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仪器分析
  • 王崇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38188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1

1.1.1 光学分析法1

1.1.2 电化学分析法1

1.1.3 色谱法2

1.1.4 其它仪器分析法2

1.2 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2

1.2.1 仪器分析的特点2

1.2.2 仪器分析的局限性3

1.3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3

1.4 仪器分析的学习方法3

复习题4

第二章 分光光度法5

2.1 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5

2.1.1 光的波粒二象性5

2.1.2 电磁波谱5

2.1.3 物质的颜色和光的选择吸收6

2.2 分子吸收光谱8

2.2.1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8

2.2.2 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8

2.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13

2.3.1 朗伯-比耳定律13

2.3.2 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16

2.4 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19

2.4.1 目视比色法19

2.4.2 光电比色法及光电比色计20

2.4.3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22

2.5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25

2.5.1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25

2.5.2 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30

2.5.3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32

2.6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33

2.6.1 仪器测量误差33

2.6.2 测量条件的选择35

2.7.1 定量分析36

2.7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36

2.7.2 定性分析37

2.7.3 配合物组成(配合比)的测定38

2.7.4 示差分光光度法38

2.8 分光光度法基础实验40

2.8.1 72型分光度计的安装及操作40

[附录]72型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和《维护与保养》42

2.8.2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42

2.8.3 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校正44

[附录]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46

2.8.4 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混合液的分析47

复习题49

第三章 发射光谱分析法51

3.1 概述51

3.1.1 发射光谱分析的概念和基本过程51

3.1.2 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51

3.2 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52

3.2.1 原子结构53

3.2.2 原子能级和能级图54

3.2.3 光谱和光谱项56

3.2.4 谱线强度58

3.3 光源60

3.3.1 光源简介60

3.3.2 光源种类61

3.3.3 光源选择64

3.3.4 试样引入分析间隙的方法65

3.4.1 概述66

3.4 摄谱仪66

3.4.2 棱镜摄谱仪67

3.4.3 光栅摄谱仪70

3.4.4 常用摄谱仪的光路图73

3.5 光谱感光板及暗室处理74

3.5.1 光谱感光板75

3.5.2 暗室处理76

3.5.3 乳剂特性曲线及其作法79

3.5.4 感光板的分类和选择80

3.6.1 光谱投影仪82

3.6 观测设备82

3.6.2 测微光度计83

3.7 光谱定性分析86

3.7.1 元素光谱图和波长表86

3.7.2 光谱定性分析方法87

3.7.3 光谱半定量分析法89

3.8 光谱定量分析90

3.8.1 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90

3.8.2 光谱定量分析的方法92

3.8.3 光谱标样95

3.9 看谱镜96

3.9.1 简介96

3.9.2 常用看谱镜96

3.9.3 看谱镜的应用97

3.10 光电直读光谱仪99

3.10.1 简介99

3.10.3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组成100

3.10.2 基本原理100

3.11 光谱分析基础实验103

3.11.1 看谱分析103

3.11.2 摄谱仪的使用和调试107

[附录]WPG-100型平面光栅摄谱仪的使用与维护108

3.11.3 光谱定性分析111

3.11.4 锰黄铜中铁、铝、锑杂质的光谱定量分析111

[附录]9W型测微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113

3.11.5 乳剂特性曲线的绘制114

复习题115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17

4.1 概述117

4.1.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要117

4.1.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117

4.2 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118

4.2.1 原子吸收原理及定量关系118

4.2.2 试样的原子化原理124

4.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27

4.3.1 光源128

4.3.2 原子化器129

4.3.3 光学系统131

4.3.4 检测系统133

4.3.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35

4.3.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136

4.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37

4.4.1 光谱干扰及其消除138

4.4.3 化学干扰与增感效应139

4.4.2 电离干扰及其消除139

4.4.4 物理干扰(基体效应)141

4.4.5 背景吸收与扣除141

4.5 测量技术142

4.5.1 定量分析方法142

4.5.2 灵敏度及检出极限144

4.5.3 测定条件的选择145

4.5.4 分析结果不正常的原因147

4.5.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47

4.6.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指标的检验148

4.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础实验148

4.6.2 自来水中钾、钠、钙、镁等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实验150

[附录1]WFD-Y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52

[附录2]GGX-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53

复习题154

第五章 电导分析法156

5.1 电导分析的基本理论156

5.1.1 电导和电导率156

5.1.2 摩尔电导率和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157

5.2 电导的测量方法和设备161

5.2.1 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的原理161

5.2.2 电源162

5.2.3 电导池162

5.2.4 直读式电导仪164

5.3 电导法的应用164

5.4.1 电导滴定曲线165

5.4 电导滴定及其应用165

5.2.2 钢铁中碳和硫的快速分析165

5.3.1 水质纯度的鉴定与监测165

5.4.2 电导滴定法的应用166

5.5 电导分析基础实验167

5.5.1 电导池常数及水纯度的测定167

5.5.2 HCl和HAc混合液的电导滴定168

复习题169

第六章 电位分析法170

6.1 概述170

6.2 金属基指示电极171

6.2.1 惰性金属电极(零类电极)171

6.2.2 活性金属电极(第一类电极)171

6.2.3 金属-难溶盐电极(第二类电极)172

6.2.4 Hg-HgY2-电极(汞滴电极)174

6.3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175

6.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和分类175

6.3.2 玻璃电极176

6.3.3 晶体电极179

6.4 参比电极181

6.4.1 对参比电极性能的要求181

6.4.2 甘汞参比电极182

6.4.3 银-氯化银参比电极182

6.5 电极电位的测量原理和分析仪器183

6.5.1 电极电位的表示方法和测量原理183

6.5.2 酸度计184

6.6.1 用浓度代替活度的条件185

6.6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定量分析方法185

6.5.3 电极电位仪185

6.6.2 标准溶液186

6.6.3 定量分析方法186

6.7 直接电位法的应用187

6.8 电位滴定法及其应用188

6.8.1 电位滴定曲线及确定滴定终点方法188

6.8.2 电位滴定的仪器设备193

6.8.3 电位滴定的类型193

6.8.4 电位滴定法的特点和应用194

6.9 电位分析基础实验195

6.9.1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195

6.9.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196

6.9.3 电位法沉淀滴定测定氯197

习题199

第七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200

7.1 电解分析法200

7.1.1 概述200

7.1.2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200

7.1.3 电解分析中有关实际问题203

7.1.4 电解分析法及其应用205

7.2 库仑分析法208

7.2.1 库仑分析法理论基础——法拉第定律208

7.2.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及其应用209

7.2.3 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及其应用210

7.3.1 控制阴极电位电解法测定铜和铅215

7.3 电解和库仑分析基础实验215

7.3.2 库仑滴定法测定砷216

复习题218

第八章 极谱分析法220

8.1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20

8.1.1 极谱分析基本装置和极谱分析法220

8.1.2 浓差极化221

8.1.4 去极化电极222

8.1.3 滴汞电极上的电解作用222

8.1.5 滴汞电极的特点223

8.1.6 迁移电流与支持电解质223

8.1.7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224

8.1.8 极大和极大抑制剂224

8.1.9 氧波的干扰及除氧的方法225

8.1.10 扩散电流及其影响因素226

8.2 半波电位和极谱定性分析原理227

8.2.1 半波电位及极谱波方程式227

8.2.2 半波电位的特性228

8.2.4 影响半波电位的因素229

8.2.3 半波电位的测量229

8.3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230

8.3.1 波高的测量方法230

8.3.2 定量分析方法231

8.4 极谱分析实验室技术232

8.4.1 底液的选择232

8.4.2 汞的提纯233

8.4.3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233

8.5.2 普通(经典)极谱法的缺点234

8.5.3 几种近代极谱法简介234

8.5 现代极谱法简介234

8.5.1 极谱分析法特点234

8.6 极谱分析基础实验239

8.6.1 极谱法原理的基础实验239

8.6.2 水样中锌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标准曲线法239

[附录]883型笔录极谱仪的使用与维护保养240

复习题241

9.1.2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242

9.1.1 色谱分析的分类242

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242

9.1 色谱分析法概述242

9.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243

9.2.1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的基本原理243

9.2.2 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244

9.2.3 色谱柱效能246

9.3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250

9.3.1 总分离效能指标250

9.3.2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52

9.4 固定相及选择253

9.4.1 气-固色谱固定相253

9.4.2 气-液色谱固定相254

9.5 毛细管色谱柱258

9.5.1 空心毛细管色谱柱(开口管柱)258

9.5.2 填充毛细管色谱柱258

9.6.1 热导池检测液259

9.6 气相色谱检测器259

9.5.3 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柱259

9.6.2 氢火焰电离检测器262

9.6.3 电子俘获检测器264

9.6.4 火焰光度检测器264

9.6.5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265

9.7 气相色谱定性方法269

9.7.1 利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分析法269

9.7.2 利用文献保留数据的定性分析法269

9.7.3 与其他方法结合的定性分析法270

9.8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270

9.8.1 峰面积的测量法270

9.8.2 定量校正因子271

9.8.3 常用的定量方法273

9.9.2 担体的处理276

9.9.3 固定液的涂渍276

9.9.4 色谱柱的装填276

9.9.1 色谱柱柱管的试漏和清洗276

9.9 色谱柱的制备276

9.9.5 色谱柱的老化277

9.10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277

9.11 色谱分析基础实验278

9.11.1 色谱柱的制备278

9.11.2 色谱仪的安装和调试279

9.11.3 柱效能的测定283

9.11.4 醇系物的分析284

复习题286

附录288

附录一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288

附录二 一些常用的掩蔽剂296

附录三 部分元素发射光谱灵敏线表①297

附录四 用火花激发时的分析线对301

附录五 用交流电弧激发时的分析线对302

附录六 用火花激发铝合金的分析线对303

附录七 标准电极电位(18~25℃)304

附录八 极谱半波电位和扩散电流常数307

参考书目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