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多媒体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多媒体实用技术
  • 王中平,魏云等 著
  • 出版社: 陕西电子杂志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多媒体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概述1

1.1 多媒体技术注重于改善表示方式1

3.6.2 MPEG与JPEG的比较 (102)3

1.2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及多媒体技术5

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史6

1.4多媒体系统的构成7

1.5计算机电视或电视计算机9

1.6多媒体相关技术和产品范畴11

1.6.1 多媒体有关的技术和产品11

1.6.2多媒体的技术基础11

1.7多媒体系统的应用16

1.8国际多媒体技术动向18

第二章图形图像及其文件格式19

*2.1彩色电视图象制19

2.1.1 NTSC制19

2.1.2 PAL制23

2.1.3 SECAM制25

2.2.1 PC机显示系统及其特性26

2.2.VGA显示系统26

2.2.2 PC机显示卡的种类与显示模式28

2.2.3 PC机显示系统基本概念31

2.2.4 VGA及其显示模式35

2.3.标准图象数据磁带格式41

2.3.1标题部各项的说明41

2.3.2磁带上的数据格式43

2.4 TIF图象文件格式44

2.4.1FIF格式描述44

2.4.2TIF操作示范程序47

2.5.3TGA格式文件的形成57

2.5.2 TGA信息数据结构的建立57

2.5TGA图象文件格式57

2.5.1TGA图象(形)文件格式概况57

3.1.2图象的数字编码与压缩方法65

第三章 数据压缩编码及其标准65

3.1.1图象的抽样与量化65

3.1数字图象编码:65

3.1.3离散余弦变换编码(DCT)67

3.1.4关于视频压缩标准68

3.2 JPEG静态图象压缩编码标准70

3.2.1关于JPEG70

3.2.2 JPEG标准算法的应用目标72

3.2.3 JPEG基本算法72

3.2.4JPEG扩展算法模式74

3.3 MPEG运动图象压缩编码标准76

3.3.1 MPEG标准工作概述76

3.3.2 MPEG视频压缩算法77

3.3.3 MPEG的层次结构与标准质量80

3.4 可视音频电信业务中64kbit/s通路的帧结构(CCITT H、221建议)81

3.4.1基本原理82

3.4.2帧定位83

3.4.3 比特率分配信号(BAS)和组态之间的倒换87

3.4.4应用通路(AC)88

3.4.5在比特1到7中非音频信息的接入89

3.5 PX64(H.261)视听通信编码标准96

3.5.1概述96

3.5.2视频编码格式96

3.5.3视频编码算法97

3.5.4视频数据结构98

3.5.5画面质量的比较99

3.6基于标准的多媒体专用芯体99

3.6.1 JPEG压缩码处理器101

3.6.3 Intei公司的i750102

3.6.4功能处理器103

3.6.5配套芯片105

3.6.6压缩的折中方案106

3.7 AT T的媒体芯片组107

3.8一个基于MPEG视频编码算法的多媒体系统108

第四章软件支持平台111

4.1 DOS 3.3操作系统111

4.2 DOS 5.0操作系统132

4.3安装windows143

4.3.1面向用户需要的安装143

4.3.2运行setup144

4.3.3由windows3.0版本升级144

4.3.4网络setup(Network setup)145

4.3.5安装情况147

4.3.6启动windows148

4.4.2目标连接和嵌入150

4.4该版本的新特点150

4.4.1真实打印字型(TrueType fonts)150

4.4.3新的文件管理器151

4.4.4牵引和置放151

4.4.5联机Tutorial151

4.4.6打印的增强152

4.4.7多介质特点152

4.4.8新增特点153

4.4.9性能的改进154

4.5 Microsoft Windows略览154

4.5.1启动Windows154

4.5.2 Windows基本术语155

4.5.3程序管理器155

4.5.4文件管理器156

4.5.5控制版面157

4.5.7 应用程序之间的切换158

4.5.6打印管理器158

4.5.9 退出windows159

4.5.8帮助159

4.6 Windows的基本技能160

4.6.1 Windows的基本组成160

4.6.2窗口的组成部分161

4.6.3菜单操作163

4.6.4窗口操作167

4.6.5对话框的使用172

4.6.6 Windows Help的使用177

4.7媒介调度软件181

4.7.3调度媒介文件182

4.7.4修改和定位调制因子182

4.7.5退出Media player182

4.7.2打开文件182

4.7.1指定媒介设备182

第五章多媒体系统平台183

5.1多媒体平台标准183

5.2 DVI系统184

5.2.1系统硬件结构185

5.2.2视频数字化仪(获取器)189

5.2.3 82750PB象素处理器194

5.2.4 82750DB显示处理器199

5.2.5关于Actionmedia及其它硬件201

5.2.6 AVSS/RTX体系结构203

5.2.7 AVK体系结构205

5.3 QuickTime多媒体系统211

5.3.1跟踪数据212

5.3.2电影格式212

5.3.3 QuickTime压缩213

5.3.5接口参数214

5.3.4 Component manager214

5.3.6应用说明215

5.4 Amiga多媒体计算机217

5.4.1 Amiga机的主板结构特点217

5.4.2操作系统特点217

5.4.3丰富的多媒体实用软件及配套设备218

5.5 SGI Indigo多媒体工作站220

5.5.1 Indigo的配置特点220

5.5.2均衡体系结构220

5.5.3多媒体环境中的视频221

5.5.4多媒体环境下的音频222

5.5.5多媒体工具箱223

5.6多媒体的信号处理及信号处理器223

5.6.1 VCOS下的DSP编程224

5.6.3实现VCOS225

5.6.2 VCOS下的应用程序的开发225

5.6.4采用DSP芯片的系统整体结构226

5.7多媒体PC机MPC228

5.7.1什么是多媒体PC机228

5.7.2 MPC系统与升级套件231

5.7.4 MPC中对图象、声音、动画等数据的处理231

5.7.3多媒体光盘236

5.7.5 MPC平台上的影视(V:deo)技术241

5.8多媒体创作工具241

5.8.1创作工具的主要功能241

5.8.2典型创作工具243

第六章光盘技术247

6.1 CD-ROM光盘247

6.1.1 CD-ROM的应用状况247

6.1.2 CD-ROM软件产品开发过程247

6.2 WORM光盘的应用249

6.3可擦/重写光盘的应用251

6.4相变光盘技术252

6.4.1相变材料面对的重要课题252

6.4.2相变技术的未来254

6.5多功能光盘驱动器255

6.5.1多功能光盘驱动器的发展现状255

6.5.2多功能光盘驱动器伺服格式258

6.5.3多功能光盘驱动器的市场优势及未来应用259

第七章图象处理系统及设备261

7.1图象处理系统的构成261

7.1.1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规模261

7.1.2系统的利用方式261

7.2图象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262

7.2.1图象输入设备262

7.2.2运算装置263

7.2.3存贮器264

7.2.4图象输出设备265

7.3图象处理软件266

7.3.1图象处理系统的软件267

7.3.2图象处理专用语言268

7.3.3交互式图象分析和命令语言268

7.3.4图象处理算法库268

7.3.5图象处理系统的注意事项269

7.4各种图象输入方法270

7.4.1图象输入一般问题270

7.4.2图象输入的系统272

7.5各种图象输入设备273

7.5.1飞点扫描器273

7.5.2析象管273

7.5.3电视摄象机274

7.5.4固体摄象器件276

7.5.6扫描鼓281

7.5.5平台型扫描器281

7.5.7传真284

7.5.8图形输入板数字化仪284

7.5.9触摸屏285

7.6各种图象输出设备286

7.7软拷贝(显示器)286

7.7.1 CRT显示器287

7.7.2液晶显示器(LCD)292

7.7.3等离子显示器(PDP)293

7.7.4场致发光显示器(ELD)294

7.7.5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294

7.7.6其它显示器294

7.7.7大屏幕显示器295

7.8硬拷贝296

7.8.1绘图机技术296

7.8.2击打式打印机技术297

7.8.3光印刷机298

7.8.4热敏印刷机301

7.8.5喷墨式印刷机303

7.8.6静电印刷机305

7.8.7磁记录印刷机和其他306

第八章多媒体数据库系统307

8.1汉字DBASⅢ基本知识307

8.1.1汉字DBASEⅢ及其系统文件307

8.1.2汉字DBASEⅢ运行环境及其引导过程308

8.1.3用户文件309

8.2汉字DBASEⅢ数据库文件及其操作310

8.2.1数据库文件310

8.2.2字段的五种类型311

8.2.3数据库文件的数据存贮结构313

8.2.4命令的一般形式及常用符号约定314

8.2.5全屏幕编辑状态315

8.2.6数据文件的建立316

8.2.7数据库文件的打开与关闭316

8.2.8记录指针及其移动317

8.2.9增加记录318

8.2.10库文件的编辑319

8.2.11库文件的查询323

8.2.12统计与汇总324

8.2.13数据库文件内容的输出326

8.3汉字FOXBASE327

8.3.1基本性能327

8.3.2功能扩展了的命令331

8.3.3新增加的命令335

8.3.4功能扩展了的函数339

8.3.5新增加的函数:340

8.3.6编译汉字FOXBASE的命令文件347

8.3.7多用户汉字FOXBASE349

8.3.8 配置文件CONFIG·FX·DB353

8.4 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356

8.5多媒体数据存取系统中的接口设计与实现362

8.6多媒体超文本系统HWS的设计与实现366

8.7一个超文本系统HyperFrame的设计与实现373

第九章多媒体网络系统379

9.1计算机网络基础379

9.2开发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系统387

9.3基于ATM的B—ISDN应用参数控制和带宽分配390

9.4带宽网络的ATM环模式系统394

9.5设计高速多媒体网络一基于更可靠的优先缓冲插入环397

9.6 MTP:多媒体应用—电影传输协议399

9.7全带帧间图像编码系统401

9.8多媒体终端的技术动向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