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心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5448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与课堂教学管理1
第一节 心理学及其发展1
一、心理学的性质1
二、从思辨的心理学到实验的心理学3
三、从理论心理学到应用心理学6
第二节 心理学与课堂教学管理的结合7
一、心理学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作用7
二、与课堂教学管理关系密切的心理学13
三、本书的内容体系15
第三节 课堂教学管理心理的研究原则和方法18
一、课堂教学管理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18
二、课堂教学管理心理的研究方法20
第二章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26
第一节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及其种类26
一、什么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26
二、教师对学生认知的类型30
第二节 影响教师对学生认知的因素33
一、学生的特征34
二、课堂情境的因素35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36
第三节 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与偏见38
一、教师对学生印象的形成38
二、教师对学生的偏见43
第三章 学习动机的激励50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50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50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52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56
第二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58
一、影响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58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观因素61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励技巧67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68
二、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72
第四章 学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79
第一节 学习态度概述79
一、什么是学习态度79
二、学习态度的构成因素80
三、学习态度的特征81
四、学习态度的功能82
第二节 学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83
一、学习态度的形成83
二、学习态度的改变88
第三节 学习态度的测量95
一、塞斯顿量表95
二、利克特量表98
三、哥特曼量表100
第四节 改变学习态度的有效方法与技术103
一、说服103
二、利用集体规定107
三、角色扮演法108
四、条件反射法110
第五章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及矫正112
第一节 课堂问题行为概述112
一、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112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14
三、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态度116
第二节 焦虑与课堂问题行为121
一、什么是焦虑121
二、焦虑与问题行为123
三、维持适中焦虑的技术124
第三节 挫折与课堂问题行为129
一、课堂里的挫折及其原因129
二、挫折与课堂问题行为131
三、提高挫折容忍力的技术133
第四节 社会影响与课堂问题行为138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138
二、大众媒体的影响139
三、同龄伙伴的影响140
第五节 家庭与课堂问题行为141
一、注意学生的家庭结构141
二、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地位142
三、弄清家长的养育方式143
第六章 课堂里的师生交往144
第一节 课堂里师生交往的性质与过程144
一、课堂里师生交往的性质144
二、师生交往的类型145
三、师生交往的过程148
四、师生交往的心理功能149
第二节 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151
一、语言交往151
二、非语言交往153
第三节 师生交往的障碍及其排除156
一、交往者的主体障碍156
二、交往中的客观障碍159
三、交往方式的障碍160
四、师生交往障碍的排除161
第七章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及其协调165
第一节 课堂里的师生关系166
一、师生关系的特征166
二、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冲突167
三、协调师生关系的条件171
第二节 课堂里的学生关系175
一、学生在课堂里的吸引与排斥175
二、学生在课堂里的合作与竞争178
第三节 课堂里人际关系的测量180
一、社会测量法181
二、参照测量法184
三、心理距离测量法185
第八章 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策187
第一节 课堂里的非正式群体187
一、什么是非正式群体187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88
三、正确对待课堂里的非正式群体190
第二节 班集体及其培养193
一、班集体的性质193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194
三、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97
第九章 课堂气氛的创造202
第一节 课堂气氛及其作用202
一、课堂气氛的性质202
二、课堂气氛的类型203
三、课堂气氛的作用205
第二节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211
一、教师的领导方式211
二、教师的移情215
三、教师的期望216
四、教师的焦虑218
第十章 课堂纪律的维持221
第一节 课堂纪律的性质221
一、什么是课堂纪律221
二、课堂纪律的功能222
三、课堂纪律的类型225
第二节 维持课堂纪律的有效技巧228
一、严格要求与体贴爱护相结合228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230
三、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234
四、适时使用教育机智236
第十一章 课堂结构的创设238
第一节 课堂结构概述238
一、什么是课堂结构238
二、课堂结构的功能240
三、创设课堂结构的心理学原则241
第二节 课堂的情境结构244
一、学生座位的分配244
二、班级机构的构建246
三、课堂常规的设置248
四、班级规模的控制249
第三节 课堂的教学结构251
一、教学内容结构的构思251
二、教学语言结构的设计254
第十二章 课堂的领导257
第一节 课堂领导概述257
一、课堂领导的性质257
二、课堂领导的决策258
三、课堂领导的影响力261
第二节 学生领导核心的形成265
一、班委会的素质结构265
二、班委成员的心理相容267
三、班委会的调整268
三、班干部的培养与教育269
第三节 班主任的心理品质270
一、班主任的责任心271
二、班主任的教育能力272
三、班主任的角色观念275
四、班主任的挫折忍受力276
五、班主任的人格结构277
六、班主任的威信278
后记280
参考文献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