1NGN产生的背景52
4.1.2NGN的概念53
4.1.3NGN的特点54
4.2NGN的体系结构55
4.3NGN的主要业务57
4.4支撑NGN的主要技术57
4.5NGN研究范围与发展趋势58
4.6软交换58
4.6.1软交换的基本概念59
4.6.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59
4.6.3支持软交换的主要协议63
4.6.4软交换的技术优势66
4.7小结68
参考文献68
第5章 智能通信的核心技术——IPv669
5.1IPv6的基本概念70
5.2IPv6的特点70
5.3IPv6地址空间分配和地址类型73
5.3.1IPv6地址空间分配73
5.3.2IPv6地址类型74
5.3.3IPv6地址表示法75
5.3.4特殊的IPv6地址76
5.4IPv6路由技术76
5.4.1IPv6路由新特点76
5.4.2IPv6中可用的路由协议77
5.5移动IPv677
5.5.1移动IPv6的概念77
5.5.2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78
5.5.3移动IPv6的优势79
5.6从IPv4到IPv6的演进79
5.6.1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79
5.6.2隧道技术81
5.6.3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81
5.6.46to4技术81
5.6.5如何选择合适的过渡机制82
5.7IPv6现有实验网络83
5.8IPv6的应用84
5.9小结86
参考文献86
第6章 智能通信的排头兵——移动计算87
6.1移动计算概述87
6.1.1移动计算的概念87
6.1.2移动计算的驱动力89
6.1.3移动计算的系统模型89
6.1.4移动计算的体系结构90
6.1.5移动计算的主要特点91
6.1.6移动计算的关键技术92
6.1.7存在的挑战95
6.1.8典型应用场合96
6.2移动通信网络97
6.2.1蜂窝通信系统97
6.2.2“蓝牙”无线通信网络101
6.2.3HomeRF101
6.2.4卫星通信网101
6.3无线局域网101
6.3.1无线局域网标准102
6.3.2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102
6.3.3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104
6.4移动自组网络105
6.4.1移动Ad Hoc网络简介106
6.4.2移动Ad Hoc网络关键技术和挑战107
6.4.3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109
6.5移动IP110
6.5.1移动IP的基本结构110
6.5.2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111
6.6小结114
参考文献114
第7章 智能通信中的人工智能116
7.1自然语言理解116
7.1.1自然语言理解概述116
7.1.2国内外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进展117
7.1.3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关键技术117
7.1.4机器翻译121
7.2语音识别121
7.2.1语音识别概述121
7.2.2国外语音识别发展状况122
7.2.3国内语音识别发展状况124
7.2.4语音识别中的关键技术125
7.2.5语音识别的困难及改进129
7.3知识工程131
7.3.1谓词逻辑131
7.3.2产生式规则132
7.3.3语义网络135
7.3.4框架表示法137
7.3.5广义知识的表达方法139
7.3.6动态描述逻辑142
7.3.7本体145
7.4机器学习153
7.4.1基本概念153
7.4.2学习问题的本质154
7.4.3机器学习的分类154
7.4.4机器学习的方法156
7.5小结169
参考文献170
第8章 智能通信的协议与编码标准172
8.1H.323协议172
8.1.1H.323协议介绍172
8.1.2H.323协议的特点172
8.1.3H.323协议的体系结构173
8.1.4H.323协议中的主要协议175
8.1.5H.323协议的基本呼叫流程176
8.2SIP协议178
8.2.1SIP协议发展的现状178
8.2.2SIP网络体系结构179
8.2.3SIP消息180
8.2.4SIP呼叫流程的全过程181
8.2.5SIP协议的特点183
8.3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关系185
8.4多媒体压缩标准187
8.4.1JPEG2000187
8.4.2MPEG-4188
8.5小结191
参考文献191
第9章 面向服务的智能通信193
9.1SOA思想193
9.1.1SOA的定义193
9.1.2SOA的特征194
9.1.3SOA的标准195
9.1.4SOA的设计原则195
9.1.5SOA不等于WebServices195
9.2SOA的体系196
9.2.1SOA的体系结构196
9.2.2SOA的生命周期197
9.3SOA的实现197
9.3.1实现SOA的核心技术——WebServices198
9.3.2SOA基础架构的关键组件——企业服务总线201
9.3.3实现SOA的方法学——模型驱动的开发203
9.4SOA中的相关开放标准204
9.4.1XML技术204
9.4.2SOAP206
9.4.3WSDL209
9.4.4UDDI211
9.4.5WebServices安全标准215
9.4.6WebServices流程定义语言217
9.5小结220
参考文献220
第10章 智能通信提供的服务与应用222
10.1通信类业务与应用222
10.1.1基本语音业务222
10.1.2IPCENTREX业务224
10.1.3传统智能业务225
10.1.4增值业务226
10.1.5多媒体业务227
10.2信息服务类业务与应用231
10.3信息助手类业务与应用232
10.4小结232
参考文献233
第11章 智能通信的成功案例——VoIP234
11.1VoIP简介234
11.1.1VoIP的概念234
11.1.2VoIP的基本原理234
11.1.3VoIP语音质量236
11.2VoIP技术的演进237
11.2.1技术积累阶段237
11.2.2实用阶段237
11.2.3技术融合阶段239
11.3VoIP系统的关键设备239
11.4VoIP的核心竞争力241
11.4.1开放性符合业务融合潮流241
11.4.2软件开源化的影响242
11.4.3网络与业务分离带来的影响242
11.5VoIP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42
11.6小结243
参考文献243
第12章 智能通信的研究进展245
12.1智能信息推拉技术245
12.1.1信息“拉取”245
12.1.2信息“推送”245
12.1.3智能信息推拉246
12.2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247
12.2.1人机交互247
12.2.2信息可视化249
12.2.3用户研究250
12.3互动智能通信251
12.3.1互动智能通信的框架251
12.3.2用户偏好模型252
12.3.3信息组织和优化255
12.3.4互动通信方式与实现256
12.4智能网络与智能通信259
12.4.1智能网络260
12.4.2智能通信262
12.5展望264
12.6小结265
参考文献265
附录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