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山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评价
  • 常毅军,崔君明,桂学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0310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山西煤炭资源储量评价1

1.1 山西煤炭资源储量概况1

1.1.1 资源储量1

1.1.2 赋存特征5

1.2 大同煤田概况5

1.2.1 煤田位置5

1.2.2 资源储量5

1.2.3 开采条件5

1.2.4 煤质与煤类6

1.2.5 交通运输6

1.2.6 煤田开发概况9

1.2.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序9

1.3 宁武煤田概况10

1.3.1 煤田位置10

1.3.2 资源储量10

1.3.3 开采条件10

1.3.4 煤质与煤类11

1.3.5 交通运输11

1.3.6 煤田开发概况13

1.3.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13

1.4 沁水煤田概况13

1.4.1 煤田位置13

1.4.2 资源储量15

1.4.3 开采条件15

1.4.4 煤质与煤类15

1.4.5 交通运输17

1.4.6 煤田开发概况17

1.4.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18

1.5 太原西山煤田概况18

1.5.1 煤田位置18

1.5.2 资源储量18

1.5.3 开采条件18

1.5.4 煤质与煤类22

1.5.5 交通运输24

1.5.6 煤田开发概况24

1.5.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25

1.6 霍西煤田概况25

1.6.1 煤田位置25

1.6.2 资源储量25

1.6.3 开采条件26

1.6.4 煤质与煤类27

1.6.5 交通运输27

1.6.6 煤田开发概况27

1.6.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29

1.7 河东煤田概况30

1.7.1 煤田位置30

1.7.2 资源储量30

1.7.3 开采条件30

1.7.4 煤质与煤类31

1.7.5 交通运输33

1.7.6 煤矿开发概况33

1.7.7 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33

2 山西煤炭潜在资源量评价35

2.1 2000 m以深煤炭资源量及其开发评价35

2.1.1 资源量预测与评价35

2.1.2 国内外深部煤层开采情况35

2.1.3 未来2000 m以深煤炭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36

2.2 呆滞与残留资源存量及其再开发的可行性36

2.2.1 呆滞与残留资源存量估算36

2.2.2 残留资源采出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37

2.2.3 残留资源利用的价值评价38

2.3 关于共生煤层气资源的评价38

2.3.1 煤层气资源总量38

2.3.2 煤层气的开发技术现状39

2.4 小结39

3 山西煤炭生产能力及资源保障度分析41

3.1 山西现有煤炭生产能力及产量41

3.1.1 生产矿井数量及能力41

3.1.2 在建矿井数量及规模41

3.1.3 2005年煤炭产量41

3.2 “十一五”期末生产能力与产量41

3.2.1 现有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1

3.2.2 地方煤矿采煤方法改革增加生产能力41

3.2.3 在建矿井建设规模41

3.2.4 衰减及淘汰关闭矿井减少生产能力42

3.2.5 现有生产能力42

3.2.6 产量控制42

3.3 煤炭采出率的提高与生产能力发展的关系42

3.3.1 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趋稳42

3.3.2 煤矿的资源利用率将获得极大的提高43

3.3.3 未来煤炭产量将与资源采出率同步提高44

3.4 山西煤炭资源储量对产能发展的保障程度分析44

3.4.1 现有查明资源量对煤炭开采的保障程度44

3.4.2 2000 m以浅煤炭资源总量对煤炭开采的保障年限44

3.4.3 2000 m以深资源对煤炭开采的保障年限44

3.4.4 呆滞与残留煤炭可满足“三下”采煤及地下气化生产年限45

3.4.5 山西煤炭资源对生产能力发展的总体保障年限分析45

3.5 小结45

4 山西炼焦煤资源储量评价47

4.1 山西炼焦煤资源储量概况47

4.1.1 炼焦煤资源储量47

4.1.2 炼焦煤质量48

4.1.3 赋存特点50

4.2 宁武煤田岚县规划矿区50

4.2.1 资源储量50

4.2.2 矿区位置与面积51

4.2.3 勘查程度51

4.2.4 煤层及其稳定性51

4.2.5 煤质与煤类52

4.2.6 开采条件53

4.3 宁武煤田宁武静乐规划矿区55

4.3.1 资源储量55

4.3.2 矿区位置与面积55

4.3.3 勘查程度56

4.3.4 煤层及其稳定性56

4.3.5 煤质与煤类57

4.3.6 开采条件57

4.4 太原西山煤田西山古交规划矿区59

4.4.1 资源储量59

4.4.2 矿区位置与面积59

4.4.3 勘查程度59

4.4.4 煤层及其稳定性60

4.4.5 煤质与煤类62

4.4.6 开采条件70

4.5 霍西煤田霍州规划矿区73

4.5.1 资源储量73

4.5.2 矿区位置与面积73

4.5.3 勘查程度73

4.5.4 煤层及其稳定性74

4.5.5 煤质与煤类77

4.5.6 开采条件85

4.6 河东煤田保兴规划矿区88

4.6.1 资源储量88

4.6.2 矿区位置与面积88

4.6.3 勘查程度89

4.6.4 煤层及其稳定性89

4.6.5 煤质与煤类90

4.6.6 开采条件93

4.7 河东煤田柳林规划矿区94

4.7.1 资源储量94

4.7.2 矿区位置与面积94

4.7.3 勘查程度95

4.7.4 煤层及其稳定性95

4.7.5 煤质与煤类97

4.7.6 开采条件102

4.8 河东煤田离石规划矿区104

4.8.1 资源储量104

4.8.2 矿区位置与面积105

4.8.3 勘查程度105

4.8.4 煤层及其稳定性105

4.8.5 煤质与煤类107

4.8.6 开采条件110

4.9 河东煤田隰县规划矿区112

4.9.1 资源储量112

4.9.2 矿区位置与面积112

4.9.3 勘查程度112

4.9.4 煤层及其稳定性112

4.9.5 煤质与煤类113

4.9.6 开采条件114

4.10 河东煤田乡宁规划矿区115

4.10.1 资源储量115

4.10.2 矿区位置与面积116

4.10.3 勘查程度116

4.10.4 煤层及其稳定性117

4.10.5 煤质与煤类118

4.10.6 开采条件123

4.11 沁水煤田平遥、沁源、安泽规划矿区126

4.11.1 资源储量126

4.11.2 矿区位置与面积127

4.11.3 勘查程度127

4.11.4 煤层及其稳定性127

4.11.5 煤质与煤类128

4.11.6 开采条件131

5 山西动力煤资源储量评价133

5.1 山西动力煤资源储量概况133

5.1.1 动力煤资源储量133

5.1.2 动力煤质量134

5.2 大同煤田侏罗纪矿区134

5.2.1 资源储量134

5.2.2 矿区位置与面积134

5.2.3 勘查程度134

5.2.4 煤层及其稳定性135

5.2.5 煤质与煤类136

5.2.6 开采条件138

5.3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矿区139

5.3.1 资源储量139

5.3.2 矿区位置与面积140

5.3.3 勘查程度140

5.3.4 煤层及其稳定性140

5.3.5 煤质与煤类141

5.3.6 开采条件142

5.4 宁武煤田平朔朔南规划矿区144

5.4.1 资源储量144

5.4.2 矿区位置与面积144

5.4.3 勘查程度145

5.4.4 煤层及其稳定性145

5.4.5 煤质与煤类147

5.4.6 开采条件150

5.5 河东煤田河曲规划矿区151

5.5.1 资源储量151

5.5.2 矿区位置与面积151

5.5.3 勘查程度151

5.5.4 煤层及其稳定性151

5.5.5 煤质与煤类152

5.5.6 开采条件153

5.6 沁水煤田东山规划矿区155

5.6.1 资源储量155

5.6.2 矿区位置与面积155

5.6.3 勘查程度155

5.6.4 煤层及其稳定性155

5.6.5 煤质与煤类155

5.6.6 开采条件157

6 山西无烟煤及半无烟媒资源储量评价160

6.1 山西无烟煤及半无烟煤资源储量概况160

6.1.1 无烟煤资源储量160

6.1.2 无烟煤的质量161

6.1.3 半无烟煤资源161

6.2 霍西煤田襄汾规划矿区162

6.2.1 资源储量162

6.2.2 矿区位置与面积162

6.2.3 勘查程度162

6.2.4 煤层及其稳定性163

6.2.5 煤质与煤类163

6.2.6 开采条件164

6.3 沁水煤田阳泉规划矿区165

6.3.1 资源储量165

6.3.2 矿区位置与面积166

6.3.3 勘查程度166

6.3.4 煤层及其稳定性166

6.3.5 煤质与煤类166

6.3.6 开采条件171

6.4 沁水煤田潞安规划矿区173

6.4.1 资源储量173

6.4.2 矿区位置与面积173

6.4.3 勘查程度173

6.4.4 煤层及其稳定性174

6.4.5 煤质与煤类174

6.4.6 开采条件177

6.5 沁水煤田晋城规划矿区179

6.5.1 资源储量179

6.5.2 矿区位置与面积179

6.5.3 勘查程度180

6.5.4 煤层及其稳定性180

6.5.5 煤质与煤类181

6.5.6 开采条件185

7 山西煤炭资源横向比较188

7.1 与我国主要产煤省份资源对比188

7.1.1 内蒙古煤炭资源情况188

7.1.2 陕西煤炭资源情况188

7.1.3 贵州煤炭资源情况192

7.1.4 新疆煤炭资源情况194

7.1.5 宁夏煤炭资源情况196

7.1.6 安徽煤炭资源情况198

7.1.7 河南煤炭资源情况200

7.1.8 河北煤炭资源情况201

7.1.9 山东煤炭资源情况203

7.1.10 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204

7.2 与国际主要煤炭生产国资源对比211

7.2.1 美国煤炭资源概况211

7.2.2 俄罗斯煤炭资源概况212

7.2.3 印度煤炭资源概况212

7.2.4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概况213

7.2.5 南非煤炭资源概况213

7.2.6 德国煤炭资源概况214

7.2.7 山西煤炭资源的国际优势215

8 交通运输条件的根本改善对山西煤炭资源的影响216

8.1 山西地处全国能源消费扇面中心216

8.1.1 发达的运输网络与山西配套的港口216

8.1.2 相邻的环渤海经济区217

8.2 山西煤炭铁路运输217

8.2.1 山西煤炭铁路运输主要通路218

8.2.2 山西煤炭运输通路重点规划建设改造项目219

8.2.3 未来山西煤炭外运预测220

8.2.4 未来山西煤炭外运通路预测220

8.3 山西煤炭公路运输221

8.3.1 山西煤炭公路运输现状分析221

8.3.2 山西煤炭公路外运流向分析221

8.3.3 公路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规划222

8.3.4 公路未来发展规划223

8.4 山西煤炭外运主要配套港口223

8.4.1 配套港口与大物流建设223

8.4.2 山西煤炭外运配套港口煤炭吞吐量224

8.5 晋煤外运问题的根本改善227

8.5.1 晋煤外运的“瓶颈”将被彻底打通227

8.5.2 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将进一步优化晋煤外运能力228

8.5.3 山西煤炭资源战略价值将大幅提升228

9 煤炭应用与转化技术对山西煤炭资源地位的影响229

9.1 煤炭净化与清洁燃烧技术对山西煤炭的影响229

9.1.1 煤炭分选工艺的迅速普及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229

9.1.2 水煤浆工艺与技术的成熟改善了煤炭利用的环保性229

9.1.3 坑口电站与新型燃烧技术增加了劣质煤的利用价值230

9.2 山西焦化业的发展强化了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与地位230

9.2.1 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将通过焦炭生产得到体现230

9.2.2 山西焦炭的竞争力决定了其生产规模与发展前景230

9.2.3 结论231

9.3 煤制油的发展与替代石油战略231

9.3.1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231

9.3.2 煤炭液化产品的应用与替代石油战略232

9.3.3 山西煤炭液化的意义及发展预测233

9.4 以煤为基础的气化燃料将成为新亮点234

9.4.1 煤层气进入实质开发阶段234

9.4.2 焦炉煤气资源储量及利用价值235

9.4.3 山西煤炭地下气化的前景广阔237

10 煤炭政策与战略对山西煤炭行业的影响239

10.1 煤矿基础服务缺失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39

10.1.1 基础资料缺失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39

10.1.2 日常管理与监督不到位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39

10.1.3 专业咨询与技术服务职能缺失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40

10.2 政策导向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40

10.2.1 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变化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40

10.2.2 限制规模的采矿政策对地方煤矿的影响240

10.2.3 相对稳定的政策有利于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241

10.3 生态工程不配套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影响241

10.3.1 关于生态成本的讨论241

10.3.2 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基本原则的讨论241

10.3.3 建立与煤矿开发相配套的生态环境工程规范刻不容缓242

10.4 战略研究不到位对山西煤炭行业的影响242

10.4.1 山西可供开发的煤炭资源242

10.4.2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容量242

10.4.3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进与退的战略选择242

10.4.4 煤炭资源开发量和价的利益关系242

11 山西煤炭资源的战略价值将不断提升243

11.1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243

11.1.1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243

11.1.2 全球石油争夺与依赖进口对中国能源的威胁245

11.1.3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能源需求245

11.2 山西将成为中国应对各种能源危机的调节地247

11.2.1 山西在第一次能源危机中的作用247

11.2.2 山西在第二次能源危机中的作用248

11.2.3 产能过剩与“十一五”期间零增长248

11.2.4 中国新的能源危机仍将依赖山西煤炭248

11.3 以煤炭资源为背景的经济份额将进一步增加249

11.3.1 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提升249

11.3.2 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加强249

11.3.3 山西煤炭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249

11.3.4 煤炭在山西省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250

11.4 山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250

11.4.1 山西煤化工业的快速发展251

11.4.2 山西煤基石油替代能源产品发展迅速251

11.4.3 煤层气与地下气化取得较大进展252

11.4.4 焦化行业已成规模252

11.4.5 山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252

热门推荐