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赓大将与哈军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陈赓大将与哈军工
  • 滕叙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65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陈赓(1903~1961)-生平事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赓大将与哈军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奉调归国 陈赓受命担大任1

一、总参谋部的一份重要报告1

二、代理志愿军司令员4

三、归国行路急7

四、中南海里接重任10

第二章 兵贵神速 遣将调兵说“三边”13

一、先调李懋之13

二、再调徐立行15

三、指挥林园万里大搬迁18

四、陈毅送来“聚宝盆”21

第三章 全国选址 松花江畔定大计27

一、周恩来致函苏联政府27

二、初识奥列霍夫28

三、南下北上选校址30

四、松花江畔定大计32

第四章 鼎力相助 总理召集联席会34

一、筹委会正式成立34

二、周恩来召集联席会议37

三、求教毛泽东41

第五章 求贤若渴 苦心延聘名专家43

一、张述祖秉烛荐贤才43

二、急调张衍进京47

三、派黄景文南下沪宁49

四、刀下留人54

第六章 殚精竭虑 金秋时节喜盈门59

一、参高岗一本59

二、周恩来亲为军工选将才61

三、落实基建经费64

四、借来大和旅馆67

五、筹委会最后一次会议69

第七章 “两老办院” 教育思想初奠定72

一、风雪移师72

二、繁忙的第一天73

三、踏勘院区75

四、阐发“两老办学”的教育思想77

第八章 礼贤下士 融雪化冰赤子心85

一、两个不同的群体85

二、老教师冰城过三关89

三、雪夜探访周明鸂90

四、与梁守槃的恳谈95

第九章 选拔俊才 新生补习费思量98

一、全军上下选秀才98

二、全面检查文化补习中的问题103

三、彭德怀过问第二期招生工作107

四、向高中毕业生敞开大门108

第十章 真诚合作 苏联顾问进军工111

一、苏联顾问团迟迟不到111

二、唐铎归国112

三、盼来首批苏联顾问团113

四、首席顾问的首次视察115

五、真诚的合作117

六、关于“大屋顶”的争论119

第十一章 破土奠基 将军亲临脚手架123

一、争取省市和中央的支持123

二、五千大军扎营荒原126

三、不寻常的现场会126

四、基建工地上的将军身影129

第十二章 言传身教 条令如山抓校风132

一、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132

二、纲领性文件135

三、放走两位教授137

四、条令如山138

五、请秦基伟作报告142

六、“七一”座谈会145

第十三章 求助“上帝” 一锤定音靠黄老148

一、毛泽东挥毫题词148

二、周恩来的叮嘱152

三、黄克诚一锤定音153

四、大槐树下的两位院长155

第十四章 彭总视察 小平房里两将帅157

一、不速之客157

二、彭德怀视察学院159

三、紧张的八月162

第十五章 开学大典 《训词》堪称传家宝165

一、毛泽东的《训词》165

二、首届运动会166

三、开学大典168

第十六章 入伍宣誓 风雨晨昏照引人172

一、《工学》创刊172

二、成立教育工作者协会174

三、入伍宣誓大会176

四、知识分子的贴心人178

第十七章 笔墨官司 慈父情怀论是非181

一、复函杨秀峰181

二、上书中央文委183

第十八章 调配教师 总理深夜巧安排186

一、军中无正月186

二、西花厅会议187

三、参加七届四中全会189

第十九章 团结之年 家喻户晓《将相和》191

一、大学习和大检查191

二、调来二刘192

三、京剧《将相和》196

第二十章 从严治校 百炼成钢第一课200

一、毛泽东审阅的教学计划200

二、从严治校201

三、建立野营训练场205

四、百炼成钢第一课209

第二十一章 教书育人 教学科研比翼飞213

一、严师出高徒213

二、教书又育人216

三、自力更生建设风洞实验室219

四、大量引进外国科技图书223

第二十二章 立人为本 陈赓慧眼识英才225

一、门门功课不及格的谭国玉225

二、陈赓的激将法226

三、慧眼识英才228

四、薪火相传的好学风231

第二十三章 总参履新 戎机如火见豪情233

一、哈尔滨临时的家233

二、出访苏联235

三、调哈军工教员上舰实习238

四、副总长的重担240

第二十四章 授衔盛典 数九寒冬起春风242

一、中南海授衔典礼242

二、安抚老教师245

三、为哈军工干部授衔248

四、调高知识分子的军衔250

第二十五章 辽东军演 喜逢战友武元甲255

一、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255

二、陪同武元甲参观哈军工256

第二十六章 盛赞奇迹 陈赓欢宴钱学森260

一、凌晨起飞迎远客260

二、引领钱学森结识众将帅266

三、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269

第二十七章 辅佐聂帅 义薄云天为“两弹”270

一、陈赓的两次发言270

二、四专家驰援五院271

三、签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273

第二十八章 再赴越南 心心相印留佳话278

一、在越南的一个月278

二、战友加兄弟281

第二十九章 走出国门 攻玉须求他山石283

一、痛悼奥列霍夫283

二、派出军事院校参观团285

三、求学取经两个月289

四、被病魔击倒291

第三十章 首期毕业 病榻写信意切切294

一、亲自处理学员来信294

二、为实习学员调飞机294

三、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295

四、病榻上的贺信296

第三十一章 冷静思考 病体忧心抗狂潮298

一、反右派运动中保护老教授298

二、对“大跃进”运动直言不讳的批评302

三、冷对反教条主义运动304

第三十二章 崭露头角 科研硕果冠三军310

一、引导学院面向部队搞科研310

二、赴京参展盛况空前312

三、“东风-113”的一波三折316

第三十三章 科技大将 大鹏展翅向蓝天322

一、出任国防科委副主任322

二、为基地精选良将323

三、呕心沥血324

四、再建三个新研究院326

五、再次遭遇病魔326

第三十四章 增设新系 敢立潮头唱大风329

一、筹办导弹、原子专业329

二、导弹运进了哈军工332

三、钱学森再访哈军工333

四、称作“电机系”的导弹工程系333

五、哈军工孕育出防化工程系334

第三十五章 庐山风云 暗授机宜护园丁337

一、庐山会议后的心境337

二、“有这些年轻人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340

三、一片苦心护园丁341

第三十六章 尖端集中 军校战略大调整344

一、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344

二、哈军工的调整和分建348

第三十七章 深谋远虑 病中叮咛成遗嘱351

一、全院上下度荒年351

二、赞成钱学森的建议355

三、留给哈军工的遗嘱356

四、签署最后一份命令358

第三十八章 博大胸怀 黄埔同窗情谊浓361

一、善待战败的对手361

二、关心黄埔同窗的前途362

三、为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铺路363

第三十九章 大爱无疆 留给世间真善美368

一、家书抵万金368

二、青年人的良师益友371

三、“我们的胡子爸爸”371

四、“革命烈士的后代,我们不管谁管?”373

五、故乡行376

第四十章 心事浩茫 最后一搏气若虹378

一、为“两弹一星”上天的最后拼搏378

二、痛悼林老381

三、思念老区的人民382

四、临别赠言384

第四十一章 晴天霹雳 将星陨落浦江畔386

一、住进丁香花园386

二、巧遇粟裕和李克农388

三、拜访宋庆龄389

四、“机器一开动,怎好停下来?”389

五、最后的时刻392

第四十二章 泪雨纷飞 彪炳青史大将军394

一、噩耗惊神州394

二、隆重的葬礼396

三、泪雨纷飞悼院长399

后记406

参考书目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