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708685.jpg)
- 佘双好主编;戴正清,金筱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84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思想修养-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法律-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1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概念8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框架18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20
第二章 大学生活的适应与身心健康的维护25
第一节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起点25
一、人生发展的广阔平台26
二、大学阶段与人生发展31
第二节 大学生活的改变与适应34
一、环境的改变与适应34
二、大学期间心理发展轨迹36
三、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环境41
第三节 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与调适45
一、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45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51
三、调适心理矛盾,维护心理健康52
第三章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科学精神的培养55
第一节 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55
一、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5
二、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60
三、大学学习方法的适应与能力的培养62
第二节 学术规范与知识产权64
一、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64
二、知识产权68
第三节 科学精神的训练和培养71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71
二、科学精神的训练与培养76
三、治学与为人82
第四章 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与亲密关系的缔结85
第一节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85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86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89
三、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91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建立与维护96
一、大学生亲情的珍视与深化96
二、大学生友谊的建立与维护98
三、大学生爱情的培育与发展101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103
一、人际关系层面的道德与法律问题103
二、社会性情感层面的道德与法律问题105
三、爱情与婚姻层面的道德与法律问题107
第五章 道德观念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塑造111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与作用111
一、道德的本质112
二、道德的特点114
三、道德的作用115
第二节 道德发展与道德品质117
一、道德与道德品质117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118
三、道德品质的作用122
第三节 大学生的道德要求124
一、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124
二、恋爱家庭领域的道德规范126
三、科学研究领域的道德规范129
四、网络运用的道德规范134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内化和原则的遵循1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资源138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139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承继145
三、世界先进文明的道德资源148
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1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55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55
二、“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1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159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159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161
三、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166
第七章 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民族精神的培育170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170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71
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75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77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79
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79
二、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183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188
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89
二、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193
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95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把握1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198
一、法的本质和特征199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202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2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206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立法体制206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208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表现形式2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212
一、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基本内容213
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215
三、社会主义的法律监督2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19
一、人治与法治219
二、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221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222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23
第九章 宪法原则的领会和宪法精神的遵从226
第一节 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226
一、什么是宪法226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30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34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239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41
一、人民主权原则241
二、人权保障原则242
三、法治原则243
四、权力制约原则244
第三节 弘扬宪法精神,培养宪法观念246
一、弘扬宪法精神246
二、培养宪法观念24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与深化253
第一节 民事法律制度253
一、民法概述254
二、民事权利258
三、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260
第二节 刑事法律制度262
一、刑法概述262
二、犯罪265
三、刑罚270
第三节 行政法273
一、行政法概述273
二、行政主体275
三、行政行为276
第十一章 法律诉讼的基本程序与法治观念的培养279
第一节 法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79
一、诉讼法的基本概念279
二、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82
第二节 法律诉讼的基本程序285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程序285
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程序288
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程序292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培养295
一、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295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298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300
第十二章 人生观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303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303
一、人的本质304
二、人生的含义与特点306
三、人生观及其基本问题307
第二节 人生态度的确立308
一、态度与人生态度309
二、人生态度确立的条件和要求312
三、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314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实现316
一、价值与人生价值316
二、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价321
三、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324
第十三章 理想的确立与信念的坚定328
第一节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328
一、理想的内涵与类型329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332
三、理想和信念的作用335
第二节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337
一、社会主义理想与社会发展规律337
二、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340
三、社会主义信念与社会主义实践343
第三节 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347
一、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347
二、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350
三、坚持树立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353
结束语357
参考文献361
后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